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与预防应对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4
/ 2

市政工程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与预防应对对策研究

徐康 毛晓瑞

平度市城乡建设局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 266700

  青岛海德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100

摘要:市政工程是城市化建设非常重要的组成元素,基坑施工更是市政工程的基础环节,准确识别基坑施工中的危险源,对于后续施工乃至于市政工程整体结构安全、稳定都非常重要,积累丰富的危险源识别经验,加强市政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基坑施工;危险源;预防应对研究

一、市政工程基坑施工过程危险源识别方案

(一)危险源识别流程

1、搭建基坑施工危险源识别模型,获取现场施工各项数据,随即展开识别活动;

2、在市政工程基坑施工这一空间,分别从施工环境、机械设备、物料等方面展开识别,判断是否符合风险标准约束。如果满足要求即可结束风险识别,若发现与风险标准约束不符,便要制定针对性的安全举措。开始风险识别活动之后,除了在基坑施工空间进行识别外,也可以结合现场施工全过程制定施工方案,在各个流程中识别危险因素;

3、开始危险因素识别后,便可以组织施工人员参与培训并且做好技术交底。若这一流程不符合规定,需要及时提出预警,若通过考核便可以自动生成安全风险报告。

(二)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方法

市政工程基坑施工现场危险源的总结,建议采用合理的识别与评价方法。一般需要遵循动态性原则,一旦现场施工发生变化,便要重新辨别危险源。比较常见的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方法包括交谈法、观察法、资料查询法、任务分析法等。市政工程中的基坑施工,一般包括物理性危险、化学性危险、生物性危险、生理性危险、行为性危险与其他危险这六种类型。

组织基坑施工危险源评价,要按照市政工程特征,了解工程类型、实际规模、现场管理情况等,全方位分析潜在危险因素,精准识别危险源。结合已经发现的危险源展开评价,明确事故影响范围严重后果,如果发现危险源导致后果十分严重,便可以将其认定为重大危险源。

对于危险源导致伤害范围与实效性等,必须要制定针对性的技术性举措及时解决,并且体现在安全管理与培训当中。选择危险源评价方法包括安全检查表法、危险指数法、预见危险分析法、故障假设分析法、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法、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定量风险评价分析法这八种,具体要与基坑施工要求、现场情况等充分结合,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制定安全风险评价报告,为制定应对措施提供参考。

二、市政工程基坑施工过程中危险源预防应对建议

(一)基坑开挖环节应对措施

前期制定基坑施工规划时应该交由专家进行评审,通过审核后进行具体的开挖工作。建议基坑周围展开防排水处理,挡土墙外侧可以设置排水沟,而且外侧地面背离基坑进行找坡硬化封闭处理,以免出现地面积水下渗问题,也可以杜绝基坑外部的积水进入到围挡内部。开挖基坑时可以采用拉马道这一方法,将桩间土及时封闭,尽可能地缩短坑壁暴露时效。开挖基坑土体所获得的空间与实际开挖效率必须要保证协调性,要求土体开挖纵坡不能过陡,且标准以1:1.25为宜,台阶高度与层后开挖适中即可。

当基坑开挖至不同层级支撑下方的0.8m,此时要进行施作支撑,可以规避该环节导致的基坑变形问题。现场施工人员开挖基地到上方30cm土层与桩间土体位置,能够减少超挖对于原状土体的干扰。基坑开挖之前,现场技术人员全面审核地质资料,了解围护桩施工中与孔内土质的数据,明确危险源,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对策以及局部加强举措。

市政工程基坑开挖设置马道,按照实际施工进度,对应的工作面也可以设置上下通道,一旦发生危险可以快速组织施工人员撤离。

(二)管线保护环节应对措施

市政工程基坑开挖所处范围内所有管线要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例如电力排管横跨基坑可以采用悬吊保护的方式,埋深设置为1.4m,横跨基坑长度以27.6m为宜。关于电力排管悬吊保护的具体操作,建议通过组合式贝雷梁展开,基坑边位置可以设置悬梁悬吊梁支座,吊带选择钢丝绳,搭建悬吊体系,由施工人员调整管线标高。

