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学清
(商丘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河南商丘 47600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的就是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认为这是成长、成才、成就事业的重要道路。孟氏仿古玉雕传承200多年,到第五代传承人孟昭生达到事业的巅峰,其身上呈现出的工匠精神,值得所有非遗项目传承人学习和借鉴,其身后的艺术零落,也值得深刻地反思。
关键词:非遗传承;工匠精神;艺术零落
非遗在中华文明中所占比重远超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精英文化。[1]2011年2月25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十八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7年2月7日公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贯穿国民教育始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负责非遗项目挖掘、传承的具体工作者,高等学校等,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其在传承过程中的境遇千差万别。有的项目在树立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积极融入时代变迁,顺应社会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有的项目不温不火,勉强维持;还有的项目境遇困厄,难以为继。这里有时代的原因、有市场的原因、有传承人的原因,任何一方面把握不好,非遗项目的传承都要受到损失。笔者认为,不管是非遗项目的传承或是非遗项目的经营,都离不开最为可贵的工匠精神,所以,以河南省柘城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孟氏仿古玉雕为例,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孟氏仿古玉雕的艺术成就
孟氏仿古玉雕起始于清朝咸丰年间,创始人是孟毓程老先生。二、三代传人留下的资料很少,几乎不可查考。第四代传人是孟广祥,第五代传人是孟广祥之子,出生于1950年的孟昭生。
孟氏仿古玉雕到孟昭生,大放光彩。在孟昭生手中,一件件充满神奇色彩的仿古艺术精品呈现出来:“鸳鸯转心壶”“酒满自停杯”“朱雀吉祥发财树”“马踏飞燕”“四羊方尊”“九龙玉杯”“金镂玉衣”……这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诉说着孟氏仿古玉雕的奇妙。
2005年,孟昭生的仿古工艺项目在中国郑州先进实用技术交易会上荣获了金奖;10月,“九龙玉杯”参加了“商丘文化温州行”活动,由于孟昭生的作品为商丘争了光,市里特意为其颁发了“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奖”;11月,孟昭生被市群艺馆评为“商丘市优秀民间艺人”;2006年5月,“九龙玉杯”在商丘市木兰文化步行街系列文化活动中获工艺类作品金奖;2006年11月,“九龙玉杯”在中国商丘2006年国际华商文化节旅游商品博览会中被评为优秀旅游商品。
二、孟氏仿古玉雕传承中的工匠精神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工匠不得施其技巧,故坏屋折弓,知术之人不得行其方术,故国乱而主危。” 强调了工匠的社会作用。封建社会将手工业从业者划分“匠籍”,有“工在籍谓之匠”的说法。所以,工匠就是“执艺事成器物以利用”的“兴事造业”之人,即各行各业的手工业生产者。[2]
习近平总书记曾要求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近年,“工匠精神”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热词,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逐渐形成热潮。
一般认为,工匠精神包括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3]孟氏仿古玉雕传承过程中“工匠精神”的体现,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兴趣浓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做什么,只要有兴趣,就会有积极性、主动性;就能够极大地调动智慧和精力;就有坚强的韧性和毅力。孟昭生14岁时,听到民间传说有一种“鸳鸯转心壶”,一把壶可以倒出两种酒来。并且,关于“鸳鸯转心壶”还有一段凄美的宫廷故事,这激发了孟昭生极大地兴趣,他不明白:一把壶怎么就能倒出两种酒呢?
孟昭生决定试制“鸳鸯转心壶”。他从河里挖来胶泥,认真构想“鸳鸯转心壶”一壶二酒的原理,一遍一遍捏制,经过近百次试验,最后,他把捏好的“鸳鸯转心壶”放到砖窑中烧制,竟然真的能倒出两种酒来!
