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8
/ 2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

曾美国

浙江省 玉环市沙门中心小学 317607

摘要: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转变为生活化教学模式,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在由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转变为生活化数学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小学数学老师要把核心素养教学融入进数学课堂中,并根据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来规划数学教学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

小学数学作为教育基础阶段中一门重要的科目,担任着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逻辑严谨力和思维活跃度及推动学生的智力发展的重要责任。怎样将数学理论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将生活情境与日常数学课堂相融合,这些问题也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日常关注和讨论的题目。核心素养教学观念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及综合素养为目的,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而在核心素养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从传统型教学转变为生活化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并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样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1. 引导小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在课上注意力无法高度集中,正值年幼的小学生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事情都比较好奇,也经常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表现出极大地兴致。所以,老师应当在数学教学课堂中,使用能够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教材及教学工具,例如颜色鲜明的多媒体工具、卡片及能够吸引学生的教材,活灵活现的教学情景可以把单调的数字转变为可视的物品,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通过不同的教学工具吸引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有所用处,还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下册学习《认识人民币》和《一百以内的加减法》课程中,老师可以安排“学生购买春游所需物品”的游戏,给学生提供商品的样品和教具钱币、收银机等,设计的游戏情景为生活中常见的超市、商店等场地,由学生扮演收银员和顾客的角色,模仿真实的购物场景,在游戏中使用教具钱币进行交易,并在游戏过程中加入一百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可以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对钱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一百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的印象。通过游戏,可以是学生对人民币的数值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计算准确性,进而可以高效的实现教学宗旨。

  1. 适当安排课后学生的数学实际探究任务

在数学课程结束后,如果小学生可以根据课上所学知识对数学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那么数学学习对于小学生是一门既轻松又具有极大吸引力的一门学科。所以,数学老师可以为小学生安排课后的数学实际探究任务,可以让小学生在课后搜寻一些对于数学学习有利的工具。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与思维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见的问题。通过老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实践,小学生对于生活化数学理论会有更深层的理解。

比如,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学习《位置与方向》课程中,老师可以利用地图、太阳、燕子等日常生活常见的物品来帮助学生分辨不同的位置与方向。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提出“地图通常是按照上下左右哪几个方向进行绘制的”、“太阳每天早晨是从哪个方向升起,傍晚从哪个方向落下”、“燕子每年秋天从哪个方向飞到哪儿过冬”等问题,也可以利用教室内部的桌椅摆放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前后左右以及东南西北八个方向。通过更加生活化的的实际探究,让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之中,对理论知识的了解更加具象。有助于学生对于位置与方向的掌握更加深刻,从而提高生活化数学的教学质量。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生活中更加常见的事物辅助教学更有助于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与了解。枯燥单调的教学课堂,老师一成不变的输出,学生只是单纯的接收,那么数学对于小学生的影响力将很小。在课堂学习中,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进行融合,更加有助于加强小学生对于学习思考的主动性。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辅助工具,如色彩明朗的教学课件、绘声绘色的教学视频、参与度极高的教学小游戏等等,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使沉闷的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愉悦,同样也可以增加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学生在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实践后,自然就可以把理论知识转变为自己理解的并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1. 创造数学课堂实际探究情境

为了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可以通过创造实际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数学老师可以通过教学课件、视频等教具为学生创造不同类型的教学情境,启发小学生在不同的场景利用不同的思维角度解决问题。老师的教学模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以及师生之间高效的配合决定着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数学老师应将生活化和信息化的教学模式相融合并应用在数学教学课堂中,这对于学生的思维开发将有很大的影响。在生活化数学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使小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数学固定公式有一个更深刻的思考与理解,更可以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探索兴趣。

比如在小学三年级上册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图形属性时,数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体,开动学生的思维。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想到国旗、门、桌子、鞋盒等长方形物体形象和骰子、魔方等正方形物体形象,并通过自己的理解来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图形属性。通过实际探究情境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思维开发能力与思维活跃能力,使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更容易掌握数学理论知识。

  1. 结语

经过分析可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化模式教学是在通过引导小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适当安排课后学生的数学实际探究任务及创造数学课堂实际探究情境,最终达成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成就。所以,在现代化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场景,通过生活案例引导小学生对于数学理论的思考并利用生活化的数学思维来探究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通过实践教学活动进一步发散思维,可以使学生把日常生活和数学理论知识相融合,提升学生对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日常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吉.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新智慧,2021(01):63-64.

[2]李志伟.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分析[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8(12):1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