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怎么治疗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1

肺心病怎么治疗呢?

张仁新

合江健欣兴康医院 四川泸州 646200

肺心病,也称肺源性心脏病,是因呼吸系统疾病引发的心脏病,在我国,肺心病的患病率约为5%,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加,患有心肺病的患者会逐渐出现肺衰竭、心功能衰竭及其他器官损害,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气喘等临床表现,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必须进行积极及时的治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肺心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病因又是什么?具体又该怎么治疗呢?

一、肺心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肺心病,是一种肺部血管或支气管-肺组织病变导致肺部血管高压导致的心脏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引发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等病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按照病情不同肺心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肺心病,通常指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导致急性右心室扩张,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一般被归入肺栓塞范畴;慢性肺心病就是临床上常指的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发病后处出现反复急性发作的情况,不断增加患者肺功能损害程度,还有一定概率引发心力衰竭,对患者身体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二、肺心病病因分析

肺心病的病因有很多,大致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内因与气管、胸廓、肺、肺血管病变等相关,如支气管-肺疾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占比最高,为80%至90%,其次为支气管哮喘和扩张,或重症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过敏性肺泡炎等限制性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脊髓灰质炎等神经肌肉疾病,反复肺动脉栓塞、广泛结节性肺动脉炎等以肺血管病变为主的疾病。

外因则与外界环境、生活习惯、吸烟、温度变化等相关,如吸烟量越大,肺心病发病几率越高,这是因为烟雾会加速呼吸道黏液分泌,使得呼吸道净化功能减退,也会影响免疫系统为感染创造条件,进而导致肺功能降低引发肺心病;或者经常暴露在粉尘、大气污染及刺激性烟雾环境中,其中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因素也是诱发肺心病的主要诱因;温度骤降会导致呼吸道局部血管痉挛缺血,阻碍血液循环,降低呼吸系统防御净化功能,为病原入侵创造条件,进而引发支气管痉挛,诱发肺心病。倘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其临床症状就会从呼吸困难、咳嗽、虚弱乏力等进展为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也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最终导致患者休克、死亡。

三、肺心病治疗方法

(一)稳定期治疗方法

1.保持呼吸道畅通,可采用吸氧、平喘、化痰及应用呼吸兴奋剂等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吸氧,针对轻度、中度缺氧患者,可进行间歇式给氧方式,每小时吸氧40分钟、休息20分钟;重度缺氧患者,采用持续低浓度低流量给氧方式;(2)平喘,可采用0.25g氨茶碱稀释后进行静脉点滴给药方式;(3)化痰,可应用药物必嗽平,每天三次,每次16mg;(4)呼吸兴奋剂,可应用尼可刹米,具有兴奋呼吸中枢和大脑皮质的作用,可使患者保持清醒状态,便于排痰,也可应用回苏灵、山梗菜碱、氨茶碱等药物。

2.增加患者身体免疫力,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对病情反复的患者,建议借助肺炎链球菌疫苗;加强身体锻炼,在专业康复医师指导下每周最少开展五次锻炼;对于吸烟患者,要进行劝导戒烟,避免对治疗产生不良影响;改善生活环境,避免诱发肺心病;右心衰患者需每天记录喝水量。

3.积极改善和治疗支气管炎症,延缓疾病发展速度,针对有气流阻塞严重患者,可适当应用长效β受体激动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方法,或者长效M受体阻断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方法,减轻气道阻塞。

(二)急性期治疗方法

1.控制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引发肺心病常见因素,需要积极控制,避免加重肺心病致肺及心功能失代偿,一般会使用青霉素进行控制,采用静脉点滴给药方式,200至400万u/天;针对青霉素过敏性患者,可选用红霉素、氨苄西林、卡那霉素等药物,医生可根据患者药物敏感性合理选择用药。

2.控制呼吸及心力衰竭,针对呼吸衰竭患者可及时进行氧疗,采用气管插管或无创正压通气等方式进行治疗;针对心力衰竭患者,需要依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治疗方法,可以适当选用短疗程、小剂量、作用温和的利尿剂、强心甙类药物,如速尿每天三次,20至40mg/次,双氢克脲噻每日三次,25mg/次,或者使用25mg氢氯噻嗪,每天用药一至三次,以及20至40 mg螺内酯,每天用药一至两次,用药期间,严格观察患者尿量及电解质情况。倘若用药后患者心力衰竭仍未有效控制,可采用西地兰等快速短效的洋地黄类强心甙,将0.2至0.4mg西地兰稀释后进行静脉注射。此外,也可适当使用血管扩张剂,倘若患者无明显心率加快情况,可采用米力农静脉点滴方式进行治疗,但对于慢性肺部疾病导致的肺动脉高压及肺心病患者,要严禁使用前列环素类药物、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等治疗方式。

总之,肺心病的诱因有很多,临床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若想有效预防和治疗肺心病,便要积极学习有关肺心病知识,了解肺心病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等,结合自身情况,加强日常防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入院检查接受专业治疗,保持健康身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