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五中 362000
创设好的教学环境,有效地利用好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对课外深度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这一直是我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教学追求。在我看来,这种对学生深度阅读的引导是有好处的。
同浅阅读相比,深度阅读提高了知识源的覆盖面,基于知识图谱,扩展了知识的纵深。增强了知识点之间的语义关联,在书籍内容理解和阅读行为理解的前提下,实现个性化知识推荐和具有情景感知能力的知识推荐。深度阅读克服了浅阅读知识平面化的缺陷,促进了读者与书籍之间的相互理解。相对“浅阅读”而言的,深度阅读是以提升学识修养和理论思维、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深层次阅读形式。在这浅阅读盛行的时代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他们所得到的知识相对于浅阅读,是更加完善与丰富的,能够帮助他们掌握更深的概念,开发深度思维,进行理性思考和知识重构。
基于以前这些可以预见的好处,我一向重视课前三分钟的利用,选材上有时政热点、道德素养、名人事迹等,当然最多的整部名著的阅读体验交流,在问题的设置和引导上不急于全与多,而是在各个点上精心研讨,不断理解作品各层面的价值,通过研究作品的时代背景,语言特性,再结合自己的知识、阅历等,去思考和感悟作品,使他们的阅读走向深刻,养成良好的深度阅读的习惯。下面我以《红楼梦》为例,谈谈我是如何利用课前三分钟,促进学生进行课外深度阅读的。
第一步,用自己的语言去整理和讲述人物的外貌特征。
对这部名著的三分钟阅读展示是从对人物的外貌解读开始的。我先抛出一个问题是:《红楼梦》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相貌应该是怎样的?之后是王熙凤、秦可卿、柳湘莲等。
这是属于感性阅读的层面。学生对这类问题很有兴趣,几乎五分之一上台演讲的学生参与了这个问题的探讨,负责文本阅读的学生从文字描写的角度进行感观的描述。就拿林黛玉来说,学生对她的相貌探讨是这样的。先是从小说找依据。
第三回,有这样的描写:
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魇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第二十六回:
“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这位学生对罥烟眉非常感兴趣,她去进行了资料查找,发现这是一种很罕见的眉毛,据说是只有极品美女才有的眉毛,因为很少见,也很难形容。总体而言,就是淡淡的如一抹烟霞一样的眉毛。更重要的是,这种眉毛,和古时候古人推崇的什么蛾蚕眉不同,这种眉毛,和我们古代宋元明清以后到现在很流行的王熙凤拥有的柳叶眉也不一回事,那是一种细细的弯弯的眉毛,和现代人认为很美的浓眉也不是一回事儿。罥烟眉比这两种眉毛更罕见,更美,甚至更难以形容。所以她认为,原始意义上所谓的“美眉”指的就是这种罕见的罥烟眉,林黛玉应该是美眉的始祖啊。这个话题引起大家的阅读好奇,后来又有陆陆续续不少同学做了补充。他们还发现这样的眼睛和贾宝玉一样,眼角含情的,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曹雪芹在这里突出贾宝玉和林黛玉眼睛的相似,其实就是在突出二人心灵气质的相通,也就是所谓的“夫妻相”。
至于林黛玉美不美,也是需要他们去查阅和寻找旁证的,他们从薛蟠的“酥倒”发现她的雅俗共赏,一步步地走入影视与图片的鉴赏中,从服装、举止到气质素养,全方位考量,他们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那一位。这也正是我们阅读中所需要的激发点,这是感性阅读所必需的,在促进他们深刻阅读的过程中,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素养结构。
第二步,趣聊人物的名字意蕴。林黛玉、晴雯、袭人,香菱、英莲、秋菱三个名字的寓意。
随着课前三分钟探讨的深入,学生对人物的名字及内涵产生极大的兴趣,这个范围的内容我不做具体导向,但提示他们草木与金玉这两部分人的名字寓意,这样的探讨是有益的。如有学生提出,香菱、英莲、秋菱这三个名字同属一人,她这三个名字,分别对应她作为甄士隐女儿、薛蟠之妾、受金桂折磨的时期,也可能谐音为应怜、相怜、求怜。这样的阅读不一定是作者的本意,但却符合人物的命运走向,演讲者加进自己的理解,使阅读产生了无限的可能。
第三步,人物结局探寻。
演讲者要准备课前三分钟展示,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能感受到八十回后的风格与前八十回差异太大,当然他们也知道作者不是一个人是公论。这时候我主要引导的是对人物秦可卿命运的解读,几乎没有人按原文说她是病死的,因为通过深度解读,他们理清了她的死亡时间,发现她不仅熬过了刚得病的那一年的冬天,还熬到了第二年的冬底,直到林如海病重,贾琏带林黛玉回扬州料理后事,她一直活着,这样发现她的病其实已经好了,那么她的死因就很可疑了。带着这种阅读的快感,探讨这个话题是很有趣的,后来其他同学还在课外用书面的形式,探讨了史湘云、林黛玉、贾探春等人的结局,对红楼梦的人物命运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深度探究。
第四步,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这方面放开让同学去找兴趣点,有的从美食,有的从服饰,有的从宗教,有的从美学。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一位同学查了资料,认为一僧一道在神俗之间的形象是美丑反差之变形,由“骨格不凡,丰神迥异”分别变成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这是由庄子所推崇的真人、畸人两类超人形象复合而成,在内蕴上为真假哲学观念的形象表现,即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从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观之,具有先知、智慧老人、启蒙者等神话原型的文化意义。他们由此探讨了人生及审美学,只要不偏激,我都没有干涉。
第五步,表演,走进红楼世界。
“三分钟小戏场”,在对人物进行解读的基础上,他们课外去看电视剧,电影以及小演员戏台,对经典片断进行再创造表演。他们选了两个章节,一个是《宝玉挨打》,一个是《刘姥姥醉酒》,两次课前三分钟让他们的“导演”讲了挑演员的理由,改编的理由还有首具的准备。后面我用了一堂语言交流课让他们表演,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台上台下都是懂红楼爱红楼的人,那是一种极妙的互动场景。
借课前三分钟,我引导同学做深度阅读,涉及的探讨还有《三国演义》的文臣武将,《呼啸山庄》的凯瑟琳等。深入的理解,丰盛的资料,投入的表演,让他们对些名著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当然,课前三分钟演讲也安排了时事评论、明星点评、理想畅谈、文明倡议等,经过深度阅读的引导,他们的演讲都准备得比较精心。我想,在这种解构的过程中,他们所得到的快乐和知识,就不是三分钟能衡量的吧。
深度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锻炼,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相互信任共同努力,一同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鹏.以讲促学——通过课前三分钟提高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才智,2016年03
[2]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赵华剑.新课标下的课前三分钟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