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2
/ 2

血液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 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

梁 丽

解放军第九六四医院血液肿瘤科 吉林长春 130062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 109例血液肿瘤患者植人PICC导管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3%。主要并发症有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静脉炎,导管脱出、血检形成。结论严密观察,规范

无菌操作选择适宜导管.正压封管,有效固定等措施能有效碱少PICC置管后井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原因 分析:防治策略


对于需长期反复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PICC应作为建立静脉通道的首选方法。我科作为长期从事血液肿瘤患者化疗的科室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为109例血液肿瘤患者进行了PICC置管化疗。现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血液肿瘤患者109例,其中男75例,女34例;年龄22~76岁,平均(50.4士8.5)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4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8例,多发性骨髓瘤1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1例。

1.2 方法

按照PICC使用指南,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用皮尺测量自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然后向下至第三肋间的距离,常规消毒范围10 cmX10 cm , 铺洞巾后穿刺。插人导管,在穿刺点处覆盖安尔碘棉片,外贴一次性

敷料贴膜,再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操作完毕后行X线摄片,以确定导管是否位于第三肋间(上腔静脉上端)。

1.3结果

1.3.1 穿刺成功率本组患者中- -次穿刺成功者106例,成功率为97. 3%。

1.3.2 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 本组发生并发症61例,其中穿刺点渗血38例(62. 3%),穿刺点感染10例(16.4%),导管堵塞6例(9.8%),静脉炎5例(8.2%),导管脱出1例(1. 6%),血栓形成1例(1. 6%),经积极处理取得满意效果。

2护理

2.1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渗血的主要原因有血小板低或凝血功能异常、穿刺部位过度活动、血压升高等。为避免穿刺部位渗血,置管前常规检查凝血功.能;穿刺后按压穿刺点30 min,术后24 h常规加压包扎,凝血功能较差者适当延长加压包扎时间。导管留置5~7 d内,穿刺侧手臂避免剧烈活动。患者剧烈频繁咳嗽时,嘱其按压穿刺点,防止因静脉压增高而渗血。置管前监测血压情况,高血压者给予降.压治疗。本组有25例患者置管时血小板<20 x10*>例置管1周内血小板降至20X 10*/L以下,1例患者血压为150 ~ 180/90~ 130 mmHg(1mmHg=0.133kPa)。经穿刺点局部按压止血.及降压对症处理后7~30 d,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控制。

2.2穿刺点感染PICC置管引起的感染可归纳为两大类,外在原因主要有无菌操作不严格.换药不及时、日常护理不规范;内在原因包括患者全身营养状态差、免疫力低下等。PICC 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因此在置管过程以及在置管后換药、更换输液接头等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此外,应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嘱患者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置管后定期换药,及时检查创口情况。若患者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按感染处理。本组中8例患者在发生感染时处于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2例为出院后自行导管维护者。9例患者在置管后10~25 d穿刺点出现红肿伴疼痛,部分患者出现脓性分泌物,无发热,予局部贴水胶体敷料、外涂百多邦软膏、加强换药后局部红肿疼痛消退,未发生全身感染,导管可继续使用。1例患者局部出现脓性分泌物伴寒战、高热,立即拔出导管,给予水胶体敷料敷贴,并静脉给予抗炎药物,10 d后感染控制。

2.3导管堵塞 有文献报道,导管堵塞的主要原因包括封管操作不当、某些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静脉内膜损伤或导管位置改变等,加之肿瘤患者常出现继发性血液系统高凝状态,因此导管堵塞重在预防。预防导管堵塞现象发生的要点在于每次输液前后采取肝素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使用正压输液接头,治疗间歇期2~3 d进行导管冲洗并更换输液接头。安排好输液顺序,先输注黏稠液体如脂肪乳、血制品等,后输注其他液体或输注后用生理盐水冲管。本组有6例患者均为血栓形成阻塞导管,先抽回血,用10 ml注射器抽取2 ml肝素盐水缓慢推注,30min后外吸出血栓,再用生理盐水冲管,5例患者再通成功,1例合并DIC的患者予以拔管处理.

3讨论

与普通静脉穿刺术相比,PICC将化疗药物直接输注到血流量较大的中心静脉,避免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和损伤,保护外周静脉,消除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少化疗药物渗出的危险,减少周围组织坏死的危险.携带PICC患者可自由活动,导管维护方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PICC 置管保留时间长,国外文献[]报道,留置时间最长达2年,大大降低医护工作量。选择最佳置管途径、预防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可延长PICC使用。

参考文献:

[1] 史冬妮, 田丽, 田丹,等. 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006):274-275.

[2] 徐燕, 王佳杰. 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09, 17(6):358-358.

[3] 刘书伟. 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循环护理干预[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 v.24(05):109-111+118.

[4] 郑俊敏, 胡光珍, 李欣露,等. 血管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其护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8):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