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班本课程”的架构——以淘米水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5
/ 2

幼儿园大班 “班本课程 ”的架构 ——以淘米水为例

邱秀金

福建省 厦门市集美国投敬贤幼儿园 361021

摘要:什么是“班本课程”?在《发现儿童的力量》中对“班本课程”的定义是:以儿童当下的兴趣、需要出发,由小及大、由一点到多元形成连续、灵活、渗透的呼应式课程,促进儿童的整体发展,培养儿童的学习品质,激发教师儿童和家长共同学习和成长的力量。本文以淘米水为例,从课程的生成,教师的支持,幼儿所获得的经验等方面来阐述“班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关键词:班本课程;兴趣;问题;支持;拓展视野;

一、以“兴趣”为抓手,捕捉“班本课程”的生发点

兴趣是促动幼儿学习与探索的指路明灯,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当人们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才会进入深入的钻研。如何抓住幼儿的兴趣来推动活动的开展?

实录一:

在大班开展的垃圾分类系列活动之“废旧物品再利用”的讨论中梓宣提出:“淘米水可以浇花,让花、草长得更好”。语恩反驳说: “不对,我家每次都拿洗米水浇花,但是花都枯了”。淘米水到底能不能浇花呢?第二天,大家将自家的淘米水带到班级的自然角,时而浇花,时而摸一摸、闻一闻、捏一捏,欢喜地摆弄着自然角中的瓶瓶罐罐。

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是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不但爱问:是什么?还想知道怎么来的?怎么做的。同时不满足于追随、服从,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因此,在淘米水能不能浇花的问题上,大家有各自的看法,所以第二天就有幼儿带着自家的淘米水到幼儿园进行实验。此课程的起点源于幼儿对淘米水能不能浇花的讨论,在争论中引发了其它幼儿的思考并加入其中,在多次呼应式讨论中捕捉到幼儿对淘米水产生了兴趣,从而生成了微课程的主题,由此展开了对淘米水实验的探索之旅。

二、以“问题”为导向,诱发“班本课程”的持续探索

“问题”是驱动幼儿不断探索的动力。幼儿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使其产生持续探索的兴趣。

实录二:

一周过去,可可照旧来到自然角,拧开淘米水的盖子欲浇花,就在打开盖子的一瞬间,她立马捏着鼻子说:“这是什么气味呀?怎么那么嗅?”大家被可可的叫喊声吸引了,对淘米水产生的味道纷纷议论着:这淘米水坏了吧,味道那么难闻,我们快扔了吧;淘米水是不是变醋了,闻起来酸酸的。

淘米水为什么会有味道呢?针对这个问题,幼儿议论纷纷。乐乐说:“老师,我知道淘米水为什么会发臭了,那是因为它发酵了”。锦涵:“什么是发酵?”

发酵后的淘米水是不是还能用来浇花呢?

幼儿决定到植物角进行实验。经过两周的实验,幼儿发现自来水浇灌的植物自然生长,而浇淘米水浇灌的植物叶子枯黄了。

植物的叶子为什么会枯黄?幼儿对此产生了疑问,不知原因出在哪。幼儿通过查找资料、小组商讨,最后邀请了在花卉基地工作的可欣妈妈来园讲解,叶子枯黄的原因,获取了用淘米水浇花的方法。

《指南》中科学领域大班的大班目标为:对自己感兴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底;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实验中,幼儿不断地发现问题如:淘米水为什么会有味道呢?发酵后的淘米水是不是还能用来浇花呢? 植物的叶子为什么会枯黄?各种问题诱发了幼儿想要知道结果的欲望,促使幼儿去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正是幼儿学习的过程,是幼儿经验累积的过程。

三、以“支持”为桥梁,推动“班本课程”的深度学习

什么是支持?在字典的释义有:支援、赞同、鼓励的解释。教师的支援、赞同、鼓励能为幼儿架起成功的桥梁。在“微课程”中教师如何支援、赞同、鼓励幼儿的探索呢?

