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
高等教育是培养社会高级专业人才的实践活动,高校教师作为这一活动中的教育者,不仅承担培养人才的任务,而且还对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青年教师作为这一群体的生力军,其职业道德修养建设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阐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基本理论入手,通过分析当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现状,重点探讨高校青年教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关键词:职业道德,修身养性,青年教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是在教学中履行职责的专业人员。它承担着教育人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提高国家素质的使命。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目的是使身心成熟,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基础的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各类高级专业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职业道德,特别是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中。
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现状
(一)职业信念薄弱
儿时的课本常告诉我们,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又或说教师是园丁,几十年如一日,辛勤浇灌。教师原本是最朴质,却又能推动社会进步的具有创造性的工种,一边传播知识,一边创造知识,平凡又伟大。然而在市场经济的不良冲击下,教师的职业似乎有些变味,特别对于初出校园的毕业生来说,高校教师这份职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是一张很好的名片,有了这张名片走在社会备受尊重,有了这张名片可获取好的平台来增添收入。因而,大部分研究生毕业后的第一选择是进入高校,专业教师也好,辅导员也罢,只为那一个高校教师的名片,然而刚进入高校的青年教师往往会面对低收入,重任务的窘境,导致许多青年教师怨声载道,只注重个人发展,价值观上迷失自我,不是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而是四处张望好的工作机会,在他们眼里,高校教师只是一个好谋生的手段,一个放得上台面的履历,他们并没有真正从内心认同其职业价值。这种职业信念的缺失导致他们同时失去了教师教书育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修养。
(二)职责理解不深
在第23届全国高等学校党校建设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应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必须围绕这一目标来设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教师也应该围绕这个目标进行教学,教师是人类文明的工程师,他的言行举止,知识本领直接或间接映照在被教育者身上,因而立德树人四字显得尤为重要。
“立德树人”由“立德”和“树人”两个词构成,其本意是树立德行,培养人才,两者是逻辑递进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目标和追求。“树人”是目的,立社会的道德,学校的道德,教育者的道德和学生的道德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现实中,不难发现,很多青年教师很难做到这一点,例如上课不能按时到教室,随意调换课时,无故停课,找人代课等,更有甚者,上课时不能控制好个人情绪,将浓厚的负面情绪带入课堂,或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还假公济私,其言行达不到作为教师最基本的标准,更不谈立德树人了。除了不能严于律己,起不到一个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还会让思想观念逐渐成熟的学生对教师这一个大群体产生误解。
三、提高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途径
(一)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理想的教育
理想是束光,照亮前行的路,引领着方向。没有理想,如若行尸走肉,浑浑噩噩。没有理想的高校青年教师,照本宣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按部就班地完成课时,完成课时量,机械化地教学。理想是引人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坚定的理想不仅能催人不断前进,还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理想教育,有助于他们更为清楚地了解自身奋斗目标在哪,有助于他们更为明白自身职责所在。深入贯彻《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长效机制,有利于激发高校青年教师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肩负其立德树人的光荣任务。高校青年教师作为一个年轻的群体,处在职业的初期,也是上升期,应将培养祖国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作为己任,具有积极向上的朝气,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可通过讲座,汇报会,座谈会等形式,推进大学精神的教育,弘扬求真务实,认知践行的优良学风,引导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模范,勤勤恳恳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二)建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硬性规章制度来执行,根据表现情况,予以不同程度的奖惩措施,有助于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同时进一步结合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特点和方式,从爱岗敬业,立德树人,科研成果,讲课能力等几个方面,完善健全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体系,让高校青年教师根据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明确自身应做到的行为规范和应尽到的道德要求,并定期采取自评,学生评,系部评几个环节相结合的方式,以保证考核体系的公开、公平和公正,鼓励他们严于律己,自省,自警。
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考核评判应开始于其岗前培训阶段,岗前培训是针对新教师开展的系统而全面的培训,是帮助其认知职业道德修养重要性的关键时期,若在这一阶段全面践行该考核体系,有助于青年教师迅速适应岗位,了解岗位和履行岗位职责。
(三)营造一个有助于提高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大环境。
职业道德修养作为一种在各种社会关系影响和制约下形成的观念形态,使得外部环境也成为导致高校青年教师缺乏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因素,他们年轻,没资历,时常会受到不那么合理的对待。因而,高校应始终坚持营造一个尊重人才,尊重教师,尊重教育的良好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多给青年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另外教育部门也应努力提高和改善青年教师的工作待遇,就目前大的情况来分析,多数青年教师因低收入而思考如何通过副业创收,这将直接影响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思考与实践,缺乏对学生的投入,勉强育人。虽然近年来教师待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还是没有扭转青年教师收入偏低的现实,这不仅让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还导致他们在生活的巨大压力下,不得不将有限的精力投身于其他地方。
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青年教师的现实窘境可以理解,马斯洛的需要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才能产生高层次的发展和需要1。事实证明,只有不断完善高校教师队伍管理法规,不断给青年教师创造无忧的大环境,才能吸引他们投身于教育事业,并不断提升自我职业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王明贤,郭萌萌,秦晓慧.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研究初探[J].改革与开放,2014(12):27-29.
任者春.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08
林崇德.师德通览[M].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911.
安文铸.为师之道 师德与教师修养漫谈[J].世界教育信息2004(7):45-46.
姓名:周斌洁(出生年月:1991年12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省市):湖北省,职务职称:辅导员,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 ATheoryofHuman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