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一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的临床疗效及导致无效输注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6月本院100例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血小板输注,并观察患者临床输注情况,分析无效输注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00例血小板输注患者,总共输注次数302次,其中有效输注次数为184次,占比60.93%;无效输注次数118次,占比39.07%。输注后,患者血小板计数为(34.54±11.26)×109/L,与输注前(14.09±6.45)×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小板输注无效因素分析中,反复输注、感染、特定疾病、脾肿大、血小板配型为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血小板输注相关因素较多,如反复输注、感染、脾肿大、血小板配型、特定疾病。
关键词:护理;患者;住院;患者;影响
引言
血液病为临床常见的严重病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均为常见的血液病,可见于不同年龄阶段,可对患者正常健康及生命造成严重威胁。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研究与发展,各类药物、化疗等手段被逐渐应用于血液病治疗中,并获得一定的效果,但治疗过程中仍存在较多并发症,其中以血小板降低尤为明显,对待此症,临床多选择血小板输注治疗,为患者及时补充血小板。临床应用中发现,在血小板输注治疗过程中,仍存在部分患者输注无效情况,部分研究表明,可能与机采血小板保存期内的血小板损伤有关。本研究探讨血液病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效果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32例、白血病22例、血小板减少症46例。纳入标准:①纳入对象经临床专业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符合血小板输注治疗,患者血小板计数<20×109/L,无论是否存在出血均进行血小板输注;②临床依从性偏高,配合后续研究开展;③无影响研究开展相关疾病,如心脏病、骨髓增生。排除标准:①一般资料不全者;②中途转院或失访者;③不愿意接受本研究者。男52例,女48例;年龄14~85岁,平均(46.62±4.45)岁。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具体内容如下:
血小板的输注指征: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20×109/L,或外周血PLT为20×109/L~100×109/L、但有明显的出血倾向。输注方法:成人剂量1次输注1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ABO及Rh同型输注。采用血液分析仪分别测定每次血小板输注前、后18~24h的血小板数。效果评价:计算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CI)。若24h后CCI<4.5,则判定为血小板输注无效。其中,患者输注前无发热、败血症、脾肿大、DIC,且24h后CCI<4.5,则判定为免疫因素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输注前有发热、败血症、脾肿大、DIC等因素之一,且24h后CCI<4.5,则判定为非免疫因素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
1.3观察指标
依据指南判断血小板输注效果,输注有效:输注24h后,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4.5,血小板回收率>20%;输注无效:输血24h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回收率分别在4.5以内与20%以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进行调查,包括性别、反复输注、感染、发热、特定疾病、脾肿大及血小板配型。最终按照输注是否有效果进行分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引起输注无效危险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小板输注效果分析
100例血小板输注患者,总输注次数302次,其中有效输注次数为184次,占比60.93%,无效输注次数118次,占比39.07%。输注后,患者血小板计数为(34.54±11.26)×109/L,与输注前(14.09±6.45)×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91,P<0.05)。
2.2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单因素分析
输注有效和无效组间反复输注、感染、特定疾病、脾肿大、血小板配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影响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多因素分析
对血小板输注无效多因素分析中,反复输注、感染、特定疾病、脾肿大、血小板配型为主要危险因素(P<0.05)。见表2。
3讨论
血小板输注分为治疗性输注及预防性输注,在临床血小板减少及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血小板输血已成为临床提高Plt,减少出血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在临床治疗中不少患者输注后产生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目前临床治疗血液病多采用化疗、透析、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不良体征,延长患者生存期,但临床应用中发现,血液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血小板减少,因此,及时予以患者血小板输注治疗,可进一步提升患者预后质量。机采血小板主要是通过仪器将献血者血液内的血小板分离出,并悬浮于血浆内保存,具有纯度高、污染率低等优点,但在长期储藏过程中,部分血小板性能、结构可能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输注效果不佳,尽早发现血小板损伤情况,可及时指导输注治疗。
血小板的输注可降低因血小板减少所引起的严重出血,并已成为血液病患者主要的支持治疗方法。然而,患者长期、反复输注血小板可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甚至发生血小板输血性紫癜。同种免疫因素和非同种免疫因素是产生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同种免疫因素主要包括产生针对于血小板上的人类白细胞抗原、血小板特异性抗原、血小板抗体、ABO抗体,非同种免疫因素包括发热、败血症、骨髓移植、脾大、DIC、用药情况等。本文中,同种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发生率为36.5%,而非同种免疫因素无效率为70.3%。由此可见,患者在输注血小板之前有非同种免疫因素临床症状时,其血小板输注效果不佳,由此建议临床医生通过采取大剂量输注血小板制品控制非同种免疫因素,以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同种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多与患者的血液病种类有关,本文发现ITP、SLE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率高于其他血液病。此外,由于血小板表面存在众多复杂的抗原(主要有HLA抗原和HPA抗原),大量、反复的血小板输注,机体可产生相应的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率不断升高。本文结果显示,血小板输注4~5次、6次及以上的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明显高于1次、2~3次者。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采血小板保存期内的血小板损伤与输注效果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及时监测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评估血小板损伤程度,指导血小板输注治疗,以期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亚韵.血液病反复输血(≥3次)者血小板抗体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J].名医,2019,{4}(06):40.
[2]王华.血液病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8):23+26.
[3]杨洁.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血小板输注效果的部分因素探讨[D].东南大学,2019.
[4]符小玲,蔡兴权,夏兰,吴巨峰.血液病患者单采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18(16):3167-3169+3166.
[5]唐龙泉,傅梅,吴国英.血小板抗体筛查及交叉配型对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效果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8,24(12):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