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研究现状分析及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6
/ 2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研究现状分析及建议

何南燐

武警警官学院

摘要:对于高校理工科学生,大学物理是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其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方法性、逻辑性和思想性,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且物理学史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方法论。深入挖掘这些资源,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大学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将思想政治教育巧妙地融入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让无形的课程思政潜移默化地浸润学生的心田。基于此,本文章对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研究现状分析及建议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研究现状;建议

引言

2016年12月,国家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便是课程思政的由来。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有效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需要。“其实质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各环节、各方面,达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目标”,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高校必须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课程思政就是要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社会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遵循大学教育的本质规律和终极价值,改变专业课育人中存在的零散化、碎片化、功利化的不良现象,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单纯依靠思政课育人的孤独化状况,实现专业课和思政课的协同育人,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具体来讲,紧扣各专业各学科如何引导和塑造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个主题,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渗透到其他各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应用中,强调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教育合作,通过日常多种学习方式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实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终身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养成。

二、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研究现状分析

(一)思政点碎片化缺乏整体设计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目前的课程思政缺乏整体设计,教师讲解思政内容时“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一节课中或者整个章节体系中思政点过多,分布散,教学设计和实施零散片面,没有系统化的课程观,缺乏对整学期教学内容中思政点的协调安排和全程推进。

(二)课课程思政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

学校的教学评价体系相对完善,从行政管理部门、督导、上级、同行、学生等多个主体的角度对课程进行评价,会考量课程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授课思路、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态度、教学秩序及学生学风等。但在课程评价的各项指标中,唯独少见课程思政元素相关的指标。评价教学效果不仅仅评价教师的学术业务水平、教学方法和态度,还应当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品德、知识、技能的提升。

三、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建议

(一)加强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团队建设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知识方面,大学物理涵盖了力、热、光、电等部分,可挖掘的思政元素点多.以大学物理知识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等相关的德育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分门别类地建立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案例库要不断更新,融入最新科技成果、体现时代特色,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一个教师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案例库的建设和更新需要团队来完成。此外,优秀的案例需要结合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功能。案例和教学方法的匹配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这离不开团队的协作。

(二)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引入物理学史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应当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和主线,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将马克思主义、爱国情怀、创新思想等思政教育元素有机地融入物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最终实现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正如前文所述,物理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其发展历程是曲折和漫长的。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引入物理学史,将物理理论的研究背景和演化过程,以及科学的研究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以钱学森、杨振宁等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也在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学习动量定理时,通过火箭发射这个典型案例,很自然地就可以引出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先生的感人事迹。“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在先生的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利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的教学案例,可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鼓励他们为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奋斗,从而起到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育人作用。

(三)从物理学家的爱国事迹出发提升课程思政

FAST“天眼之父”南仁东是蜚声国际的天文科学家,在国外著名大学当过访问学者及客座教授,得到了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诸多赞誉和高薪挽留。留洋在外,不变的是对祖国的牵挂。面对“国外一天工资顶国内一年工资”的待遇,南仁东听从内心的召唤,毅然决然选择回国,倾尽一生光阴打造“中国天眼”。《南村辍耕录》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事精致,便能动人,亦其专心致志而然。”一辈子专注于一件事情的背后,堆积的除了执着与奉献,更多的是无尽的寂寞和坚强的孤独。2011年FAST在贵州省开工建设。在开工建设的头5年时间里,多家企业和施工队伍全力投入工程建设中。面对这一无先例可以遵循的庞大工程建设,南仁东一心投入自主创新研究中,坚持自主创新,足迹遍布祖国大地,创新性提出将贵州省一处喀斯特地貌洼地作为望远镜台的选址。从论证立项到选址建设,前后一共经历了22年。他还带领攻克项目建设中的各类技术难题,为FAST工程建设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为祖国天文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在讲授大学物理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南仁东忠于祖国、报效祖国的故事,让学生主动把学习知识、提升自我转化为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将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不断统一,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结束语

现如今,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校而言,更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那么,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一些具有爱国情操、积极奋进,努力钻研的物理化学家的科研与教育事迹的熏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有助于爱国、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从而激励其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张明霞.课程思政在大学物理及实验课程的教学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20(51):113-114.

[2]宋淑梅,孙珲,辛艳青,王昆仑.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实施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12):197-199.

[3]柴一峰,刘明伟,张禹涛,何雄辉,唐海波,曾婧.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47):55-56.

[4]王小力.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0(10):54-57.

[5]陈兰莉,马果,李超,罗鹏晖,郭新峰.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J].广西物理,2020,41(03):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