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610500
【摘要】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收治的6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入组,其中A组(2017年1月-12月)30人,B组(2018年1月-12月)30例。A组采取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予人文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A组SDS及SAS评分均高于B组,P<0.05。B组舒适度高于A组,P<0.05。B组护理总满意人数高于A组,P<0.05。A组各项QOL-C30评分均低于B组,P<0.05。A组失眠率高于B组,P<0.05。A组治疗依从性低于B组,P<0.05。A组护理质量评分低于B组,P<0.05。结论 在在呼吸内科患者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应当积极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人文关怀;焦虑程度;生活质量;呼吸内科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空气污染问题的加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呼吸科患者常患有长期的呼吸系统疾病,最主要的特点为病程较长,常见肺、气管和支气管病变与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障碍相结合,很容易导致长期的精神压力和抑郁[2]。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将极大地帮助疾病的治疗[3-4]。呼吸科护理工作繁重,护士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护理质量和人文关怀,以满足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需求。人文护理模式可以显着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促进患者康复[5]。为了提高我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质量,本文将人文护理应用其中探讨其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收治的6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入组,其中A组(2017年1月-12月)30人,B组(2018年1月-12月)30例。A组采取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予人文护理干预。年龄:45-72岁,平均63.2±3.6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如疾病类型、发病原因、年龄、身高、体重、病程、治疗方法等比较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入组患者诊断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病程>2年;(3)无其他器官严重疾病。
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恶性肿瘤疾病;(2)既往存在残疾;(3)妊娠。
1.2 方法
A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药物指导、常规输液护理、遵医嘱应用相关治疗药物、监测肝肾功能生命体征以及出院指导等。
B组在上述护理模式下采用人文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护理人员培训:提护理人员高专业水平,同时提高安全意识,学习高级护理知识。在护理医务人员上岗前进行统一培训,深入研究护理知识的各个方面,建立和完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通过规范的服务语言、服务,为实际人文关怀服务行动在第一时间消除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距离和陌生感,实现以患者为中心、服务至上的理念。
入院护理:当患者决定住院时护士开始为病人安排病床,通过电话与病人沟通通知患者关于入院相关注意事项。为患者安排舒适的房间,不同性别的患者尽可能不安排在同一病房。病情较轻的患者应尽量安排同一病房,向患者介绍科室一般情况,使患者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消除紧张和焦虑。安排医生对患者进行问诊,尽快进行血液采样和必要的检查,以免等待时间过长。
护患沟通:向患者介绍相关情况,使他们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消除不安感。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和需求,耐心询问患者如果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感到不适,做出适当的判断和治疗,并解释消除不适的原因。加强检查和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与患者交谈,轻声说话并表达对患者的关注,仔细聆听患者的抱怨,尊重患者的感情表达。
改善病房环境:一方面,患者可以缓解情绪,避免影响治疗的过度心理压力,另一方面,避免患者感染。因此,在本研究过程中,所有研究对象都安排了较好的病房条件,并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和通风。同时,不同疾病类型的患者应分开放置,病房应定期消毒,为病人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健康教育:老年患者对该疾病的了解较少,这也对该疾病的治疗和控制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并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方法等一些疾病进行更多讲解,使患者对自身疾病和治疗方法有全面的了解。对于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护理人员还应耐心地给出专业答案,从而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人文心理护理:积极乐观的病房气氛对疾病有积极影响。这也是加强患者之间沟通并鼓励他们克服疾病的好方法。医护人员应在护理过程中安抚和安慰患者的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密切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以聊天的形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引导他们建立治疗信心。
隐私护理:在对患者进行身体护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家庭成员以及探视人员暂时离开病房,并使用床单来掩盖患者的隐私,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
1.3 观察指标
出院时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两组负性情绪进行比较。SDS及SAS量表均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1~4分。评分标准:SDS严重>72分,中度63~72分,轻度53~62,无<53分;SAS严重>70分,中度60~69分,轻度51~59,无<50分。
出院时采用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对患者的舒适状态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生理等4个维度。共3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为1~4分。舒适度评价:≤60分为不舒适,60~90分为一般,>90分为舒适。
出院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比较。项目包括:服务态度;技术操作;护理主动性;环境满意度等十个方面编制而成。每个项目分为为5~1分。80以上为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问卷的信、效度分别为0.83和0.79。
