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共商共治模式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5
/ 2

关于社区共商共治模式的分析

王宜莎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2020级 MPA研究生, 上海市 200000

摘要:当前城市社会组织中,以社区为主要单位,强化其治理非常重要。现在处于转型关键期,原来的社区治理模式有一定滞后性,无法适应新形势下治理需求。因此社区治理要做好创新,采取共商共治的模式,以增强治理成效。本文从社区治理视角上,探讨了共商共治模式。概括了推进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并就完善共商共治模式提供路径。

关键词:社区;共商共治;模式优化

引言

社区治理过程中推行共商共治,是制度创新发展结果。通过政府对社区治理,以及社区自我治理,在合作与商量中实现共同治理。这样既能满足转型与发展下社区治理要求,又能增强社区民众责任心,使其在期间发挥主体作用,与政府合作下促进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

  1. 共商共治在推进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1. 相关组织发展缓慢

过去社区治理中常见是以政府主导,社区群众参与意识低,缺乏配合性,治理效果有待提高。社区共商共治将社区居民拉入到治理体系中,有助于治理成效提高。但从当前社区共商共治看,遇到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相关组织发展缓慢,集中在自组织部分。以养老服务为例,随着人口老龄化,对这个方面服务需求大,但自愿组织却发展十分慢,满意满足社会治理和发展要求。部分社区自组织建立以后,也组织了很多的活动,不过具有辐射面窄,不能满足全体社区居民需求。社区自组织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利用相关资源,运行方面还有较大问题,不利于共商共治开展和推进。社区中退休群体人数在不断增长,对于文化娱乐活动需求旺盛,社区自组织在这个方面还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无法完成社区治理任务,从而影响社区发展,也会导致治理出现问题。

  1. 居民缺乏共治热情和积极性

社区共商共治过程中,居民是一个关键的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治理成效。目前情况是,社区居民受固有思维影响,认为治理是政府和社区干部事情,缺乏参与积极性。从整体上看,社区居民共商共治热情不高,在要求下会被动融入,但不够用心,无法在其中最大化发挥作用,进而使共商共治面临较大困境。社区居民中参与治理以退休人员为主,年龄偏大,年轻人由于工作过于繁忙,或者是对社区治理不感兴趣,参与比较少,必定会影响共商共治成效。社区治理现代化发展中,增强了民主性,一般情况下有听证会,也基本上都有议事会,不过从开展情况看存在居民不够主动问题。

  1. 机构存在行政化的问题

社区治理创新变革过程中,一些迈入到共商共治阶段。在实践中摸索出有益经验,也促进了共治框架的基本构成。但需要注意,社区共商共治虽然缺乏经验,与之相关法律也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共同治理出现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居委会职能,以及在社区中地位,没有做出明确定位和说明。这种情况下,居委会这个参与社区治理的主要机构,具有十分严重的行政化倾向。在实际参与社区共商共治中,属于政府治理职能延伸出来的啊,主要所做的是布置和指派的事情。经常会依据政府部门要求,组织社区治安工作,或者是安排和指导环境卫生工作等。

  1. 完善共商共治模式路径

  1. 强化自组织建设与培育

社区共商共治过程中,自组织是一个主要部分,在其中所能发挥作用十分大。鉴于这个,当前要强化社区自组织建设与培育,使其更好助力社区治理,以确保共商共治成效的提高。社区居民多,且需求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自组织建设和运行,应不断进行完善,更好服务于社区居民,满足其不同需求,以帮助社区获得更好治理效果。现在社区基本上都有创投机制,而且是公益性质的,自组织培育要充分进行利用,做好规划工作,并要结合社区治理对自组织的需求,积极进行申报[1]。这个需要进行审核,在通过以后应有针对性展开培育,以确保最终所建成和运用的自组织,符合共商共治需求。

社区自组织培育非常重要,在期间要强化学习,增强其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自组织培育还强化思想教育,强化向心力和凝聚力,以确保自组织可高效运行。各个社区的自组织要加强沟通与联系,相互之间学习和借鉴经验,不断优化自组织,以提升服务质量。社区自组织培育中要做好思想教育,使其坚持以人为本,组织各项事务要本着更好服务居民的想法。社区自组织要做好人员选拔,确保整个队伍具有一定专业素养,并拥有良好政治与思想素养,积极投入到自组织运行中去。社区自组织建设要广泛宣传,使社区居民了解,争取得到其支持,使自组织更好完成各项社区治理工作,在共商共治中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1. 优化参与机制

社区治理创新过程中,共商共治具有一定优势,但想要真正落实,需要调动社区居民积极性。这就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做好参与机制优化,提供各类平台,吸引居民参与,使其加入到社区事务管理之中,提供建议,或者是分享想法。这样就能使共商共治集思广益,共性智慧参与和糅杂下促进共治成效提升。居委会作为共商共治主要机构,以及充当政府治理与社区居民自主治理的桥梁,促进交流畅通,还有则是共治融入路径多样化等,使居民广泛参与到其中

[2]

可利用线上方式进行宣传,以增强全体社区居民参与热情,也可通过举办和召开座谈会的方式,使社区居民对共商共治有充分了解,提高其参与共治主动性。期间可选择一些社区居民感兴趣,与其密切相关的议题,既要包含和退休人员相关,也要有年轻人相关的,确保各个群体积极融入,为社区治理献言献策。依据社区组织做好舆论导向和宣传活动,也可提升治理主动性。社区组织在平时要规划和组织好文娱活动,比如书法、绘画等。社区居民交往会变得密切,也会将社区看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自然也就具有比较强参与治理自觉性[3]

  1. 规范各个参与主体职能

社区共商共治中参与主体多,为了防止职能混乱现象,当前应做好分工,规范各个主体的职能。政府是社区治理主要力量,在推进共商共治期间要转变观念,不能将社区委员会看成附属机构,而是应当将其当成独立机构,使其履行职责,这样才能确保行政治理和社区治理分离,各自发挥优势和作用,达到更好的共治效果。

政府在社区治理中要适当的放权,将一些治理事务分配出去,由社区委员会治理。依据委员会在基层的优势,可促进治理效率的提高,治理质量也会有保障。社区委员会作为重要的治理机构和主体,应摆正自己位置,处理好与政府、自组织等关系,共同发挥作用进行治理。社区委员会受政府领导,但与其他组织地位平等,在平时治理中要相互合作,通过多边合作与共治使社区更好发展。优化议事机制,确保社区全体居民有参与权利[4]。在平时要做好平台建设,同时还要合理设置主题,完善规则等,使社区居民可参与到议事之中。议事要多渠道宣传,通过社区广播、网络平台、宣传栏等,扩大辐射面,促使社区居民了解和参与。

结语

总之,社区共商共治模式推行,有助于社区治理水平提高,同时也能契合新发展态势对社区治理需求。当前针对共商共治存在的问题,应当通过强化自组织建设与培育、优化社区居民参与治理机制、规范各个参与主体智能等,促进共商共治成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吕维霞, 贺天, 孙航. 社区共商共治模式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N社区为例[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6):28-36.

[2]周雅馨. 走向善治:社区治理体制创新研究--以合肥市F社区"大共治"模式为例[D]. 安徽大学, 2019.

[3]孙照红. 城市社区治理的主体困境和协商进路——基于"党政群共商共治"的案例分析[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9, 12(02):72-79.

[4]赵蕊. "共商,共建,共治"——居民自治机制培育的路径初探[C]// 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