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学生需求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创新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2

满足学生需求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创新路径研究

凌杰

武汉纺织大学 430073

摘要:教学活动要想取得实效必须靠以学生需求为核心的动力系统去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对于高校“思修”课教学来说,学生需求主要是生存需求、情感需求、成长发展需求。本文通过对学生需求的解读,探讨学生需求与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在契合关系与逻辑联系,希望能够对于高校“思修”课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学生需求;教学模式;生存需要;情感需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修”课)是高校思政课的核心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陆续召开多次会议和出台系列文件强化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教育界同步围绕如何把高校“思修”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这一目标而不断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尝试探索,“思修”课教学在教学改革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从各大机构和高校的一些调查报告数据来看,高校“思修”课的内在魅力和影响力并没有完全从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充分释放出来,这与我们的教学模式较少触及教育对象内在需求具有显著关系。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这一要求,为“思修”课教学打破僵局寻求突破提供了指导和借鉴。而学生需求为什么可以去指导我们的“思修”课教学模式改革?它们的内在契合关系与逻辑思路是什么?这是我们在深入探讨高校“思修”课教学模式改革路径之前必须思考的。

一、对“学生需求”的解读

需求也指需要,《辞海》里的定义是:“人对一定客观事物需求的表现。人的需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满足和发展的,具有社会历史性,它表现为愿望、意向、兴趣,而成为行动的一种直接原因。”[1]对于“需要”的阐述和理解,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不同的学科均有所涉及,不同的解读大概有几十种,其中较为主流的是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和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需要是人对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原动力[2]。马斯洛根据需要的性质特点把需要按等级高低归结为生存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不同需要之间存在层次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并且是由低级到高级上升的满足过程。对于综合以上各种学说和观点,结合教育教学的特征,可以看出,对于教育教学活动来说,学生需求是指学生渴望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能够满足自身成长成才需要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既可以是体现在情感体验上的又可以是表现在物质感官上的;既可以是显性的,又可以是隐性的。并且,这一需要是学生学习行为产生和接受教育影响的原动力,也是教育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驱动力。具体就高校“思修”课的内容、特质、目标而言,可以将学生对该课程的需求归结为以下三大内容:生存需求即在学习过程中,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掌握步入公共生活后必备的生存技巧,如:法律基础知识、社会道德认识等;情感需求即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有有良好的情绪体验,获得基本的尊重和认可;成长发展需求即是找到正确观察社会、剖析社会问题、解决生活难题的知识、立场和方法。

  1. 学生需求与高校“思修”课教学模式的契合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3],其中对于我们“思修”课来说,为谁培养人就是教学目标和任务;培养什么样的人就是教育者教什么,即教学内容;如何培养人就是教育者如何教,即教学模式的问题。“思修”课的教育对象是大学生,因此,其教学模式的产生、选择、运用都应该是基于学生这一主体。根据对大学生需求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出,学生需求与教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的内在逻辑关系,脱离了主体需要的“思修”课将无法发挥其预定功效。那么,“思修”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应该以满足学生需求为核心,探求实现学生需求与“思修”课教学模式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

1、生存需求:高校“思修”课教学模式改革的立足点

生存需求,是所有其他需求的基础。个体生存于群体、社会、国家、世界之中,需要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学会选择自己追求的生活。马克思认为,“人是有着各种需要的现实的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对于大学生来说,生存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涉及自身安全也是最根本的利益。大学阶段可以说是每个人走向社会前接受系统性教育的最后阶段,是每个学生掌握专业文化知识的最后一次机会。学校被誉为“避风港”,在这个特殊阶段,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不够稳定,自身不稳定和需求匮乏导致不能迅速适应社会生存发展,在这期间他们对“思修”课的诉求就是希望能够帮助他们了解社会所要求的基本道德和处事法则,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价值观偏差问题。“思修”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矩阵中主要的一环,其教学模式改革同时必须要契合学生的生存需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思修”课教学的基础目标也是希望通过“思修”课“思想”部分的教学,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走向思想上的成熟;希望通过“思修”课“道德”部分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做人,明白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希望通过“思修”课“法律”部分的教学,让学生知法懂法,理解社会生存的边界。如何通过“思修”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来更好的保证他们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以落实完成课程教学目标也是我们教学模式改革的立足点。

2、情感需求:高校“思修”课教学模式改革的着力点

情感是人的一种主观高级心理反应,《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5]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学习应当是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和接触,而不是将知识从一个脑袋塞进另一个脑袋里。对于教学活动来说,积极的情感共鸣是学生接受课程的关键,而积极的情感共鸣来源于学生情感需求的满足。情感的期望状态理论认为,“如果人们的期望和情境中实际发生的相一致,则引发积极的情感,如果不一致,则引发消极的情感”[6]对于“思修”教学过程而言,“人们的期望”指大学生对于课程的情感诉求,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希望获得自我价值的满足感和教学活动的参与感,在情绪互动中产生情感共鸣。如何提高课堂的抬头率,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需要受教育者满足学生的这种期待。“情境中实际发生的”就是指教育者将所教授的教学内容,以创设相适应教学情境来展示,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把握课程知识点,达到高校“思修”课教学目标。而怎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能够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能够让学生更好吸收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由理解向认同再到践行的有效转化,这也是推进“思修”课教学模式改革的着力点。

3、成长发展需求:高校“思修”课教学模式改革的落脚点

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螺旋式上升的,当满足了低级的需要就会产生高级的需要,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动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合格的建设者”就需要我们高校教育教学在保证学生的基本生存需求基础之上,能够实现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成为建设国家的主力军和顶梁柱。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在就于学校教育教学对其匮乏需要的满足,实现每一个人全面自由的成长发展也是我们推进“思修”课教学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的需要是人对其生存、享受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需求,它反映的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匮乏状态”[7]。对于“思修”课教学对象学生来说,他们的成长发展需求既包括现实的需求,也包括对未来的需求。现实的成长发展需求就是他们希望能够迅速适应大学并在大学更好的学习。面对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一方面是国家、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是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社会竞争十分激烈,“内卷”、“躺平”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未来面临的成长环境和发展压力,使得他们迫切需要通过大学期间的教学认知社会、找准方向、习得技能及提高综合素质,为未来的成长发展进行积累。而对于高校“思修”课教学来说,如何运用适当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教学目标是我们“思修”课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和归宿。

高校“思修”课教学要想取得实效,达到教育目的,就必须把握思政教育的对象特点,遵循教学规律。通过契合教育对象的内在需求的教学模式改革,回应青年学子的关切和诉求,供给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这样我们的课程教学才能得到教育对象的认可,教学内容才能被他们积极内化。


参考文献:

1[1]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99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64.

3[]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N].人民日报.2015.01.2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68.

5[5]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6[] 孙俊才译.情感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 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51.



作者简介:凌杰,武汉纺织大学经济学院,13545026163,

邮寄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