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 443000
摘要:目的:分析PACU中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我院就诊行麻醉手术治疗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A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与B组(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各51例,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平均交接时间及差错事件。结果: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49%,高于B组5.88%(P<0.05);B组患者平均交接时间、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均优于A组(P<0.05)。结论:在PACU护理管理中,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效果明显,不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且平均交接时间显著缩短,有利于患者快速苏醒,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麻醉护理一体化;PACU;
麻醉处理,是减轻患者手术痛苦,促进手术安全进行的手段。因个体差异, 及手术类型不同,术后患者的恢复状态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部分患者在麻醉恢复后,会存在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甚至有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1]。 PACU,是麻醉后恢复室的缩写,手术后患者要在PACU中恢复后,方可转移至普通病房。临床经验表明,在PACU对患者行护理管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意识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比较有限。鉴于此,本文探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PACU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我院就诊,行麻醉手术治疗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A组与B组各51例,A组,男性24例,女性27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46.85±6.38)岁,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B组,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7.82±7.16)岁,行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可对比。
1.2方法
A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在患者进入PACU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不适症状,并给予对症治疗。
B组,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构建麻醉一体化护理管理小组,由经验丰富的3-4名护理人员、麻醉师1名构成,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相关只是培训工作,合理排班,明确岗位内容与职责。
(2)制定PACU护理措施,由小组成员以麻醉恢复评分及患者表现作为依据,结合文献资料与临床经验,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若患者麻醉恢复情况较差,则要第一时间告知医师采取措施。
(3)在患者进入PACU后,护理人员立刻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临床表现,一旦发现不良症状,及时与主治医师沟通采取治疗措施;在患者意识逐渐清醒时,护理人员要通过有效交流,掌握患者心理状态,针对存在紧张、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要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针对存在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要密切关注患者血压变化。
(4)在患者完全苏醒之后,由护理人员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态,符合标准后,将患者转移至常规病房。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意识障碍、恶心呕吐、疼痛、躁动、寒颤。
(2)对比两组患者交接时间与差错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49%,高于B组5.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n(%)]
组别 | n | 意识障碍 | 恶心呕吐 | 疼痛 | 躁动 | 寒颤 | 总发生率 |
A组 | 51 | 4(7.54) | 3(5.88) | 3(5.88) | 2(3.92) | 1(1.96) | 13(25.49) |
B组 | 51 | 1(1.96) | 1(1.96) | 1(1.96) | 0(0.00) | 0(0.00) | 3(5.88) |
| | - | - | - | - | - | 8.771 |
P | | - | - | - | - | - | 0.032 |
2.2对比两组患者交接时间与差错事件发生情况
B组患者平均交接时间、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均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交接时间与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s,分)
组别 | n | 交接时间(min) | 差错事件(件) |
A组 | 51 | 4.58±1.01 | 11.16±2.19 |
B组 | 51 | 2.12±0.89 | 4.46±0.92 |
t | | 6.852 | 7.862 |
P | | 0.031 | 0.028 |
3讨论
手术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相当普遍的治疗方式之一,通过手术治疗可以实现快速改善病情的目的,以最大程度减少疾病对患者身体机能的影响[2]。手术是具有创伤性的,为了减轻痛苦,让手术安全、顺利进行,在手术前必须要利用大剂量麻醉要素,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这种做法虽然保证了麻醉效果,但是也导致熟手结束后,麻醉效果依然起效,患者不能及时苏醒[3]。因此,在手术结束后,通常会将患者转移至PACU,待患者恢复后,再转移至普通病房。在PACU恢复阶段,要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措施。麻醉一体化护理管理,指的是通过小组配合的形式,提高护理工作的灵活性、前瞻性,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苏醒,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4]。冯睿等(2019)通过研究指出,在老年全麻术后麻醉复苏期,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促进老年手术患者恢复,缩短交接时间[5]。这一结果与本文研究结果相符。
在本文研究中,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49%,高于B组5.88%(P<0.05),这一结果说明,行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可有效避免麻醉并发症,有利于患者预后。B组患者平均交接时间、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均优于A组(P<0.05),说明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缩短患者苏醒时间,避免差错事件发生,有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综上所述,在PACU护理管理中,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效果明显,不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且平均交接时间显著缩短,有利于患者快速苏醒,宜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肖琳, 黄莉, 刘珍.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复苏室中的作用[J]. 吉林医学, 2020, 041(002):498-499.
[2]姜莉, 秦勤.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复室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年4卷50期, 53页, 2020.
[3]郭履平, 张友良, 曾玉珍,等.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全麻患者麻醉复苏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9, 047(002):112-115.
[4]柯雅真, 蔡英嫣, 丁玲. 护理敏感指标在麻醉复苏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北京医学, 2019, 41(002):167-169.
[5]冯睿, 郭秀珍, 吴燕珍.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在老年全麻术后麻醉复苏期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9, v.41(S1):28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