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 ICU 230022
摘要:目的:探究在EICU肠内营养患者护理工作开展中采取集束化护理最终取得的效果。方法:将医院在2019年-2020年间收治的80例EICU肠内营养患者作为研究开展的对象,按照随机划分的方式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之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营养状况等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过干预护理之后,ALB、HGB、TP及PA1b要明显高于干预之前,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数据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并发症概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工作开展中采取集束化护理方式,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减少其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概率,对于EICU肠内营养患者来讲有着比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肠内营养;应用效果
前言:
在EICU中的患者病情都比较严重,且患者的机体处在一种高动力的状态下,就会出现免疫功能下降、糖脂代谢紊乱等问题,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多重感染等。肠内营养是一种经过胃肠管道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有着比较高的使用价值,但是在护理过程中一旦出现缺陷,就会出现堵管、返流等并发症,所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集束化护理是在医学理论指导下开展的一系列操作,可以促进人体功能的恢复,所以在肠内营养护理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医院在2019年-2020年间收治的80例EICU肠内营养患者作为研究开展的对象,按照随机划分的方式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有40例,患者的年龄在41-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4±5.27)岁;观察组患者有40例,患者的年龄在42-8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14±5.19)岁,患者间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针对于患者的病情成立起专门的肠内营养小组,主要由科主任、护士长以及营养科医生等组建而成,小组成员在循证医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肠内营养影响因素制定出3-6个集束化护理方案[1]。对患者进行鼻肠管护理工作时,需要选择使用合适的型号与材料的鼻肠管,并且保障其有着妥善的固定方法,避免在使用中出现弯曲、打折等现象,在为患者输注营养液之前,需要使用30ml的温开水或者生理盐水,将鼻肠管进行冲洗,每隔4个小时需要对患者的鼻肠管位置加以检查,同时测量外漏部分的长度将其记录下来,在持续滴注的状态下需要4个小时清洗1次[2]。合理选择患者肠内营养制剂,肠内营养制剂通常是由氨基酸、短肽链水解蛋白及极低脂肪为主,需要使用当日在层流超净台下配置好的营养液,并且在4h之内进行使用,始终坚持现配现用的原则,初次使用时需要将剂量控制在400 m L/d,后续则根据患者的情况增加到70~85 k J/(kg·d)。在每次输注之前与连续输注4h时,都需要及时的对胃内的残余量进行抽检,当残余为150ml以上时需要停止进行肠内营养,将患者的床抬高40°左右,输注时需要注重浓度应由低到高、剂量由少到多等原则,使用营养泵实现对流速与用量的控制,且使用加温器将营养液保持在40℃左右。同时对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加以检测,必要时为患者提供场外营养,当患者的血清蛋白含量达到35 g/L时再给予肠内营养[3]。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营养状况比较
表 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营养状况比较
组别 | 时间 | ALB | HGB | TP | PAlb |
对照组 | 干预前 | 30.41±3.04 | 88.24±4.39 | 29.47±3.16 | 98.04±7.31 |
干预后 | 32.04±3.49 | 92.91±4.26 | 34.03±4.09 | 122.53±26.85 | |
观察组 | 干预前 | 30.24±3.59 | 89.34±4.82 | 29.31±3.29 | 98.93±6.65 |
干预后 | 35.64±5.24 | 96.37±6.29 | 47.06±4.28 | 203.27±30.34 |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表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对比
组别 | 例数 | 返流 | 腹痛腹泻 | 恶心呕吐 | 堵管 | 总发生率 |
对照组 | 40 | 1 | 4 | 4 | 1 | 25.00% |
观察组 | 40 | 0 | 1 | 2 | 0 | 7.5% |
X2值 | | | | | | 5.32 |
P值 | | | | | | <0.05 |
3、讨论
对于EICU患者来讲肠内营养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摄入途径,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着较为显著的疗效、并发症少等多种特点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医学中,以往临床医生在开具营养配方时,更多的是关注患者自身的营养需求,但是忽视了患者的体质差异等因素,并且临床忽视忽视了营养液输注所采取的方式、速度与剂量的控制,导致患者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并不利于后续的机体营养状况改善[4]。开展集束化护理是在循证的基础之上,将治疗与护理相结合的一种方式,通常是由3-6项指标组成,其使用的依据是最为精炼最为核心的指标,并且有着比较强的科学性、可实践性等,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促进作用。在本次研究工作开展中,两组的患者经过干预之后的ALB、HGB、TP及PA1b水平有着明显的提升,且观察组患者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较高,两组数据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就表示针对于EICU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方式,促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发症概率有着明显的减少[5]。
结语:
总的来讲,针对于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方式,可以改善其自身的营养状况,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在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宋凯飞,黄丽玉. 集束化护理联合盲插鼻肠管法在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21,19(17):2370-2372.
[2]李秋霞. 集束化护理在EICU肠内营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1,31(01):114-116.
[3]陈瑞,许先玲,李艳萍. 集束化护理模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9):91-93.
[4]丁彩霞,王甜,强李伟. 集束化护理预防重症医学科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足的效果观察[J]. 贵州医药,2020,44(09):1498-1500.
[5]任立光.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经鼻肠管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5):191.
作者简介:徐晶(1989年05月)女,汉族,安徽省宿州市人,现供职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ICU,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 :重症护理,邮编:2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