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穴中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其中,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培养新时代胸怀教育情怀的高素质、高品质教育者。
“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八一学校与教师座谈时给全体教师的嘱托,总书记用诚恳、朴实的语言,诠释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基本职业准绳,为新时代、新课改、新阶段教师的定位和作用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新时期教师的成长提出殷切希望。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著名教育家斯霞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恪守师道尊严的核心,好师德涵养好老师,优师能塑造优教育,师德师能的淬炼是循序渐进的,是教师成长的必修课,用师德师能引领教师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德能为先,是魅力教师天然的职业禀赋
“人无德不立”,“德”是任何职业得以立足和延续的根基,教师作为育人事业的有机元素,更是教育呈现可持续发展的品位保障,良好和高尚的师德是成就好老师的根本动力和不竭源泉。育人者必须立德为先,以德立学、以德立身、以德立教。师德重在自我涵养,修德贵在自觉。好教师以自身德能品质感染学生,浸润学生、陶冶学生,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德能素养,学校与教师、学生与家长联动,处处讲德能,时时修德能,德能氛围浓郁的校园、德能为先的教师队伍,是家长和学生的期待,更是学校育人发展的“财富”。师德师能的修养,在于教师基于职业发展而形成内心的文化积淀和思想认识,也是教师职业赋予自身的基本责任和品格,更是教师为师者凸显职业魅力而对自己行为形成的约束及规范。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使命职责要求自己必须遵循职业规范,严格恪守职业纪律,认真履行职业责任,以行动树立教师职业风范。
二、德能并重,是魅力教师理想的矢志追求
教育是人培养人的过程,是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升华的过程,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更是民族振兴的过程,身为教育各环节的独立要素,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既各自独立承担着认知教学相长的主体角色,又共同承担着不同社会德能积累的社会责任。优秀的教师队伍就是学校完成育人任务的主要基础和根本保证。“育人先育己”,“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有师德修养的行动自觉,做有魅力、有理想、有思想、有情怀、有担当的教师,“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行要靠才能做资本,才能要用德行来统帅,教师要做学生认可、接受、信任和愿意效仿的人,并将社会责任、环境责任、家庭责任、资源责任、交通责任、人际责任、文化责任等等,贯穿于教育各环节之中,渗透育人,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塑造学生的担当精神。正所谓“先师道后尊严”,如若是为师者无道,必然育人失败,又哪里来的尊严?反观现实,师德不纯、私利熏心、业务不精、能力欠缺的教师的确存在,直接损害了教师和学校的育人形象,破坏教师担当、传道授惑的形象,无疑会极大影响了教育教学的品质。所以,自觉地、全面地、终身地坚持师德修养,让“洁身自好、君子风范、钻研教学、热爱学生”成为自己一生矢志不渝的目标追求。
三、德能兼优,是魅力教师社会脊梁的彰显
常言道:“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好的教育就要走向开放、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教育于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学校与社会时刻有机融合,处处相伴而行,故开门办教育、开放办学校理应成为社会资源共享的主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德能并重的教师,自然成为校园里学生和同行的良师益友,他还应该是也必须是走在社会上、立在公民中的为人表率,这是好老师应尽的社会义务和应起到的社会价值。“德艺双馨”是好老师的特征,是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内心期许,搞好师德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应该是学生、家长、社会与教师,四个维度一起共同参与完成的育师、育人、育社会的目标。而且相似于教师工作的开放性一样,一个德能兼优的教师,必然是教师自身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给予优秀教师最美的馈赠,学生、家长和社会都应参与到师德师风的建设过程中来,在这个行进的道路上,让各方达成相互帮助支持、共同提高进步,既是完成教师个人德能目标升华的途径,更是全社会对教师队伍优化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期许。
拥有优质师德师能的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财富,也是学生成人成功的精神导航,更是社会文明素养得以延续、文化得以支撑、价值观得以进步的重要支点和潜在动力。教师要坚持不懈的淬炼师德师能,深刻领会“四个好老师”和“四有引路人”的精神内涵,进一步提升职业操守,规范职业行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发展,做魅力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