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人民医院 341000
【摘要】目的:骨骼-肌肉疾病人员因疼痛情况长时间伴随,常接受体外冲击波辅助核心肌群训练康复治疗,对其整体效果做分析。方法:试验开展的具体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骨骼-肌肉疾病患者64例通过抽签法均分,各32例。参照组接受核心肌群训练,研究组接受体外冲击波辅助核心肌群训练。检验各评分。结果:研究组各评分比参照组较优(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辅助核心肌群训练全面实行后,骨骼-肌肉疾病患者功能障碍得到明显改善,利于机体恢复。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核心肌群训练;骨骼-肌肉;疼痛康复
骨骼肌肉疼痛主要为骨骼、肌肉、肌腱、关节等部位出现疼痛感,且在腰背痛、关节痛、肌筋膜炎等疾病中存在[1]。因此患者不能忍受疼痛感,需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随之发生心理障碍。有关资料证实,实行康复治疗可将疼痛感和并发症降低。体外冲击波辅助核心肌群训练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的优点[2]。
基本数据与方法
基本数据
试验起止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借助抽签法对骨骼-肌肉疾病患者64例实施分组,各32例。参照组:男女人员各占比为56.25%(18/32)、43.75%(14/32),年龄层35~76岁,均值(55.34±2.49)岁;研究组:男女人员各占比为62.50%(20/32)、37.50%(12/32),年龄层36~76岁,均值(55.15±2.36)岁;综合分析基本数据,结果比对无差异(p>0.05)。
方法
参照组主要实行核心肌群训练,在康复前需依照患者的实际症状拟定训练计划,由简单到难,从徒手转换到器械实施训练。在不稳定状态下,将自身稳定肌群能力提升。需采取满足个体需求的动作进行锻炼,如俯卧撑负重、站立、坐位、仰卧位等训练。训练次数需依照患者的耐受程度调节,但需长时间坚持,每组动作重复在10次之上,时间需维持在20s之上,一般2~3组效果最佳,每周训练5天,坚持4~8周,需依照患者的实际状态实施调节。
研究组核心肌群训练方式同参照组一致,体外冲击波治疗前需将相关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予以告知,并告知患者保持最佳体位配合临床操作,充分暴露治疗部位,并对疼痛点进行检查。在治疗部位取耦合剂进行涂抹。对患者耐受力进行评估,并选取合适的1.5~2.5bar、冲击波3000次数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如果出现不能耐受情况,需及时停止治疗,设置频率为10Hz。一个部位治疗次数不可超过300~400次,避免探头压力逐渐增加,挤压皮肤组织,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实际反应,如发生不耐受情况需将治疗停止。每周实施2次治疗,坚持治疗2个月。
判定指标
观察分析各症状评分。
统计学分析
试验各指标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5.0检验,卡方比对计量资料(%)率;t值比对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如组间数据有差异(p<0.05)。
结果
比对各症状评分
研究组各症状评分明显比参照组优(p<0.05),见表1。
表1 比对各症状评分(分)
组别 | 功能障碍 | 疼痛 | 社会 | 心理 | 认知 | 躯体 |
研究组(n=32) | 25.82±4.56 | 1.54±0.23 | 52.37±5.42 | 62.15±6.12 | 52.06±6.54 | 53.28±6.12 |
参照组(n=32) | 20.15±3.78 | 2.39±0.15 | 44.08±4.62 | 48.46±4.87 | 43.28±5.68 | 42.58±4.56 |
t值 | 5.4152 | 17.5108 | 6.5847 | 9.9015 | 5.7337 | 7.9308 |
p值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讨论
骨骼-肌肉疾病患者可实行相关运动训练,借助仪器、手术等方式实行锻炼,使肌肉功能恢复正常,消除疼痛感,进而保证可以正常生活[3]。
在工作人员的细心指导下,实行心肌群训练,将核心肌肉强度提升。在核心肌肉当中肌肉意义重大。腹横肌肌纤维呈横向状态,在发生收缩时,会压缩内脏组织,并对背部予以足够的支撑。骨盆底部肌肉呈收缩状态,对机体予以稳定[4]。利于肌肉恢复,将运动功能加强,两种方法联合,可将其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骨骼-肌肉疾病患者获得体外冲击波辅助核心肌群训练,将疼痛和功能状态予以改善。
参考文献:
[1] 王璐怡,郄淑燕,王丛笑,等. 体外冲击波治疗辅助核心肌群训练 在骨骼-肌肉疾病疼痛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学装备,2019,16(8):75-79.
[2] 周迪远,陶惠红,杨耀琴,等. 体外冲击波对肌肉骨骼痛症的抗炎镇痛机制[J]. 实用骨科杂志,2017,23(7):618-621,625.
[3] 李华,杨颖,沈浩,等. 体外冲击波在骨骼肌肉疾病疼痛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VAS评分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20,17(17):40-43.
[4]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专业委员会冲击波医学学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肌肉骨骼疾病体外冲击波管理专家共识(2020年)[J]. 实用骨科杂志,2020,26(3):1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