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培育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7
/ 2

小学语文课堂中培育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李晓娜

河南省禹州市褚河镇褚河小学 (河南 禹州 ) 461670

摘要:小学语文学科所学知识是非常基础的知识内容,同时也具有人文性,通过语文学科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语文学习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词鉴赏;课堂教学

引言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教师必须在课堂上用更富有活力、吸引力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用这样的手段提升学生的课堂活力、课堂参与热情。教师要用多样化的途径、手段彰显语文教育本身的现实性、趣味性。只有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到课堂中来,才能够根据教师的讲解形成思考能力、形成知识感悟,进而更积极地参与下一步的语文学习,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一、拓展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是局限于教材之中,这会禁锢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利于小学生长远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为小学生积累知识、开阔眼界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给学生讲完一篇课文以后,可以为小学生介绍一些与之相关的其他的课外阅读图书,丰富小学生的知识,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素养。如,小学语文教师在给学生讲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童话故事以后,可以引导小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去阅读一些其他的童话故事,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其他童话故事的阅读,感受其中所要表达的深刻的哲理,感知不同童话故事的特点,学习写作的策略和方法。之后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自己创作童话故事,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写作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除此以外,小学语文教师在给学生讲完相关的文章以后,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仿写、缩写、续写或者是写读后感,这对于培养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

实际生活与教育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已经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被广大教师充分认可,经实践调查表明,联系实际生活授课的教学策略的确能够取得理想氛围内的课堂效果。基于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授课,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出讲授内容所表达的真情实感,以求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情感,令学生对所学内容及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充分实现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以指导学生学习《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为例,首先,教师可以播放过春节的动漫童谣,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的回忆,让学生交流对春节的印象,由此便能够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学习本节知识的积极情感。其次,教师可为学生介绍作者老舍,结合学生对春节习俗的认知,引导其对课文内容进行赏析,帮助学生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引导学生归纳老舍的语言风格,如此则会逐渐使学生对老北京的风俗习惯进行充分了解,令学生感受到了传统过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这样一来,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体现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情感,既加深了学生对文中内容及内涵的理解,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顺利实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三、多媒体课堂构建诗词意境,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声色结合的特点来构建一个情景化的课堂,为学生在诗歌讲解时注入新的动力,提升新的兴趣,多媒体课堂将诗词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可以通过图片的展示、视频的播放、音乐的插入来增强课堂的活力,将一些疑难的地方变得更加简单化、生动化、具体化。传统诗词讲授方式一般是教师独自讲授,单调无趣,而多媒体辅助构建的情景式教学可以在更大程度上给学生带来震撼的视听感受,刺激到学生的感官意识。诗歌中的场景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内容,体会其中的情感,并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例如,在讲解张籍的《秋思》一诗时,教师就开展了多媒体构建诗歌意境的课堂。教师首先在大屏幕上为学生展示秋天的景色,金黄的落叶,萧瑟的风儿,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的思念,笔者为使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便播放了一首李健的《异乡人》。此诗“秋风”点名时节,“家书”点名了作者的身份是一名身在异乡的游子,“匆匆”“说不尽”体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想说的话说不完,“又开封”的“又”要重读,体现了诗人的乡愁。这首诗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生动的图片,悠扬的歌曲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理解诗歌。多媒体课堂构建了诗歌意境,激发了学生的读诗、赏诗、品诗的兴趣。

四、教师要创设审美情境,打造诗意课堂

一节成功的古诗词课,必然是师生的注意力和情感共同投入,真正走进诗中,深切感受到诗中的自然美、人性美、艺术美。审美情境的创设是小学语文古诗词审美教学的切入点,恰当的审美情境可以起到启发诱导、开拓思维、放飞想象的作用。比如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教师可以用视频介绍阳关的地理位置,然后加上适当的民乐,或者播放短视频动画,让学生们身临其境,接着用优美的语言渲染气氛,“灰蒙蒙的天空刚下过雨,太阳公公还没有出来,渭城到处湿漉漉的,尘土湿润,空气清新,在周围一片青翠树木的映衬下,作者和友人依依惜别……”。在声音、图像、语言的共同作用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入一幅清新秀丽、情谊真挚的离别画卷中,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体验,更加深刻地感受古诗词的内涵及情感,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五、合理利用我国古典文学,促进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中的古典文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引导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知识,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非常丰富的中外名著、古诗词、文言文等。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水平,还能进一步提高文学素养,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例如,著名的《七步诗》就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之中人物曹植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就可以将《三国演义》中曹植创作这首诗的内容播放给学生赏析,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也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这一情境表演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和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继承与发扬。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联系紧密,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学习主动性很关键,需要教师在良好审美观念下,借鉴审美媒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最终提升学生良好审美观念与鉴赏能力。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教师语文素养在此提升到一个高度,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基石,充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佩蓓.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求知导刊,2020(07).

[2]安亚亚.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西部素质教育,2019(07).

[3]李双寅.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9(17).

[4]金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J].新一代(理论版),2019(7):83.

[5]王振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10):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