实录三:

枯黄的叶子逐渐变成绿叶后,幼儿推测植物也会随之长大,可可和浩昱拿着尺子开始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本子上。区域分享时,两人将记录表播放于展示台,欣妍发现可可测量的结果是淘米水浇灌的植物生长12厘米、自来水浇灌的植物生长10厘米,浩昱测量的结果是淘米水浇灌的植物生长8厘米、自来水浇灌的植物生长6厘米,他们测量的植物是一样的,为什么增长高度不一样呢?两位幼儿发别讲述自己的测量方法,原来她们测量的起点不同,所以得到的测量结果不同,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幼儿对于测量的要求不明确。什么样的测量方法才是正确的?

了解到幼儿在测量时遇到的困难后,第二天我们开展了一次集中教学活动:柯“量一量”,在活动中通过比一比游戏,幼儿明白了测量物体要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测量,这样的结果才准确。学会测量的正确方法后,幼儿仔细的将每天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自己的本子上,在多次记录中幼儿发现浇淘米水的植物每周大约生长0.5—2厘米,浇自来水植物每周生长约0.3—1厘米。由此得出淘米水能成为植物的养料的结论。

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测量植物的方法不正确,并对其行为进行分析、判断,从中发现幼儿的需要,生成了集中数学活动“量一量”来支持幼儿的进一步探索。最终运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在多次记录、对比中发现了淘米水比自来水更具营养价值。教师对幼儿在探索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给予积极的支持与回应,为幼儿走向深度学习支架起桥梁,对深入探索淘米水的作用提供了机会与可能。

四、以“拓展视野”为目的,突显“班本课程”的价值

《纲要》中提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点;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在探索淘米水的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哪些经验?

实录四:

宇轩见到自然角中数不胜数的淘米水感慨地说:“这么多的淘米水植物角用不完,老师我可以把自然角的淘米水带到楼下的菜园浇菜”。于是,每天都有小朋友带着淘米水到大菜园浇菜,其它班的幼儿纷纷来围观,时常遇到弟弟妹妹来请教使用淘米水的方法,为了能详细、清楚地给弟弟妹妹进行讲解,幼儿查找多方资料,最终小组商讨、制作“淘米水使用说明书”进行宣传、推广。

大菜园里的蔬菜有了淘米水的滋养生长很快,眼看蔬菜要收成了。可可说:“这么多的青菜我们吃不完呀?”浩昱:“可以拿去卖呀!”根据浩昱的提议,幼儿决定在幼儿园开设一个“宝宝菜市场”,把我们自己种的菜卖给爸爸妈妈。经孩子讨论确定了具体分工:有的幼儿在美工区做宣传海报,制定蔬菜的价格;有的幼儿在操作区为蔬菜进行打包、贴标签。一切准备就绪,在热闹的宝宝市场,幼儿的吆喝声吸引了许多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蔬菜很快就卖完了。幼儿体验到了自己劳动的成果后,提议要把卖蔬菜的钱再买种子种,继续用淘米水种植蔬菜。

在我们眼里,淘米水是废水,通过管道排到下水道。但幼儿通过探索,发现了看似无用的淘米水却能作为植物的养料,激发了幼儿想了解更多关于淘米水的秘密。幼儿通过实验得知淘米水能作为植物的养料后,引发了到各班推广淘米水的行为,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及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商讨幼儿决定展开义卖的活动,从制作宣传海报、共同协商蔬菜的价格、包装蔬菜、一起到门口义卖等活动增强了幼儿的认知、合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显现着幼儿在此课程中的自主学习与发展。

此“淘米水”课程的开展是灵活动多变的,没有固定的模式与架构,它是由一个片段或单元而组成的学习,而又具有连续性的逻辑关系。在实施课程时以幼儿的兴趣为切入点,以幼儿独立学习为主,以教师支持为辅,形成了我班自然、有趣的班本课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7(09) 
  [2]李季湄(主编).《培养幼儿的成长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