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苏梅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内一科,贵州 贵阳 550000 )

【摘要】目的:探讨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提高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20年2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前后,分为观察组43例(应用后)和对照组(应用前)4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护理操作、病情监护、风险防控以及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对更高(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相对更低(P<0.05)。结论: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科护理工作提出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

【关键词】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在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需要结合疾病特点和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需要对护理操作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并应用科学的评价指标,实现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康复提供支持[1]。本研究探讨了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科护理方法,分析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急诊科2020年2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前后,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男、女患者分为22例和21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2.43±4.72)岁。对照组男、女患者分为21例和20例,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63.17±4.22)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在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而在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则建立科学、完善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临床护理工作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具体措施如下:

①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在构建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急诊科、心内科医护人员共同参与进来。结合既往的工作经验,具体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病案,了解其救治和护理的过程,总结其治疗方法、护理方法,关注其预后和复发情况。然后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明确临床护理的要点。应用用德尔菲法,确立评价指标(一级、二级、三级)。经过1~3轮的专家咨询后,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期间的各项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评估其合理性与可行性,经过商议后,做出修改与调整。

②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应用:根据一级、二级、三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明确心肌梗死临床护理的工作要点,着重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工作中,需要重视过程指标内容,重视接诊、入院护理评估、病情和体征监护等各项工作,并将病情和体征监护作为重点。在患者入院后,急诊科护理人员能够快速接诊,需要在10min完成心电图检查,进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评估和判断,及时实施溶栓、介入治疗,控制病情进展。而在急诊治疗和恢复阶段,加强对病情和体征监护,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情复发。在此基础上,给予其心理护理干预,同时加强生活管理,促进患者的良好康复。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6142bf39c5cf9_html_91db4da7b426323f.gif ±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其满意度

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其满意度[n%]

组别

并发症

复发

满意


观察组(n=43)

3(6.98)

1(2.33)

40(93.02)


对照组(n=41)

9(24.39)

8(19.51)

30(73.17)


χ2

4.865

4.808

5.956

P值

<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

2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价6142bf39c5cf9_html_91db4da7b426323f.gif±s

组别

护理操作

病情监护

风险防控

应急处理


观察组(n=43)

92.64±5.12

93.84±3.74

92.91±3.82

94.05±4.08


对照组(n=41)

83.85±4.43

81.49±4.05

84.08±4.04

83.21±3.97


t值

6.122

5.941

5.167

5.425


P值

<0.05


3讨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科护理中,应用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为临床治疗工作安全、高效的开展提供支持[2]。在构建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能够根据疾病的专科特点,明确临床治疗和护理中的关键环节,着重加强管理,并提出严格的管理要求[3]。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可以根据急性心肌梗死的疾病特点,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措施。加强病情监护,能够根据患者体征状态和心电图表现,准确诊断病情,及时实施救护[4]。在护理操作中,严格遵循相关规程,避免出现失误与差错。警惕体征异常改变,加强风险防控。针对常见的并发症和风险事件,做好应急处理准确,进而全面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对于患者的治疗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5]

综上所述,基于急性心肌梗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急诊科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疾病的诊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唐东琴.膝关节置换术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2019(07):1105-1109.

[2]傅彩虹,汤雪梅,王冬丽,孔林芳.ICU护理敏感指标在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J].甘肃医药,2020,39(01):75-77.

[3]葛津津,刘薇群,江长缨,等.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的上海市社区护理质量管控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04):609-613.

[4]钟丽雀,李爱玲.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09):165-168

[5]刘娟,周莉莉,刘海艳,等.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评价胰腺外科医护一体化护理疗效[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9,40(02):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