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在电影中的艺术表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1
/ 2

“光”在电影中的艺术表达

刘宏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上海  201620

摘要:光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那么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去布置灯光是有其三层需要,一,照明,二造型,三艺术表达。本文探讨在电影的照明风格以及在布光过程中涉及到的艺术表达。

关键词:电影 光 艺术表达



在我们电影创作的过程中,灯光不仅可以满足我们摄影技术方面的需要-使画面显像,合理曝光,还可以提升电影艺术层面的内涵,如塑造人物性格、渲染情绪氛围等。如果改变一部影片光的基调,整部影片给人的感觉也会改变。在电影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对灯光的认识和使用也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无用光光效阶段到戏剧光效阶段再到我们现在的自然光效艺术阶段。电影诞生初期,光线对于电影创作者来说,只是实现影像显像的技术要素,是完成摄影曝光的基本条件。电影初期的作品如《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大都是在自然空间的实景拍摄,所以基本采用的是自然光源----日光,在这一时期,光在电影中起到的作用仅仅是满足技术层面的需要---显像,为了“还原”现实生活场景。在这一时期,电影创作者还没有注意到光的作用。

戏剧光效阶段:这一阶段始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默片成熟期,鼎盛于30年代。当时正值戏剧电影的黄金时代,戏剧照明的方法在电影中得到普遍的运用。电影的拍摄由真实的自然空间转向室内即摄影棚内,开始突破简单的“还原”效果,追求光的美感。好莱坞摄影师在舞台布光方式的基础上摸索总结出著名的“三点式”布光方法,通过主光突出被摄体的重要部分或细节,通过辅助光弥补主光造成的阴影,通过轮廓光分隔主体和背景,增强被摄体的立体感。

自然光效艺术化阶段:二战后,巴赞的纪实美学开始盛行,人们对艺术与生活关系有了新的理解,尊重客观、追求真实成为一种时代的美学风格。与此相适应,电影创作也开始寻求与自然真实的艺术风格相匹配的新的用光理念。一方面,摄影用光再次重视自然光源,倡导尊重现实生活实际光照情形,突出作品的纪实风貌。即使是人工布光,也以模拟生活真实为依据,不再仅以造型用光的漂亮为目的。另一方面,这种自然光效不同于“无光效阶段”的简单还原,它是以创造“真实的艺术美”为追求目标的;

光在电影中的功能

光线最初也是最基本的一个功能便是使电影底片准确曝光;光线产生的明暗效果可以突出主体,平衡画面,使构图具有形式上的美感;戏剧作用:(1)塑造人物在电影中,光具有造型作用,和化妆一样可以塑造一个人的形象、性格、气质等 。《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的顶光,塑造了男主变态、凶残的形象。《教父》马龙白兰度饰演的教父一角色,在出场的第一场戏中,也使用了顶光,塑造出教父神秘、深不可测的形象。《罗马假日》中赫本饰演的女主,在这场戏中使用了蝴蝶光,把女主柔美的一面展示给我们。座山雕逆光出场(2)表现环境、营造氛围《七宗罪》低调布光,将影片中悬疑、恐怖的氛围营造出来《怦然心动》高调布光,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3)象征作用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里昂开门后,一道光射向女主,画面变亮,这里光暗示希望和新生,起到象征性的作用。《这个杀手不太冷》上帝之光看守老人画面由明变暗,暗示马上要发生一些事情,光在这里也起到了象征的作用。

光的强弱、冷暖、光照的方向和明暗反差,都给人不同的心理联想。例如,光线的上升给人一种充满朝气、希望的视觉联想,而当光线落下直至消失时,有一种沉闷、失望的感觉。光线的冷暖同样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暖光温暖、祥和、友爱,冷光寒冷、阴森、冷漠。在顺光中人物具有朴素、自然的感觉,而顶光则有着庄严的意象,脚光有着飘然的视觉效果。明暗的反差同样可获得不同的光效意义:明暗强对比给人以厚重、力量感,弱对比则有一种柔和、妩媚的感觉。在电影中,利用人们对光的各种不同的视觉感知,将获得不同的光效意指。这里着重探讨不同的打光方式带来怎样的艺术表达。

不同光位的不同造型特点

顺光照射方向与摄像方向一致,因此被摄对象显得明亮、色彩鲜艳、形态清晰。背光面和投影被自身遮挡,画面显得干净、利落、舒适明快,通常这个光位用来展现轻松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等等正能量相关的表达。光线越向侧面移动,光在人物脸上形成的效果就越具有戏剧效果。当主光位于90度方向时,形成极端的侧光效果。这种光线能产生明显的强烈对比。影子修长而富有表现力,表面结构十分明显,每一个细小的隆起处都产生明显的影子,对比鲜明的侧光通常在表现阴郁诡异气氛的作品中出现,让观众难以辨明角色暧昧的性格、或好或坏的个性。按照电影的内容不同,侧光运用会有很大变化。恐怖电影常用后侧光制造不安的气氛,喜剧电影常用前侧光来制造欢乐的气氛。美国电影喜欢讲“童话”故事,常采用“柔和的前侧光”,而法国电影喜欢用故事表达“思想”,常采用“坚毅的后侧光”。这展现的就是人物刻画,抒发情绪。光源处于被摄物体的后方时,统称“逆光”,又称“背光”“隔离光”“轮廓光”。逆光能使主体与背景分离,使画面有一定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能生动地勾画出物体的轮廓。逆光是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拍摄手法之一,同时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在被摄体周边形成的亮边将被摄体嵌到一个光环中,给观众一种美感,神明少女的拍法就是大逆光,但加入了面光的补充。完全的逆光拍摄手法,能够深入地刻画人物性格,由于整个画面受光面积小,面部与身体的大部分处于阴影之中,形成以深色为主的浓重低调画面,有助于表现人物深沉、含蓄、肃穆或忧郁的性格。顶光能使头顶、眉弓骨、鼻梁、鄂骨、上颧骨等部分明亮,而眼窝、两颊处等较暗,强调了骨骼的结构和眼窝的深度,可以丑化人物使人物显得矮小、瘦弱、憔悴,在人物面部形成的骷髅形状能够突出人物的神秘感和危险感,具有威胁性。脚光是从被摄主体视线的下方从下往上投射来的光线,也称底光,是日常的场景中极少遇到的光位,脚光会使得脸的亮和暗与平常不同,明亮的下巴、鼻孔被突出、头颅被压缩,正因为来自底部的光照是罕见的,所以它可以被用来制造同样罕见的效果。

除不同光位的表达外,影视灯光还可以通过不同光照面积、塑造不同的阴影、光的明暗、颜色、形状等等来表达丰富多样的情绪,影视灯光的使用和灯光语言的表达,是非常复杂的体系,不同的创作者和观众又有着不同的理解,正是这样的不同,才造就了百花齐放的影视行业,和如今崛地而起的短视频热潮。影视制作中,灯光是灵魂一般的存在,因此进行影视创作重要一步,就是挑选最为专业的影视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