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消防急救保障部急救科 陕西 西安 712000
摘要: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常见的危重症,患者病情较为凶险,进展极快,急救工作必须争分夺秒,院前急救是为患者赢得宝贵救治时间的重要时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性,因而有必要采取个性化的服务模式。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前言: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 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效果、住院期间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院前急救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4%、病死率2.2% 均低于对照组的26.7%、15.6%,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 能有效缩短临床住院时间, 降低临床病死率,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急诊收入的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7例。所有患者经过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进行确诊;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胸痛发作时间<12 h ;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胸痛、呼吸困难以及腹部不适;所有患者无严重心、肝、肾等严重疾病;无精神异常、精神疾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2 方法。1. 2. 1 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 在接到电话之后立即派车前往目的地, 途中与家属保持电话联系, 抵达救治现场之后对患者病情做出相应评估, 并做好相应静脉通道建立、心电图监测、并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心理护理等相关急救护理措施。1. 2. 2 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具体如下。① 120 总台在接诊之后1 min 之内进行调度, 2 min 之内进行出诊, 通过电话对患者病情做出初步诊断以及判断, 并对家属进行急救指导, 并让患者家属在有标志性地方进行接车。②抢救人员在到达现场之后, 40 s 之内对患者病情、意识、面色以及患者病情状况作出相应判断, 并正确对患者危险指数进行评估。③当患者病情评估之后, 立即清除口鼻腔中分泌物, 同时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监测, 如患者瞳孔、神志变化, 在掌握患者病情后予以患者吸氧, 改善患者心肌缺氧状况。同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确保患者静脉通路顺畅, 以便药物治疗。帮助患者含服硝酸甘油, 遵医嘱注射适量止痛剂, 以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和紧张情绪。途中使用扩血管药物, 缓解患者动脉痉挛, 同时增加患者心肌血流量, 若患者心电图显示ST 段明显抬高, 不存在溶栓禁忌情况下, 口服阿司匹林。④转运途中, 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 并将患者基本情况告知医师,并提前做好救治情况。密切监测患者病情,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做好合理抢救措施, 并对患者以及家属做好心理疏导, 消除焦虑、恐惧心理, 防止患者因情绪波动加重病情变化。⑤患者入院之后, 与接诊医护人员做好交接工作, 并详细描述患者病情变化, 做出相应护理措施, 保证治疗连续性。
1. 3 观察指标对两组院前急救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住院时间进行统计比较, 并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病死率进行比较。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抢救效果比较 观察组院前急救时间、急诊抢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病死率比较 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4%、病死率2.2% 均低于对照组的26.7%,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属于临床中最为常见一类心血管疾病,临床起病急、病情严重、恶化程度快, 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对患者生命会造成威胁。随着我国医学事业不断发展以及创新, 传统急救模式已经不适用于急救中,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特性, 在患者入院之前进行相应护理措施实施, 为患者入院急救争取更多时间, 从而有效挽救患者生命。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常见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突然,死亡率高的特点。发病后,如未及时对患者进行抢救,容易导致患者死亡的风险大大增加。近些年来,在老龄化社会到来后,我国居民中罹患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数量明显加大,护理以及抢救工作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如何切实有效的缩短抢救时间,争取抢救机会,是临床研究的主要方向。近年来, 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急救护理路径, 并在抢救当中优化各个环节, 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同时让急救工作变得更加规范化, 为患者取得更多抢救时间。在出诊前,则需要做好现场急救的安排工作,各个科室做好准备工作。出诊前的工作中能够直接影响到患者得到治疗解决。由此,我们必须实施改进措施,从时间优化、流程管理、人员配合上提出新的策略。通过对原有急救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的总结,能够提出更具有针对性、预见性的护理方案,挽救患者的生命。在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后,能够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并有助于医护人员实现对病情的准确评估,迅速采取对应策略,提升抢救成功率,打通抢救通道,提供最便捷的护理服务。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院前急救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4%、病死率2.2% 均低于对照组的26.7%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 有针对性、预见性以及标准性进行工作, 改变了以往护理方式,使护理人员从主动变为被动, 确保急救质量, 能有效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 降低临床病死率, 促使患者得到全面而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人体心肌缺血从而引起的病症,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点,在患者发病时,承受着巨大的生理痛苦,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较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往在送至医院进行急救之前便已死亡,急诊院前急救过程中流程管理法的实施,能够为患者抢占院前急救黄金时间,避免患者疾病的进一步恶性发展,是降低患者死亡率,提升其治疗效果及术后康复质量的关键措施。急性心肌梗死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各地医疗机构普遍强调给予及时院前急救护理,以求改善患者预后。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实施的常规护理,虽然内容较为完善,而且方法较为科学,但由于路径未统一,护士无法有效分工,因此护理效率尚未得到有效的提高。此前学者分析发现,常规院前急救护理下,患者预后并不完全理想。优化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提高护士分工的明确性,且能够利用更短的时间,对患者采取抢救措施,护理效率更高,所用时间更短,优势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 能有效缩短临床急救时间及临床住院时间, 降低病死率, 值得临床中推广加以使用。
参考文献:
[1] 栗林然.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 护理研究, 2019, 30(12):1493-1494.
[2] 黄春华.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中华全科医学, 2019, 13(4):667-669.
[3] 刘晓芳, 张冬梅.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河北医学, 2019, 22(4):670-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