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601
摘要: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为各行业高效有序运行及人民优质生活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保障。目前,我国建筑业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劳动力规模与质量将直接影响着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然而,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建筑业未来发展受到"民工荒"的严重制约。目前,已经出现局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严重抑制了建筑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市场;劳动力不足;老龄化;职业化
由于我国建筑业行业性质,人力劳动属于高强度,密集型劳动,50岁以上劳动力在建筑业市场缺乏竞争力,同时也难以持续有效地工作。整体来看,我国建筑业市场新增空间的下滑促使投资规模的下降,同时劳动力老龄化趋势的影响,建筑业农民工数量也呈现出快速下降的趋势。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逝,年轻劳动力供给出现严重下降,由于建筑业属于重体力活,建筑劳务人员的用工年龄主要集中在20-50岁之间,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加严重,我国建筑劳务人员的年龄将呈现出老龄化趋势。因此,针对未来建筑市场劳动力问题,需提早构思、未雨绸缪。
一、劳动力不足原因
目前建筑业的劳动力仍然是以第一代农民工为主力,甚至有些不合规的工地存在65岁以上的劳动力,部分工人由于年龄原因不得不退出建筑舞台。对于年轻人,现代的职业选择性大,更多的都流向了第三产业:送外卖、送快递、餐饮业、汽修城、停车场、保洁公司等,第三产业的占比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带走了年轻劳动力。例如:外卖员的工作技术含量要求超低,但是收入的空间更大,时间也相对自由,相比黄土工地上的脏、累、不体面,的确更加吸引年轻劳动力。而建筑工地上40~50岁的劳动力一般都是在建筑工地上呆了比较久,经验技术较为丰富得多。而年轻人的劳动力,往往会因为经验不足,技术不够成熟而导致出错的概率增大,甚至浪费的料会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工资也不够高,还会被歧视。久而久之,这个问题就愈发严峻,年轻人越来越少,大龄劳动力越来越多。对于建筑市场而言,退休率大于就业率,因此产生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二、目前解决劳动力不足的办法
目前多数地区解决劳动力的办法有:增加人工工资、改工时长、提高工人生活环境等,靠此吸引其他行业的人才和年轻劳动力进入。该举措能有效保证原有建筑劳动力不流失,但不够吸引其他行业的以及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因为目前国家高校在高速扩展发展,义务教育愈发普及,我国人口素质愈来愈高,“下工地搬砖”在多数人脑海中并不具备很大的吸引力。
2020年08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推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培养新型建筑工业化专业人才,壮大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方面人才队伍,加强新型建筑工业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育技能型产业工人,深化建筑用工制度改革,完善建筑业从业人员技能水平评价体系,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通衔接。打通建筑工人职业化发展道路,弘扬工匠精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培育产业工人队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建造”品牌。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文件精神,响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高建筑工业化应用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能力,培养符合新型建筑工业化领域发展趋势、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优质人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认证中心决定联合北京中培国育人才测评技术中心共同开展建筑工业化应用工程师(装配式建筑设计、装配式建筑施工)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及等级考试工作。
三、关于建筑职业化对未来建筑行业的影响
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拓展投资空间。强基础、补短板、两新一重是“十四五”期间重要的投资方向。新老基建共同发力,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等。这些都给建筑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建筑业仍有增长空间。
IM、GIS、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将为传统建筑行业带来巨大变化。数字建筑将建造从设计、到运营和维护的建筑。数字化设计、所有者、建立、供应链,以创建新的数据协同效应,将有效率更高的、更好的、更多的协作平台来进行建筑服务。
建筑智能化、职业化不仅能从根本上缓解劳动力问题,还能在环保、节能、经济等领域优于传统建筑行业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