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采取EORTC QOL-C30调查问卷来进行评分,评分内容包含躯体功能评分等4个项目。每个项目为4个维度。满分为100分,分值高则生存质量佳。
出院时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包括依从性好和差两个方面。依从性=依从人数/总人数*100%。依从定义为治疗中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并按规定时间定期随访者。不能依从为上述内容无法履行者。
出院时应用Athens失眠量表对睡眠质量进行评价,表的内容包括8个条目。包括夜间的睡眠时间和质量还有白天的精神状态等。每个条目分为4个等级,分别按0~3分进行评定。睡眠状况的判定标准(分):>6~失眠;4~6~可疑失眠;<4~无睡眠障碍。失眠率=失眠+可疑失眠/总人数*100%。
护士长在实验结束时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理能力、白内障病患护理知识、病房环境及安全以及护理记录共25道题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1分(差)~4分(优)。评分越高,护理质量越好。问卷的信、效度分别为0.81和0.72。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1.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Z表示)。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DS及SAS评分比较
A组SDS及SAS评分均高于B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SDS及SAS评分比较(分)
| SDS | SAS |
A组 | 57.62±5.37 | 59.51±3.65 |
B组 | 46.32±5.35 | 43.59±3.32 |
t | 7.997 | 11.532 |
P | 0.000 | 0.000 |
2.2 舒适度比较
B组舒适度高于A组,P<0.05。(见表2)
表2 舒适度比较[n(%)]
| A组(30人) | B组(30人) | Z | P |
舒适 | 12(40.00) | 18(60.00) | 6.692 | 0.000 |
一般 | 3(10.00) | 6(20.00) | | |
不舒适 | 15(50.00) | 6(20.00) | | |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B组护理总满意人数高于A组,P<0.05。(见表3)
表3 护理满意度[n(%)]
| A组 | B组 | χ2 | P |
满意 | 21(70.00) | 29(96.67) | 7.931 | 0.000 |
不满意 | 9(30.00) | 1(3.33) | | |
2.4 EORTC QOL-C30评分比较
A组各项QOL-C30评分均低于B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QOL-C30评分比较(分)
组别 | 例数 | 躯体功能评估 | 认知功能评估 | 社会功能评估 | 情绪功能评估 |
A组 | 30 | 51.21±5.36 | 53.52±3.57 | 57.11±9.22 | 53.91±10.62 |
B组 | 30 | 67.29±6.12 | 62.69±5.31 | 69.52±6.37 | 67.32±5.23 |
t | | 7.376 | 6.297 | 12.693 | 6.723 |
P |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2.5 睡眠情况比较
A组失眠率高于B组,P<0.05。见表5。
表5 睡眠情况比较[n(%)]
| 失眠 | 可疑失眠 | 无障碍 | 失眠率 |
A组 | 12(40.00) | 6(20.00) | 12(40.00) | 18(60.00) |
B组 | 6(20.00) | 9(30.00) | 15(50.00) | 15(50.00) |
χ2 | | | | 6.957 |
P | | | | 0.000 |
2.6 治疗依从性比较
A组治疗依从性低于B组,P<0.05。见表6。
表6 治疗依从性[n(%)]
| A组(30人) | B组(30人) | χ2 | P |
依从 | 15(50.00) | 27(90.00) | 11.253 | 0.000 |
不依从 | 15(50.00) | 3(10.00) | | |
2.7 护理质量比较
A组护理质量评分低于B组,P<0.05。见表7。
表7 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分)
| 护理质量评分 |
A组 | 89.23±4.51 |
B组 | 96.27±4.26 |
t | 9.243 |
P | 0.000 |
3 讨论
呼吸内科是临床中患者较多的科室,该科室患者往往由于病程长会有情绪波动、焦虑和抑郁的负性情绪,这将对临床治疗产生很大影响[6-7]。人文关怀的理念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旨在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并在护理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中体现人文关怀,这是现代护理文明的重要体现[8]。
有研究显示,人文护理在临床中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为了提高我院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本研究同样对呼吸科患者进行了相应的护理模式,不同于既往人文护理的是,本文护理模式主要涉以下几个方面:尊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给予患者个人尊严的保护、维护患者的权利和需求、注意和患者之间的情感结构。我们应用SAS及SDS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得出了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B组患者其负性情绪较应用常规护理的A组少的结论。而基于好的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呼吸内科患者护理依从性较好,护理质量则会相应的提高,说明该护理模式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同时基于好的护理效果基础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可提高其后续的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呼吸内科患者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应当积极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明思,龚雯.中医特色人文关怀配合心理疏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希望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07):1032-1036.
[2]刘文彬,邹琼.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06):41-43.
[3]屠静,陆丽芬.全程护理及人文关怀理念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多导睡眠监测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2):164+181.
[4]石晓峰.人文关怀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病人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6):266.
[5]熊琪,夏伟伟,杨百京.对老年COPD患者及家属进行中医人文关怀的效果分析[J].农垦医学,2018,40(04):363-365.
[6]车红霞.老年哮喘患者护理中人文关怀的植入与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9):19522+19524.
[7]李秀丽,邓庆芝,刘珊珊,等.人文关怀护理在中医中药结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09):1343-1346.
[8]徐伟.人文关怀护理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0):257-258.
[9]芦苇.对老年哮喘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03):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