与此同时,特制弧形托板等安装结束之后,管线悬吊保护也可以大致结束。按照基坑现场与管线施工情况,明确管线悬吊标高,随后对吊筋螺母进行调整便可以保证管线标高合理性。现场管线布设需要设置沉降观测点,在悬吊保护工作完成之后,管线上方位置可以设置沉降监测点,尤其是管线保护工作实施过程中,应该定期组织监测。以每2天1次为宜。

(二)附近建筑物应对措施

基坑附近建筑物要在前期组织调查与勘测,明确建筑物结构。开始施工之前实施鉴定,结合建筑物实际情况详细记录数据,制定应对方案。例如房屋建筑基础建议运用袖阀管注浆加固保护方法,该方法要在现场布设袖阀管,控制长度为5m,布设顺序为围护桩、袖阀管、袖阀管、围护桩。进行袖阀管注浆时要求扩散半径大于400mm,期间注浆压力方面,以初压0.2MPa-1MPa、稳压1.5MPa为准。按照注浆效果可以实时调整。将袖阀管的入射角度调整为水平夹角,具体应控制在15°-20°之间,与基础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1.5m。在注浆过程中水和水泥体积比设置为1:1,按照实际情况对降水环节出水含砂率进行控制,关注建筑物附近土体沉降问题,做好建筑物监测。

(三)支撑体系应对措施

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竖向可以设置三道支撑,其中第一道钢支撑位置应选择冠梁上方,第二道与第三道钢支撑,可以选择在钢围檩上方布设。市政工程搭建支撑体系也可以布设五道支撑,按照顺序分别为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钢支撑、钢支撑、钢支撑,布设位置均设置于钢围檩。与此同时,钢围檩、围护桩中间间隙填充采用C30细石混凝土,要求混凝土和坑壁表面之间垂直,而且要紧密贴合,保证受力均匀。位于钢围檩下方可以设置固定支托,并且采用钢丝绳进行加固防护。支撑托架牛腿、连系结构之间务必要紧密衔接,以免钢支撑与钢围檩在振动作用下出现滑落。

当基坑开挖到支撑设计标高下方的0.8m可以终止开挖,在基坑中架设钢支撑,根据设计规范向钢支撑施加预加力,保证围护结构变形满足设计允许值要求。当支撑架设结束之后,由施工人员检查是否稳定,确保安全后,可以继续后续的开挖作业。为了避免钢支撑与钢围檩架设之后突然脱落,或者基坑内部起吊施工发生碰撞滑落,建议钢支撑的两端上方部位的围护桩中打入膨胀螺栓,通过钢丝绳固定。钢支撑两端基坑开挖过程中。钢管柱与格构柱的附近土方务必要保证对称性,尤其是两侧高差必须小于0.5m,针对暴露钢管柱与格构柱,需要在暴露位置缠绕警示标志,立柱周围机械设备的操作要由专业人员负责指挥,以免机械设备与立柱之间发生碰撞。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中基坑项目是一项基础环节,要求开挖基坑大于5m坑槽,周围地质条件、管线等均要综合分析与考察,保证基坑施工安全。但是现阶段市政工程数量增多,为了加强土地资源利用合理性,开发地下空间,城市中的高层建筑纷纷建设地下室。以往地下维护技术与现代建筑规范存在差异,按照市政工程对基坑施工的要求,为了保证地下空间部分施工安全,应该要重点考察危险源,做好基坑与建筑物监测,保证附近建筑物整体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晓宇.市政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及其施工安全管理探讨[J].散装水泥,2021(04):72-74.

[2]蔡和明.市政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的难点与突破途径[J].江西建材,2021(07):173-174.

[3]秦嗣斌.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工艺及质控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21(07):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