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互动中的“去中心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1
/ 2

论教学互动中的“去中心化”

肖秋桂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第二小学

摘 要:传统教学互动中“中心化”现象突出,这对师生互动空间、地位和效果构成阻碍,所以必须“去中心化”。本文提出以教师“走出去”、学生“请上来”的方式破除互动空间局限,提倡以教师或学生为主导的双边协同互动模式,避免绝对的“教师中心化”或学生“中心化”,再从提问、情感态度和评价三个关键点论述互动过程中如何做到“去中心化”。

关键词:教学互动;中心化;去中心化;


教学互动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目的在于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任务,促进教学相长、共同发展。从小学教学实践来看,师生互动依旧由教师“控制”,一方面导致一些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在互动中严重缺位,另一方面学生在互动中处于从属、弱势地位,导致互动效果不理想,形式主义互动特征明显。本文现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互动空间的“去中心化”

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受,中心区域(靠近讲台的前几排)的学生比外围区域的学生课堂表现更活跃。一方面从教师角度来讲,中心区域毫无疑问是视野最佳区域,所以这个区域内学生的表现更容易被教师第一时间发现,从而大概率成为自己进行教学互动时选择的对象。另一方面从学生角度来讲,中心区域的学生一举一动都在教师的“眼皮底下”,因此他们不敢“搞小动作”,会集中精力甚至“强迫”自己认真听讲,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要求积极互动。而外围区域的学生因远离教师视线,投机心理较强,认为教师不会发现自己而“小动作频频”,不能做到专心听课,导致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互动性较差。同时,空间位置上的边缘化及成绩差等因素,会使部分外围区域的学生有种“天然”的被冷落的散漫感,对师生互动不感兴趣或十分抗拒。

二、互动地位的“去中心化”

笔者基于互动地位的角度,将当前教学互动分为4种类型:教师中心化、学生中心化、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互动和以学生为主导的师生互动。教师中心化,即教师是师生互动中的绝对中心,强势掌控互动,学生只能被动应答。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数学思维很难获得锻炼发展,是一种“为了互动”而互动的假互动,是一种形式主义互动。例如:

师:同一个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直径是由2个半径组成的,对不对?

生:对!

师:所以,直径长是半径的2倍,对不对?

生:对!

学生中心化,即学生是师生互动中的绝对中心,教师将相关任务完全托付给学生来完成,自己做起“甩手掌柜”。然而学生作为教学内容的讲解者,尤其是小学生,其分析问题的透彻度、逻辑性和表达的准确性等方面都十分“稚嫩”,大部分同学很可能听不懂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与互动的初衷背道而驰。例如:

师:王小明,你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直径长是半径的2倍?

生:因为同一个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而直径是由2个半径组成的,所以直径长是半径的2倍。

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互动强调教师在互动中的主导地位,教师一般不直接告知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发散思维,积极思考和探索,大胆发言阐述自己的答案及推算过程。教师对互动的内容、方式、过程和目标进行把控,是一种有效提升课堂氛围、学生参与度、数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互动模式。

三、互动过程的去“中心化”

  • 提问

  1. 由“封闭式提问”向“开放式提问”转变

所谓“封闭式提问”,即这种提问的答案是固定的、唯一的。例如,“对不对”、“是不是”。由于“封闭式提问”答案的唯一性,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训练,它依然是“教师中心化”思维的产物。教师采用这种提问的目的,简单又直接,即主要是想快速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而不是真的想从学生口中听到什么不同的意见。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种非常浅层次的、固化的应答模式,在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方面就如同“隔靴搔痒”。

  1. 由“预设性提问”向“生成性提问”转变

“预设性提问”是教师预先策划好的提问,带有明显的“教师中心化”色彩。但很多时候,由于课堂教学情境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一些“预设性提问”未必契合当时的情境,造成“预设性提问”可能被临时取消,或其效果未能达到预期。此时,教师就应当随机应变,多采用“生成性提问”。“生成性提问”是基于实时教学情境下学生的互动表现、思维进程、推理方式等而临时生成的提问,这种提问更契合学生当时的学习和思考状态,能够形成在原有上更深层次的探究,促进思维能力向更深更远处发展。它很多时候以“追问”的形式存在,尤其是一些学生发表的引发巨大分歧的观点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或非常经典的错误时,这种非预期的生成性资源是开展“生成性提问”的绝佳素材。

  • 情感态度

教师情感态度

学生情感态度

正向

微笑、激情、点头、鼓掌、肯定、鼓励;

欣喜、兴奋、鼓舞、轻松、积极;

负面

批评、严厉、发怒、摇头、冷淡、惩罚;

低落、紧张、畏惧、自我否定、迷茫、悲伤;

去“教师中心化”,就要从思想上摒弃“教师权威”、“发令者”思维,以“良师益友”的平等关系对待学生。观照课堂互动实践,首先教师要使用“读心术”,准确识别学生的心理、情绪和思维状态,根据学生的状态调整互动的内容和方式。比如学生面露难色、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时,教师就应当考虑将问题简单化处理一下,而不是说“(不会?)坐下吧!有没有其他同学会的?”,这样会伤害学生自尊。其次,教师要使用“易容术”,改变严声厉语、一幅恨铁不成钢的“严师”形象,将和蔼、尊重、鼓励、赞赏、爱护等情感态度融于一言一语、一颦一笑等话语及表情体态中,实现与学生心灵和情感的良好对话,赋予学生积极正向的情感态度。此外,教师要使用“平衡术”,公平对待学困生和优等生,与两者的互动要相对均衡,促进学困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不断转正。

  • 评价

传统课堂中,师生互动后的评价基本都由教师完成,“裁决者”意味较浓。去“中心化”思维下,评价是多元的,也是多维度的。首先,评价要从“教师——学生”的一对一模式转变成“教师+其他学生——学生”的多对一模式。这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质疑和挑战的胆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自我思考、敢于表达自我的独立个性意识,提升个人品格及数学素养。另一方面,也能够开拓学生数学思维,促进想象、论证、创新等数学能力发展,同时也使互动的价值最大化。其次,不能仅评价结果,评价内容要多元化。例如对于学困生,如果没有答对,则可以夸赞他对互动非常积极踊跃,使其继续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听课专注度会更高。再如,对于思路正确、演算结果却因为马虎而导致错误的,可以明确的肯定、赞扬他的思路和想法,然后建议他“演算方面如果能再认真一点点的话,老师相信,你的数学成绩肯定会提升的非常快。你对自己有信心吗?大家对他有信心吗?”此外,要创新评价模式,比如实施“反向评价”,即学生评价老师。教师时常借助学生真实的评价“红红脸,出出汗”,继而持续反思和深思自身教学的不足,从而有效反哺教学,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去“教师中心化”的方法。


总之,教学互动中教师要学会放下权威思维和控制欲,要兼顾学生全局,注重平等对话,不断优化提问方式、情感态度和评价方法,使教学互动真正有效地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黄日健.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场建构:触点、互动与扩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23):6-8.

[2]杨建楠.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互动”教学中的培育[J].教学与管理,2016(25):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