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解读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2

美国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解读与思考

王永生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美国体育课程教学中竞技运动、社会责任、户外休闲、健康生活等教育模式进行解读,并结合我国体育课程现状进行思考,以期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学生体质的良性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1美国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解读

1.1竞技运动教育模式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实施竞技运动教育模式,是指以体育竞技运动为本位,强调在体育运动实施过程中的竞技性与对抗比赛性,不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懂得运动技术、善于运用不同战术组合、遵守比赛规则和富有竞争精神的授课模式[1]。竞技运动教育模式最早在美国的俄亥俄州立大学提出,然后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具有较多的学校普遍实施推广,拥有较大的市场。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以竞技运动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学校教育发展的需求,不能满足学生个性特色的现实需要,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增设新的教学内容,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体育锻炼需求。

1.2社会责任教育模式

学校体育课程的社会责任教育模式主要是基于课程社会化理念和体育教学自身特点提出的[2]。社会责任教育模式充分结合了体育教学的实际特色,学生在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学会了尊重他人,尊重对手,尊重自己。参与体育运动让学生明白自己通过艰苦努力去实现既定目标,通过与队友配合共同协作去达成团队目标;在体育活动中,能够以遵守规则为基础,通过正确的技战术应用,去完成体育动作;能够在课堂内外一体化实施体育社会化教学,将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放进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帮助别人,关心别人,充分将自己的行为方式放置在社会环境之中,不断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会主动思考与善于总结。

1.3户外休闲教育模式

国外体育课户外休闲与冒险教学模式主要是将课程的重点集中在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不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敢于冒险的挑战精神。户外休闲运动与冒险教育模式是从对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出发,注重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教育,对学生的健身安全、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


1.4健康生活教育模式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各国学校体育课程也均提出体育促进健康的课程改革理念,将体育与健康有机结合在一起。美国学校体育为了促进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保持健康的体魄,将学生体育运动的一整套体系彻底进行改进,将学生在生活中玩耍的活动内容置入体育教学内容中。健康生活教育模式主要是对学生教育与生活有机衔接,注重对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突出健康生活中不断培养学生自我控制力与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2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启示

2.1坚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

体育新课程是在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学校基础教育实际所推出的课程改革,体育新课程突出了更多人性关怀与素质教育的理念,更多的是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所以,在体育新课程教学中,要把学生的现实需求与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这既是体育新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现实要求。

2.2要重新设置与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形成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由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已经提供了学校和地方形成自我课程的空间,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地方实际,深入挖掘地方体育文化特色,将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创编,纳入学校体育校本教材,这既是对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也是对新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丰富和充实校本教材的有力尝试。应该将体育课程开发纳入学校行政规划和业绩考核之中,促进体育教学的多样性。

2.3要形成多元化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体育教学评价是一项对体育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的手段,它既能对体育教学进行诊断,也能有效促进体育教学的提高。在新课程实施中,要不断开发体育教学评价方式方法,要将传统的评价手段与现代的评价技术相结合,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要突破传统的唯分数论的评价思路,注重质性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有效将发展性评价纳入到体育教学评价中,做到以评价促提高,以评价促发展。

3 对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3.1 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

学校要利用多种宣传手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的功能,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将发展学生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不仅传授给学生相关的体育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和习惯、增强健康意识,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2 加强体育课的教学,开设多样化项目。

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按照学生层次不同实行差异化体育教学,根据学生体质差异、身体发育规律科学的组织教学,构建开放的的体育课程设置体系,增加课程内容的趣味性,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体育课程或体育项目;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是开展体育的必要条件,加大投入,购置乒乓球、足球、篮球等活动器械,满足学生的需求,定期进行体育评比活动;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支持学生构建体育社团、俱乐部为主要平台的课外体育活动体系;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现有资源,在传统集中授课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网络教学、视频讲座等多种方式,优化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丰富学生体育知识,实现资源共享。

3.3 淡化评价结果,重视评价过程。

改变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模式,积极引导被评价者进行自我评价,完善学生体育学业成绩考核评价制度,重视评价过程,淡化评价结果,将学生自主选择的体育技能活动项目和学生体质测试结果纳入学业成绩考核。建设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平台,建立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系统,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测试工作,定期对学生的体质进行免费检测,并将测试结果计录入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参考文献:

[1] 徐英超.两亿接班人的中小学体质教育需要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79,2(3):1-7.

[2] 李兴文,宛祝平,方立.体质教育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13(1):81-90.

[3] 曲宗湖.我和三十年前的课课练[J].体育教学,2012(7):13-14.

[4] 陈智寿.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探索[J].体育学刊,1998,5(3):4-5.


作者简介:王永生(1992-),男,河北承德人,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