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选择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3
/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选择分析

李德荣

成都市青白江区红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青白江 610300

【摘要】目的探析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60例患者,均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72h内实施)、研究组(72h后实施)。对比治疗结果。结果:对比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血清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均较优,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临床价值高。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

急性胆囊炎属于临床消化内科与普外胃肠外科上的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常会伴随胆石症,在临床上多表现为患者右上腹存在疼痛感、呕吐、恶心以及发热等现象[1]。由于手术恢复快、治疗效果彻底优势,成为当前急性胆囊炎治疗时的首选方式。但是在进行手术时,由于胆囊局部及周围组织水肿、粘连较为严重,分离解剖存在困难,在术后极易发生出血或感染等并发症[2]。在查阅研究文献后发现,急性胆囊炎患者病发时间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各部一致,且当患者炎症发展严重后,致使术中组织结构无法清晰显露,导致手术难度增加。因此当前合适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手术,依旧存在较大的争议[3]。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急性胆囊炎患者,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择急性胆囊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9年08月到2021年07月。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见表1,具有一致性,P>0.05。

表1患者基本资料比对

组别

例数

男/女

平均年龄(岁)

体重(kg)

对照组

30

15/15

34.51±1.14

58.12±1.24

研究组

30

17/13

35.27±1.22

58.22±1.46

1.2方法

纳入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具体为:术前,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处理,使患者保持头高脚低的仰卧体位,采用“四孔法”分别置入腹腔镜,建立二氧化碳气腹,调节并保持气腹压力在10~15mmHg之间,通过置入的腹腔镜对患者腹腔进行探查,要充分了解并掌握患者胆囊及周围组织水肿、粘连度以及腹腔内胆囊炎症程度,术中采用电凝刀等手术器械,并结合吸引器对患者胆囊周围粘连组织进行钝性分离,使患者胆囊三角区结构充分暴露,若患者胆囊存在张力过大情况,要先对其进行减压处理,使解剖胆囊三角顺利进行;若存在粘性较重、无法顺利解剖情况,则可采用吸引器对胆囊后三角进行刮吸分离;若存在胆囊极难分离者,可采用逆行切除或部分切除方案。术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对其留置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影像学检查,患者病灶缩小>60%;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经影像学检查,患者病灶缩小≥30%,≤60%;无效:患者病灶无改善,经影像学检查,患者病灶缩小<30%。

(2)手术相关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

(3)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胆汁泄漏、器官损伤、腹腔感染、腹腔内出血的发生例数。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软件分析资料。x2检验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对比治疗效果,两组水平相似,P>0.05,见表2。

表2 治疗效果(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效果

研究组

30

25(83.33)

4(13.33)

1(3.33)

29(96.67)

对照组

30

22(73.33)

6(20.00)

3(10.00)

27(90.00)

X2





0.268

P值





0.605

2.2 手术相关指标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指标结果更优,(P<0.05),见表3。

表3 手术相关指标(613ead6a68ad2_html_2d2dd5d2e708a4b1.gif ±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肛门排气时间(min)

术后疼痛时间(h)

住院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引流量(ml)

研究组

30

69.32±10.14

28.41±4.35

24.85±2.31

5.13±2.67

70.85±3.66

42.33±10.41

对照组

30

108.22±10.37

40.33±5.28

41.37±2.46

8.39±2.42

98.72±4.38

58.79±12.33

t值


14.690

9.544

26.813

4.955

26.744

5.587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更低,P<0.05,见表4。

表4 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切口感染

胆汁泄漏

器官损伤

腹腔感染

腹腔内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

30

2(2.00)

2(6.67)

3(10.00)

1(3.33)

1(3.33)

9(30.00)

对照组

30

1(3.33)

0(0.00)

0(0.00)

0(0.00)

0(0.00)

1(3.33)

X2







7.680

P值







0.006

3 讨论

当前在进行文献资料查阅后可知,部分急性胆囊炎患者在实施就诊时,病发时间已超过72h,特别是老年患者,因水肿、炎症的影响,导致临床医师对解剖结构无法确定,提升手术风险。因此,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时,时机的选取具有重要意义。

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为72h内实施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手术指标相比,研究组也较佳。因此不难看出,在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时,手术时机应在72h内。

对该结论进行原因分析,主要因素如下。患者在患病后,初期情况胆囊炎的症状比较轻,且胆囊并未表现出显著的水肿状态,与周边的组织也未发生较为严重的粘连情况,所以临床医师可以在进行胆囊分离时更加轻松,从而降低患者出现手术风险的概率。另外,在实施手术前,临床医师应对患者进行综合性评估,选择最佳时机,保障手术安全性。在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治疗时,若患者为72h后治疗,要实施长时间引流,且患者胆囊会产生一定萎缩,囊壁会表现出纤维化症状,与肝脏具有较为紧密的粘连。因此临床医师在进行解剖时,对其他脏器较易产生损伤,同时提高手术治疗难度。所以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而言,在疾病发病初期,自身局部组织较为疏松,且炎症反应较轻的情况下,患者应尽早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较佳。

且本次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分析原因可知,急性胆囊炎患者早期炎症较轻,水肿不显著,因此临床医师实施手术时,可以轻松进行胆囊的分离及取出。而当患者病发时间超过72h时,患者胆囊炎症状较为严重,会表现出显著的水肿、坏疽、化脓,临床医师在实施手术时,即使在腹腔镜的协助下,也无法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清晰地观察,导致手术难度以及术中出血量显著提高,且会存在较大的创伤,并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当前在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时,手术时机应选择在患者病发72h内进行手术治疗,从而保障手术可以顺利实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罗程, 宋玖珊, 梁琨,等. 经皮肝穿刺胆囊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重度急性胆囊炎疗效的Meta分析[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0,32(6):364-370.

[2] 闫峥峥, 贺杰峰, 邢君.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后早期和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年龄≥65岁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中应用价值的前瞻性研究[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9, 18(5):447-452.

[3] 沈晓峰, 张进, 张海,等. 短时间窗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肝功能,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 现代医学, 2019, v.47(11):120-123.


作者简介:李德荣(1964.08)男,成都市金堂人;学历: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普通外科学,周围血管疾病(静脉曲张)、胆囊结石、阑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