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 250355
[摘要]:历史上许多著名医家,像张仲景、朱丹溪、张元素等都是“儒医”。“儒医”的出现,使得中医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我们当代中医学生,生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该努力汲取“儒医”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精华,更好的为“我”所用,为当代中医学的发展献出绵薄之力。
[关键词]:儒医 经典 医德 中庸
“儒医”,顾名思义,习“儒”亦习“医”。但深入探究,儒者有“仁人”之心,医者有“爱人”之心[1]。那么“儒医”,或者扩大范围到“儒学”,对于中医学的发展有哪些影响?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学习、利用它们呢?
1.“儒医”与中医经典
1.1“儒医”推动“中医经典”的发展
无论是古代著名医家,还是现当代著名医家,都谙熟经典。熟读、背诵中医经典名著是学习中医、培养中医人才成长最基本的途径。“儒医”们长期学习儒家文化、儒家经典,他们不仅有着扎实的古文基础,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深入地了解,这些“技能”使得他们日后对于中医经典的理解和学习游刃有余。
而且“儒者”,明万物之故、探求事之本始。习儒之人,喜欢探究事物的本源,不仅知其然,更乐于追求知其所以然,这些与中医学的“治病求本”思想不谋而合。“儒医”早年习儒的思维方式,也有利于以后他们对于中医学思维的理解。像是张元素的“脏腑辨证学说”,朱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黄元御重视“脾胃中气”、“扶阳抑阴”等,都体现了中医最本质的“脏腑”“阴阳”“五行”等生理病理观点。
“儒者”亦可以算是当时的文学家,他们习儒亦习医。每当“儒医”学习中医经典或者临证有心得体会时,都会随时生动、形象、准确的记录。像是“医圣”张仲景,撰写的《伤寒论》用词生动、形象,并且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比如在论述桂枝汤适应症时“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将伤寒时的证候和症状描写得淋漓尽致,诵读起来朗朗上口[2]。还有被誉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所著的《养生论》,提出养生应该见微知著、持之以恒,蕴含着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其文笔优美飘逸,颇有文采。这些“儒医”撰写的中医经典,医理精湛深刻、文辞优美,对后世中医学和文学地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儒医”与“医德”培养
2020年初,杨文医生被患者家属和陶勇医生被患者家属暴力砍伤,杨文医生不幸身亡,陶勇医生的手臂也遭受重创。这一件件的“伤医事件”在刺痛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思考。近几年来,社会在高速发展,科技在飞速进步,一些疑难杂症的研究也有了空前的飞跃,一些疾病的治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医患关系”却显得有些紧张。究其原因,除了一些患者不满,用极端的手段报复、闹事之外;另一方面就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快节奏的生活,医生们对患者的疾病病理方面越来越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等人文关怀方面却减少了。其实,“儒医”们长期生长在儒学环境中,深受“儒学”环境的熏陶,对自己的医德有着不懈的追求。“医德”的培养和学习对于处于新时代的我们也是非常重要。
2.1“仁”
儒学的忠孝观和仁义观,对中医医德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仁”是儒学的核心,也是“儒医”们追求的高尚品德。“仁”即“爱人”,它教导医家们要“推己及人”“广泛的爱人”,努力达到“泛爱众而亲人”的境界[3]。
对于患者、病人,“儒医”孙思邈深受儒家“仁”的影响,所著的《大医精诚》,对于前来诊治的患者,无论“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都应该待他们如“至亲”一般集中精神、全力医治,立志为他们解除疾病痛苦。张仲景目睹了宗族中因感染伤寒而去世的百姓,他十分痛苦,于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发奋图强,完成了《伤寒论》拯救了宗族,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医学经典。儒家的“仁”,奠定了现当代医学美德论的基础,教导医生要有仁慈、诚挚、大爱等高尚的品格[4]。
对于同仁、同行,也要坚持“仁”的观点,广泛的爱人。现在在市场经济下,社会压力有些大,面对考核、评比,不同科室或者处在统一科室的同事们,都避免不了进行相互竞争。但要“良性竞争”,相互学习,互相帮助,为了解除患者疾病的痛苦和医学的发展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风气。而不是互相保留,甚至“訾毁诸医,自矜己德”上演“职场斗争”。
2.2慎独
慎独,即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坚持自己内心高尚的道德信念。古代医家强调“医乃仁术”。我们身为医生拥有丰富专业的医学知识,而患者大多数专业医学知识缺乏,我们应该对得起患者的信任。在无人监督的时候,或者是在高薪利益荣誉面前,应该坚持对患者有利,应当用最低的消费尽快地患者解除痛苦,要坚持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对得起自己身为医生的“良心”,做到真正的问心无愧。
