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644000
摘 要:目的:研究微柱凝胶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1月需要输血治疗的75例病例样本,每例患者均采取两份血样,每组中抽取每例患者的1份血样。其中75份血样采用常规凝聚胺法进行检验,设为对照组,另外75份采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检验,设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经过临床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不完全抗体检出率(10.67%)高于对照组(1.33%),P<0.05。结论:在输血检验中应用微柱凝胶技术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不完全抗体的检出率,可确保交叉配血的准确性。
关键词:微柱凝胶技术;输血检验;检出率;应用效果
输血是临床患者比较重要的一种抢救、治疗方式,不但可以给患者增加血量,还能维持机体正常血容量,补充各种凝血因子,纠正患者血液凝固障碍情况。除此之外,还能给患者提供有氧红细胞,改善患者急性缺氧症状,但在实际的输血过程中,需要先对血液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直接配血与间接配血都不会发生凝集反应,来确保患者输血治疗的安全性。由此可见,交叉配血结果的准确性与安全输血有着直接的关系[1]。本文研究中心选取的75份血样,分别采用不同的技术进行交叉配血、抗体筛查,总结并分析出检验结果中不完全抗体的检出率。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1月需要输血治疗的75例病例样本,其中男43例,女32例,平均年龄(58.12±3.25)岁。
1.2方法
用真空采血管采集患者5ml血液标本,每例患者采集两管,采血结束后轻轻的晃动采血管,促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随后进行交叉配血实验。
1.2.1对照组:采用凝聚胺法进行输血检验,方法为:将患者的血样与供血者的血样配成红细胞盐水悬液,在用两支干净的试管进行标记,主侧为直接配血,次侧为间接配血,在主侧的试管内加入2滴患者的血液,1滴供血血样红细胞悬液;在次侧试管内加入1滴患者红细胞悬液,2滴供血血样血清,在两支试管当中分别加入0.8ml的低离子介质液体,随后静止1分钟,再加入1滴凝聚胺,离心处理,取离心后的上清液,对其进行观察记录。
1.2.2实验组:采用微柱凝胶技术进行输血检验,方法为:离心处理之后取患者及供血者的血样10μL,配比成8%红细胞悬液,对微柱凝胶检测卡进行离心处理,准确记录主侧、次侧、检测编号,根据微柱凝胶检测卡的使用方式、注意事项,在主侧管当中加入患者的血样及红细胞悬液,在次侧管内加入供血者的血样及红细胞悬液,分别对混合液进行离心处理,并对其进行观察记录。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不完全抗体的检出率。
1.4统计学分析
SPSS22.0软件进行t、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结果
实验组不完全抗体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不完全抗体的检出率[n/%;例]
组别 | 例数 | 主侧或次侧凝集例数 | 不完全抗体检出率 |
实验组 | 75 | 8 | 10.67%(8/75) |
对照组 | 75 | 1 | 1.33%(1/75) |
x2 | - | 5.7920 | |
P | - | 0.0161 |
3.讨论
输血是临床上经常应用的一种治疗、抢救方式,已经成为了临床治疗不能缺少的方式之一,但是,因为每个患者的血型都会存在差异,所以,在输血之前必须要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来确保输血治疗的安全性,挽救患者生命。
凝聚胺法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检验方式,其操作比较简单,可以促使血液中的红细胞与血清抗体相结合,经过临床研究显示,凝聚胺法极易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不能准确的检查出特殊的血型,导致漏检、误检的发生,此种检验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检验事业的不断进步,微柱凝胶技术在红细胞免疫学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操作简单、用时短、检验结果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等优点,并且试验结果相对比较稳定,更利于临床观察,可以快速、准确的完成患者的输血检验,此种检测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弥补传统凝聚胺法的缺陷,可进一步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0]。本文研究显示,实验组不完全抗体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在输血检验中应用微柱凝胶技术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不完全抗体的检出率,可确保交叉配血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陈琴.微柱凝胶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大视野,2021,(2):34.
[2]郭旻.微柱凝胶技术应用于临床输血检验中的效果及优势评价[J].特别健康,2020,(32):109.
微柱凝胶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检出率的影响研究。
《中外医药研究》1380,排版2021年6月份135206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