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实验幼儿园 四川省攀枝花 617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类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使得幼儿感觉统合失调问题越来越严重。幼儿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幼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对外部的各种感觉刺激信号无法进行有效组合,造成了幼儿的机体不能和谐运作,久而久之形成了各种感觉统合方面的障碍,进而影响到幼儿的感知觉问题。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行动不协调、多动、阅读困难、记忆力差等感觉统合失调问题同样存在于儿童“自然缺失症”中。美国学者理查德·洛夫于2005年正式提出儿童与自然环境隔阂、背离的警告,即儿童日益被剥夺了与自然接触和在户外自由玩耍的经验。他将儿童由于远离大自然而产生的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称为“自然缺失症”。幼儿感觉统合失调问题和“自然缺失症”在幼儿身心问题表现上的一致性绝不是偶然的。
关键词:亲自然教育;幼儿;感觉统合课程;研究
引言
“自然教育”一般情况下指的就是采用自然为教育的主体,再通过人类的教育作为媒介,辅以科学的方式将教育进行下去。这种自然教育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将儿童的学习融入大自然中,更加直接地让他们进行主动学习,同时这种自然教育的方式也更加容易被儿童所接受。自然教育并不是说一定要让孩子深入丛林,它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学会去探索生活、体验生活、感知生命。虽然里面有许多智慧值得我们学习,父母一定要学会多引导孩子去亲近自然,不要让电子产品充斥着孩子的童年,而剥夺他们在大自然中欢跑的乐趣。
1什么是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一般情况下指的就是采用自然为教育的主体,再通过人类的教育作为媒介,辅以科学的方式将教育进行下去。这种自然教育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将儿童的学习融入大自然中,更加直接地让他们进行主动学习,同时这种自然教育的方式也更加容易被儿童所接受。儿童虽然年龄较小,但是具有独立意识,因此在教育中不能强迫他们进行学习,自然教育就很好地符合了这一点。因为在自然教育中,就有“融入、系统、平衡”的特点,以此对儿童展开自然教育,相比传统的教育方式收到的效果都是较好的。
2基于亲自然教育的幼儿感觉统合课程设计的必要性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主要是参照1981年制定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进行,其培养目标是对3—6岁的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成长。目前,幼儿感觉统合课程更多的是作为一门体育训练型课程来开展的,目的是提高幼儿感觉统合能力,促进其各种感觉功能的正常发挥。近年来,幼儿感觉统合课程虽受到幼儿园教育的青睐,得到了普及与发展,但在定位和理解等方面仍存在欠缺。面对幼儿感觉统合课程在教学形式和内容单一、教育内涵欠缺的情况下,幼儿感觉统合课程只有实现在理论
3亲自然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感觉统合课程的开发与构建
3.1创设自然的环境
幼儿园环境既是宝贵的教育资源,也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隐性课程,创设会说话的环境是我园不断追求的教育目标。瞧,幼儿掰下的玉米、挖来的土豆、摘下的红辣椒、棉花等被一串串挂起来,幼儿把收集来的红豆、黄豆、蚕豆、花生等种在“种子历险记”里,并做好了种子发芽的观察记录;幼儿收集来的簸箕、芦苇、稻草帽、稻草鞋等物品,配上了适宜的辅助材料,成了布置走廊、活动室等空间的装饰;幼儿用树叶、种子、蛋壳等进行贴画,并将作品展示在了家园栏里。乡村的幼儿教育,应彻彻底底地走进大自然、大社会。春天,小草青青,池塘里蝌蚪成群、蛙声阵阵,公园里莺歌燕舞,可以带着幼儿去小路上摸小草、看野花,在柳树下荡秋千,去田间跟着农民伯伯学一学插秧、除草、浇水;夏天,绿荫浓浓,池塘里荷花别样红,可以带着幼儿在树下乘凉,傍晚去社区里听一听爷爷奶奶讲故事;秋天,阡陌上落英缤纷,果园里果香四溢,可以带着幼儿去公园里捡落叶,去田间和农民伯伯一起秋收;冬天银装素裹,冰天雪地,可以带着幼儿去打雪仗、堆雪人,去敬老院给爷爷奶奶送温暖等等。
3.2激发幼儿对行走练习的兴趣
行走练习的兴趣对于幼儿进行相关的行走练习具有重要的推动和导向作用,因此幼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案激发幼儿对行走练习的兴趣,让幼儿主动加入行走练习中,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可以快速并且有意识地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行动水平与行走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小班幼儿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通常都会注意到这样的一个问题,班级中一些幼儿对于行走练习没有太大的兴趣,这是因为他们认为重复性的行走练习活动太枯燥无味了。因此幼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激发幼儿对行走练习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关的行走练习活动。比如,幼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些关于行走练习的活动。如西红柿走独木桥的游戏活动:幼师设置一座独木桥,这种独木桥的游戏活动也充分贴合了自然实际状况,然后鼓励幼儿进行尝试,谁能顺利通过独木桥就给予幼儿相关的奖励。幼儿在进行这种游戏活动的过程中,通常内心的参与感和参与信心都被激发了,因此愿意进行相关的练习活动去完成这个任务或者这个游戏,通过这种方式促进了幼儿进行行走练习的兴趣。
3.3生命为宿,尊重自然的伦理
认识生命才能理解生命,理解生命才能享受生命,享受生命才能尊重生命。自然教育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其根本追求在于通过让幼儿认识周围的生命,从而更好地尊重自己的生命。放眼当今社会,时有年轻学生轻生、自杀的新闻,生命还未完全地绽放,却已经凋零。这就是缺乏生命意识和自然教育的结果,忽视生命,最终将被生命抛弃!想要做到重视生命就要重视每一次生命活动的质量。幼儿通过小昆虫,可以清楚地看到,即使微如蝼蚁,尚且知道为了生存拼尽全力,展现出惊人的智慧,尚且懂得团结一致、各司其职,有些小昆虫甚至活不过四季,但是它依旧每天都很努力,让自己的存在有价值。
3.4注重教师素养的提升
一方面,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参与者与主导者,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效果。因此,教师不仅是课程设计的传授者,也是课程设计的研究者。课程设计的成功与否以及有何亮点与瑕疵,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完全体现,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体验者,更是评判者、改进者。因此,想要提高教师素养,需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进修机会,培养教师自身能力是开展好课程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地、有意识地学习和积累相应的知识经验。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对幼儿亲自然行为的解读能力,在实践中提高亲自然感觉统合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水平,更会对贯彻落实亲自然教育的幼儿感觉统合课程的教学目标产生良好的效果。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研讨会和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解决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改进亲自然教育的幼儿感觉统合课程设计,明确课程目标,为教师丰富课程内容、灵活教学方法提供更多的学习进修机会,采用多种形式促进教师职业素养的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整个社会自上而下都非常重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生态理念的背景下,幼儿园实施自然教育课程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在自然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从理论层面厘清有关自然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关键性问题。而以上关于自然教育课程内涵的阐释,有助于广大幼儿园教师在理念上明确何为幼儿园自然教育课程,而其外延的描述则在此基础上为自然教育课程的设计框定了具体的内容范围并为其实施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钱芸.自然教育释放幼儿天性——幼儿园自然教育教学实践探索[J].学苑教育,2021(06):87-88.
[2]周丹.幼儿自然教育的区域创建实践探索[J].第二课堂,2020(04):10-11.
[3]梁珊珊.“自然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幼儿种植活动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32-133.
[4]周圆圆.“自然教育”理念下幼儿“亲亲种植”活动[J].名师在线,2018(23):48-49.
[5]何莽.幼儿园亲自然环境创设的实践[J].人生十六七,2018(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