3.儒学“中庸”与中医学
身为“儒医”,其行医生涯中一直都履行着“中庸之道”。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影响,也指导着我们现在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将来的临床工作。
3.1中庸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庸”思想的本质是不偏不倚,讲求平衡与和谐。它对阴阳、五行学说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在阴阳中,万事万物都在对立统一的整体中保持着阴阳动态平衡。
自然界维持阴阳平衡状态,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若自然界阴阳失调,非其时有其气,气候骤然变化,会造成瘟疫流行、甚至社会动荡不安。
我们人机体也是一个小天地,人体阴阳平衡状态,意味着“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侯若一,命曰平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若人体阴阳失调,则变为“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或是“阳虚则热,阴虚则寒”的病理状态。五行学说中的相生、相克,都是围绕着平衡、中和来说的。一旦我们人体出现“不及”或“太过”的状态,就会自动“生”“克”,使之达到平衡状态,否则身体会有疾病。
3.2“中庸”与中医学疾病防治
在中医学观点中,疾病的发生,本质就是“失中和”。比如“五志过极皆能生火”、“六淫”、还有《素问·宣明五气》的“五劳所伤”等[5]。“邪气”过极,或是“正气”较弱,使机体失调,从而发病。
疾病的治疗,其本质就是通过一些手段“调致中和”,使机体恢复平衡状态[6]。比如“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具体措施,比如中药药性方面,四气(温热寒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升降浮沉等方面配伍协调,使得方剂不至于过寒或过热;在中药剂量方面,(一般)反对单一使用。具体的措施很多,但究其本质都是使我们身体达到平衡协调状态,成为“平人”,即健康人。
3.3中庸与养生
说起养生,中医最有发言权。“中庸”通过协调人体自身平衡,人与自然平衡,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人自身是一个整体,应该保持“形神一体观”,力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等。中医“动静结合”养生,也是“中庸”思想的应用[7]。片面强调“动”或“静”都是“极端”的体现---“但不当使极尔”。现在,有许多人长时间坐着学习和工作,长期处于“静”的状态,“久坐伤肉”,应该多活动,使四肢气血津液畅达流通。
“中庸”还要讲究人与自然平衡,我们要顺应自然四季昼夜的变化,做到“智者养生”,“顺四时而适寒暑”,顺应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还有“昼兴夜寐”。现在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冬天恣食冷饮、西瓜,导致腹脘冷痛、泄泻不止;夏天吃辛辣火锅,导致口舌生疮,心情烦躁等情况常见。我们应当让人体这个“小天地”,适应自然界这个“大天地”,使之达到平衡,真正做到“天人相应”。
4结语:
“儒医”与“儒学”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给中医学“医德”与“医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仍要辨证看待,“儒医”的医学行为都遵循着“儒学”的思维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儒医”们的对于中医学创新。我们身为新时代的中医学生,应当辨证看待“儒医”与“儒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追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努力成为医术医德兼备的好医生,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中医学。
参考文献:
[1]王祥生.弘扬儒医文化 促进中医发展[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5):108-109.
[2]卢祥之.中国儒医的文化精神[N].中国中医药报,2018-05-07(008).
[3]田思胜,王春燕,翟文敏稿.齐鲁医学与文化[M].山东中医药大学出版:济南,2017-02:21-27.
[4]崔瑞兰主编.医学伦理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2019-06第4次印刷:30.
[5]闫松主编.黄帝内经[M].线装书局:北京,2012-12第一版第1次印刷:72.
[6]薛西林.论中医学中的“致中和”思维[J].第十五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07:50-54.
[7]邓月娥.中医养生中庸思想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05,35(6):370-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