(二)刻苦勤奋
很多非遗项目都是手工活,也就是手艺。手工活最需要的就是刻苦勤奋,利用点滴时间,一刻不停地制作。这样,手上才有感觉,也就是手熟,熟能生巧,做出来的东西才称心如意。俗话说的“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就是这个道理。
孟昭生17岁高中毕业,然后就回家务农,随生产队到田间劳动。生产队的劳动一天三晌,即早上、上午、下午,劳动归来,吃过饭后,没有属于自己的整晌时间。但孟昭生不管是在劳动中或是在劳动后,心里想的是自己钟爱的艺术。劳动之余,他自己根据创作需要,制作模具,浇制石膏像。孟昭生浇制的石膏像有佛像、财神像、泰山老母像、古代仕女像和各种小动物,一尊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深受百姓喜爱。
(三)不怕挫折
孟昭生制作的石膏像,可以满足家庭生活的部分需要,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却被认为是搞封建迷信,成了“破四旧、立四新”的对象。孟昭生曾被游街批斗,在批斗会上,甚至还要戴高帽,跪砖头。
收到如此打击,意志薄弱的人定会选择放弃,但孟昭生没有被吓倒,没有被批垮,对于艺术作品制作依然矢志不渝。
(四)探索精神
不少非遗项目都是固守一格,多少年、数代人都是老样子,不免抱残守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价值、审美感受也在发生变化,非遗项目传承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在这方面,有不少非遗项目做得非常好,可以说一代传承人有一点传承人的内容题材,一代传承人有一代传承人的风格追求,一代传承人有一代传承人的经营理念。非遗项目传承过程中的突破,是对传承人的极大考验。
孟氏仿古玉雕的主业是雕刻,有砖雕、石雕、玉雕等。改革开放以后,孟昭生大胆进行仿古领域的开拓,由仿古玉雕发展到仿古青铜器制作。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几千年的历史文脉中留下了各个时代的代表器物,青铜器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仿古青铜器可以把人们带回远古时代,让更多的人了解风云变幻的历史变迁,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同时,孟昭生的仿古青铜器仿制的都是有影响的器物,如“马踏飞燕”“四羊方尊”“古方鼎”“西周圆鼎”等,造型精美,很有欣赏价值,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古代青铜器的典型特征就是红斑绿绣,这是岁月的痕迹,新的青铜器制品不容易短时间长出红斑绿绣。没有红斑绿绣,就没有古代青铜器的味道,这对孟昭生来说是个难题。他曾到北京寻找专家求教,又用盐酸、硫酸、醋酸、碳铵等对青铜器进行酸蚀。有不少次,孟昭生酸中毒晕倒,情势十分危险。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知多少次的实验,孟昭生居然能在10分钟的时间里,让青铜器快速长出红斑绿绣,其逼真程度,即使是青铜器专家也不一定能一眼辨出。
精品意识
凡是能够传承下来的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有其代表性的作品,这
些作品是其一个时期发展的标志。
清末民初有一出戏叫《彭公案》,讲述的是“杨香武三盗九龙杯,康熙帝赦免盗宝罪”的故事。其中的九龙杯由白玉雕成,杯身九龙,可以自动出酒,杯满自停。故事即跌宕多姿,器物更引人入胜,这引起了孟昭生的浓厚兴趣。他决意要仿制九龙玉杯。
为此,孟昭生查阅大量历史资料,用心构想九龙玉杯的器型,苦心钻研,反复试验。寒来暑往,美轮美奂的孟氏仿古九龙玉杯终于呈现在人们面前。
三、令人愁肠百结的艺术零落
家学渊源,传承有序,按理说,孟氏玉雕在大力强调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今天,应该是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机遇,是一定要有一番作为,要有更突出的成绩的。然而,考查孟氏仿古玉雕的店铺后,却意料之外地感到一丝悲凉。
孟氏玉雕第六代传承人孟宪美指着自己的店铺说:这间门店很快就要关张了,自己也要到建筑工地做防水的项目。玉雕这门艺术,看来难以为继了。
曾经那么辉煌的玉雕技艺,竟沦落到如此地步,不禁令人唏嘘。和县里负责文化工作的杨主任交流,他说:近年市场不景气,看来也很不好维持了。
孟氏玉雕今天的境况,引起了我们深深的反思:
第一,孟氏玉雕属于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天,所有的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在快节奏、信息化、物质化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怎么适应?怎么生存?出路在哪?
第二,顺应时代发展,抓住市场机遇的项目能够站稳脚跟,并走出一条宽广的道路。即使是在柘城,也有这方面的范例。
第三,以项目为核心,形成家族式产业、家族式团队的项目发展空间无比广阔。当然,这需要家族成员之间有一个强烈的向心力,紧紧地聚合在一起。在柘城县,还有一项非遗项目——泥人李,是比较标准的家族产业,形成了具有创新能力的家族团队,发展得非常好。
第四,及时地转型发展,是所有非遗项目必须面临的课题。有些非遗项目,尽管其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工艺精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要发生了变化,人们认知发生了变化,服务对象发生了变化,接受能力发生了变化等因素,不得不探索转型发展的路子。比如形式的转型,形制的转型,材质的转型,价位的转型等等。转型及时,转型正确,就会茁壮成长,获得一片新的发展天地;转型迟缓,无力转型,抱残守缺,就有可能此路不通。实际上,当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的时候,孟毓程老先生为躲避战乱,离京回归故里,就以青石作原料,雕刻成石狮、石兽、石磨、石臼等出售,以维持生计。
第五,政府的支持,文化部门的关怀和引导是激励艺术类非遗项目发展的巨大动力。
看到传承一百多年的孟氏玉雕的遭遇,使我们愁肠百结。我们殷切期望孟氏后人能重拾雕具,让这一曾经风光无限的雕刻艺术再现辉煌!
参考文献:
[1]苑 利 ,顾 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东南文化 ,2021(3),6.
[2]明娜.传统手工业时代“工匠”概念辨析及早期工匠管理思想探源[J]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