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下高职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2

基于产教融合下高职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

庞少圻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在我国目前的大教育形势下,许多高职院校有了新型的教育方式。例如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建立了产教融合下的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可以说生产与教学结合是目前高职院校发展的大方向。在产教结合的同时加强师资力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打造校企利益共同体,为相关的机电专业培养更加优秀、专业技能更强的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

前言:高职教育在我国占教育的很大一部分,也是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的关键所在。而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应从重视理论向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转变,培养相关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实际操作能力。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相结合,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从而使学生与企业的利益最大化,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机电一体化专业产教融合现状

1.1专业定位不准

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在我国的许多工业流程、产品制造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相关的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也就直接决定了许多的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率。但许多高职院校的对于机电一体化的专业定位并不准确,这就导致了学生们所学习的内容,并不能直接的提高他们机电方面的专业素养,在日后的工作中,不能很好的发挥在高职院校时所学的内容。

1.2实训基地落后

中国高等职业学校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于政府。尽管近年来政府已投入专项资金,在职业高等教育和培训中,传统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与企业部门严重脱节,企业缺乏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的热情,也不愿意投入资金实施、产学研结合。大学不能获得适合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的设备,也不能为教学目的建立进一步的培训基地。机电专业的学生不能在学校接受培训,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学生。在公司实习,基于公司对校企合作的热情,许多学生无法获得公司间关键技术联系的实践,也无法有效地建议和调查公司的整个生产过程。企业实践环节已成为简单的工作成果,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3教学资源缺乏

机电一体化工程是社会需求领域的一个大型专业领域,该专业的教学重点包括智能制造、自动控制、柔性制造和快速制造等领域。以高质量的教材和制作方法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为保障,通过助产士与教学的结合,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系统化教学和规范化管理,机电一体化专业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必须依托助产与教学一体化平台,依托企业产业资源,充实学校教学预算。职业培训的引入脱离了企业行业的实际,测试和培训设施的建设也低于社会常规设备的水平,使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企业界的认可。同样,由于在高职院校培养机电一体化的优势,企业行业无法找到大学与企业合作的直接好处。最后,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无法有效地合作,高职院校也无法通过相互合作获得教材。

1.4师资力量薄弱

机电工程专业涵盖多个学科,实践应用性强,对机电工程专业的教学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为了加强机电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但由于客观原因,机电一体化师资队伍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平台相对较小,人才吸引力不够,很多高级机电工程师,特别是一些在企业和行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不愿意进入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其次,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自不同的大学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再加上学校教材的老化等因素,导致很多机电专业的教师没有理论,没有能力,在实践中工作。第三,由于学校和企业之间缺乏合作,企业不准备将高职教师付诸实践,导致培养的负面效应,培养优秀的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

2产教融合背景下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2.1建立产教融合保障机制

在政府的领导下,高等专业学校、公司和专业协会联合成立了劳动和教育委员会。讨论与工业和教育一体化有关的重要问题,负责制定工业和教育一体化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评估和评价体系,并澄清学校的任务,建立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保障机制。建立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完善资金保障和质量考核体系,建立合作培训项目管理制度,加强专业人才合作培训的有效监控和评估。建立工教结合专项资金管理体系,为政府、企业、高职院校产教结合提供专项资金,确保校企合作顺利开展,完善教材建设激励机制,确保学校企业共同评估教学价格,并利用教学奖励鼓励教师和学生共同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为了建立一个由公司、行业专家、学校和家长共同评估人才培训的充分、全面的评估体系,人才培训的质量由多方共同推动。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适应这些变化,高职院校必须跟上社会技术的发展,大力培养教师,引进先进的教材,完善教育计划,整个教学过程要跟上现代经济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必须有自己的师资、个人技能。只有教师才能跟上时代,学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跟上时代。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可以借助“技术创新”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生产教学与真正的,教师团队借助社会力量,将合作公司的骨干员工引入教学团队,让经验丰富的工匠真正参与到课程的教学中来。同时,我们还必须加强对鼓励教师的中青年教师的培训,我们组建双语课程团队。创造激励机制,完善评估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生产组合,学习研究,以承接地方企业服务为出发点,促进教学科研与企业产业无缝对接,促进校企合作,加强生产与教学在机电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整合。

2.3整合教学资源,建设综合实训基地

德国已经采用使用 “双系统”,职业培训为了创建一个现代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校企合作的社区。随着近年来大理智能制造的进步,机电行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解机器人技术,掌握智能制造技术。但是,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框架内,企业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企业参与度和积极性降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各级政府可以制定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和专项奖励资金,通过政策措施确定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方法,确定学校和企业的主要责任,提升企业在产教结合过程中的地位。随着机电企业和专业协会对新技术需求的进一步了解,高职院校可以依托企业的力量,与企业合作,树立新型的校园综合实验实训理念。根据邮局的实际工作环境,新的培训基地通过校企共建、共管,满足教学培训的需要。它还可以满足合作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以实现学生在校实践教学与企业员工培训的高度结合,以及 “工学结合”。此外,政府和高级专业同事可以为企业行业协会配备监督职能,企业行业协会可以监控和评估生产和教学一体化的学习和实践环节,并要求学校和公司的运营和管理,以使学校和公司双方成为命运共同体和人才建设的利益共同体。

3结语:

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开展,中国正在从制造强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加速,需要数千机电工程师。机电一体化专业作为培养高素质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需要在政府政策引导下更新校企合作机制,以唤醒企业参与更高层次专业的积极性。教育成为企业、行业资源,充分整合行业协会,加强师资培训,打造校企融合培养基础,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为优秀机电人才晋升的动力。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促进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佚名.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9(3):20-24.

[2]张蕊,郑燕华.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32-36.



课题名称:“基于“产教融合”模式下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编号:SJGZY202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