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

赖德林

重庆九龙半岛开发建设公司 重庆市九龙坡区 40005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生产与生活中形成的文化积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有了新的思路。为了更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要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研究如何实现产业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文化产业化;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前言: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产业化提供了新的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实现产业化可以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为保护与传承创造新的方式。

1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

1.1有利于文化资源的整合

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可以扩展文化的传播途径,更多的人可以方便快速地获取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并且可以融入更多的商业元素,可以为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借助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增加其价值。此外,为了保证经济收益的提升,文化产业可以借助数字技术对各类文化资源加以整合,打造出产业链,非遗项目实现产业化运作有了更多的便利条件,文化与经济可以实现共同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产生更多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也会有更多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1.2有利于非遗的传播发布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播有了更多的途径,传播速度也在不断提升,并且提升了信息的时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数字技术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有助于保护与传承。当前,网络用户会习惯利用零碎时间获得网络信息,网络信息碎片化传播的特征,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不同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还可以借助专题网站、公众号、手机APP等,建立信息交互平台,增加互动性,获取潜在客户的需求信息,让不同用户可以借助检索及时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实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1.3扩展非遗保护传承的途径

在传统的模式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多通过口传心授的形式,传承人很多时候难以深刻领悟其中的内涵。一些表演艺术与手艺多由于不同的原因难以找到合适的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的传承形式易存在传承断层问题,导致很多文化遗产发生流失。借助信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数字化管理能避免此类问题的发展,可以完整记录传承方式,并可以长期保存,可以方便获取相关的资源,减轻了传承的工作量,提高了传承的效率,还可以保证经济收益。

2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

2.1将项目合理数字化,实现永久性保护和全面共享传承

数字时代让非遗传承与保护更加立体和多元,充分发掘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和传承体系是一项重大课题。首先,将传统的非遗项目数字化,有利于非遗资源的整体永久性保护。现代社会,传统非遗项目传承人以及相关实物资源流失现象严重,数字技术的运用,能更好地整理、记录、再现非遗项目的各类信息,实现永久性保存。其次,数字化有利于非遗项目的有效传承。将非遗项目制作成数字化虚拟信息资源,可以供人们学习、交流与创新。例如,综合运用数字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交互技术等,再现项目场景,让群众体验项目全过程。

2.2不断创新传播平台和方式,强化交互设计

2.2.1基于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推送

通过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网络上各网络终端、各类型用户的访问习惯、浏览记录等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分析出对特定非遗文化内容感兴趣的受众群体,利用互联网进行精准的内容推送。

2.2.2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互动式传播

当前,移动互联网终端已经成为了最流行的大众传播载体。通过一站式网络服务平台、移动终端应用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移动终端设备上直观地展示数字化背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符合当下信息接受方式。同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交互设计,以提升参与者的体验感,依托AR等技术,将非遗展品立体地呈现在手机上,把“非遗”送到家,改变传统的观展方式。

2.2.3通过主流社交软件开展群体传播

信息数字化时代,社会大众在网络上传播数字媒体渠道多、门槛低、资源可复制性强。通过有巨大用户数的主流社交软件或平台,可以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对信息再加工、再传播,使特定资源的表现形式不断得到优化、内涵不断得到提升。通过主流社交软件群体传播,能够保持非遗文化资源在民间的流通性,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2.2.4非遗传承人通过自媒体传播

自媒体时代,群众个体在网络空间也拥有自己的一块田地。非遗传承人可以通过个人网站空间、个人微博或微信朋友圈分享所传承的非遗相关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播技术将自己打造成非遗“网红”,将粉丝招集到个人网络直播室,直播非遗的产品制作过程,并在展示过程中与观众进行充分互动,从而达到传承和推广所传承项目的目的。

2.3不断提高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非遗保护者、传承者以及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要积极宣传非遗的品牌形象,提升人们对文化的认可,让非遗回归人们的视线、重新融入人们的生活,建立起特定人群对非遗感情的记忆,扩大非遗的受众群体,让更多的人自觉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来。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和集聚非遗文化高级人才和培养相关技术人才相结合,全面提升相关专业人才管理和应用水平,强化传统项目传承人的新技术、新媒体能力,激发年轻一代的兴趣爱好,形成一支素质优良、可持续的人才队伍。

2.4基于云平台的非遗文化服务需求征集、评价反馈机制研究

“互联网+”时代,群众对于非遗文化的需求是多层次、个性化及动态变化的,应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全面征集地方群众对于非遗文化的需求。首先,通过非遗文化服务云平台的需求征集子系统对本地区公众的非遗文化需求进行一般性调查、对具体服务项目的需求进行专项调查。以电脑网页、移动终端以及相关的应用程序为支撑开展线上调查,完成调查信息的发布、需求征集、调查结果反馈以及过程互动等工作。同时,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云平台用户的行为记录等重要数据及其走向,精准、实时定位用户动态变化文化需求。其次,文化管理部门、街道及社区三级联动,开展包括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纸质问卷调查等传统的线下调查工作,扩大调查范围覆盖面。

2.5建立专门的网络传播平台,聚合多方力量,强化组织与指导

运用数字网络技术,搭建城市非遗文化一站式、一体化云服务、云传播平台,将各类非遗文化资源和服务的集成应用,扩大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模式,塑造地方特色非遗文化品牌,全面提升文化服务效能,助力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取得双赢的效益。平台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数据中心、服务支撑系统、应用系统和生态系统。建设好的平台能够发挥聚合、分享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用,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保护人以及兴趣爱好者联系在一起,能为专家团队或者文化主管部门开展组织与指导工作提供便利,能为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渠道。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产业化创造了基础条件。数据化的非遗产保护与传承要结合数字技术的应用,实现观念、管理、技术、流程等要素的创新,实现整体性、全方位的整合,以新兴技术为引擎,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动力,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

参考文献:

[1]赵燕燕.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9,(9):221.

[2]朱烨青,王云庆.数字化传承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及展望[J].人文天下,2019,(17):55—59.

[3]陈林.基于数字化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分析[J].人文之友,2019,(16):46.

[4]许鑫.面向传承和传播的非遗数字化研究[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8,(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