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基础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9
/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基础探析

崔欣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北京市 100000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环境的瞬息万变、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精神世界的相对匮乏,导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2021年3月,《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正式发布,该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是一项关乎社会稳定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的工程。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支撑

西方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以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定心理健康的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1999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定义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积极为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注入生机活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同的族群创造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对于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又产生直接的影响。“文化与心理是相互建构,相互生成的。”因此,解决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历经千年,亘久弥新。凝聚着指导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宝贵生命智慧和生命经验。它兼容并包,博大精深,主要以儒释道三家文化为主体。徐复观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特性,可以说是心的文化。”郭齐家先生也认为:中国古代儒家、道家、佛教是中国教育史上三种重要的资源与思想传统;儒家讲“存心”,道家讲“修心”,佛教讲“明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直以来就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内涵,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独特的功能——提升人的心灵境界——不同于西方心理学的“问题取向”思维。身与心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传统文化关注的核心问题。尚和是传统文化思想的基本特征之一,即崇尚天人合一、人伦和睦、身心和谐。这些思想精髓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1. 天人合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求道法自然,万物同源。“与天地合其德”是中国古人所追求的高尚的人格境界,将心性修养提升到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至高境界。西方心理学家艾伦·威尔逊·瓦茨就曾提倡学习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合于天道、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对于培养中小学生完善人格、超越小我、提升内心境界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1. 人伦和睦

根据一项面向学生群体开展心理咨询的相关统计分析:学生群体中具有人际关系困扰的占咨询总数的42%,排名第一位。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五伦五常理念,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君仁臣忠,朋友有信”,倡导人与人相处时要各安其分。和谐有序的伦理关系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1. 身心和谐

身心和谐、形神合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主张之一。传统经典《黄帝内经》强调“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一项研究表明:气功作为中国传统养生健体的运动之一,能够增强情绪稳定、调节不良情绪。传统文化中身心同养的健康整体观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基础

中小学心理健康课堂是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主阵地。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主要讲什么、选择什么样的人来讲十分重要。

课程和教材是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方向和质量。在教材编写层面,一方面,根据心理健康学科特点,以切实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总目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并赋予其时代特点、采用现代表达方式;另一方面,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心理健康课程教材的主要内容、呈现方式等,并做好系统化、一体化设计,避免碎片化现象,实现科学、有机融入。在课程设计层面,跳出原有心理健康课程的思维惯性,遵循传统文化重笃行、重体验的的学习方式,站在本土化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高位点,结合各个年龄段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的实践方式和模式。将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巧妙运用到课程和教材体系的构建中去,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切实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本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保障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仅有19.16%的城市学校及2.64%的农村学校设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口巨大。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体系,是探索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关键之举。一方面,建议师范院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学科的教学计划之中。中国传统学术并不是割裂的,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范生培养体系就要勇敢打破现有学科壁垒,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力度,将中国传统伦理学、教育学以及中医心理学等内容纳入到相关学科的必修课程,为构建本土化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储备人才;另一方面,加强中小学在职心理健康教师的继续教育,创建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建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培训计划;并采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培训方式,实现心理健康教师职后培养全员覆盖。

  1. 结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坚持的理论支撑,具有本土特色的心理健康教材编写、课程设计以及相关师资培养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践保障。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也是培养实现中国梦的接班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