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新创效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0
/ 2


提升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新创效能力

杨杰

上海上电漕泾发电有限公司

根据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新要求,上海上电漕泾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漕泾电厂)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根据集团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试行)》以及新形势下电力行业创新发展的新要求,结合漕泾电厂创新创效现状,提升公司创新水平,漕泾电厂于2014年10月组建成立了职工创新工作室,并于2018年更名为“徐嵘节能减排职工创新工作室”。工作室以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嵘为工作室负责人;上海市首席技师、技术能手为项目带头人;以青年研究生团队、专业技术骨干为工作室主要成员,围绕公司生产活动以及日常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电力企业创新驱动提出新的要求。徐嵘节能减排职工创新工作室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查找自身不足和差距,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管理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和固化有效的管理方式;(2)在创新实践中,创新成果少质量不高,特别是围绕企业转型发展的点子不多,以人为本的创新机制不成熟;(3)人员激励不够,传帮带作用不明显,激励机制不完善等。

一、主要做法

针对工作室管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制度建设、创新管理、人员激励等措施,多措并举强基础、精细管理促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



612c90eee16d2_html_9a6b19c1b77948e9.gif
图1 针对性改进措施

1. 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形成长效机制

图片 2
按照上海市总工会及集团公司相关要求,完善工作室的基础建设。成立和完善工作室的创建办公室,工会主席担任组长,政治工作部、人力资源部、生产技术部等相关同志担任组员,明确创建办的职责,协调、规范的开展了工作室的创建工作。几年来先后完成了创新场所选址、工作区和展示区设施布置、各类成果梳理等基础工作;确定了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技术骨干及青年团队人员,搭建了公司创新团队;完善了各类创新制度,如《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创新项目管理制度》《创新项目评估制度》等,形成了长效的管理机制。

图2 创新工作室展示区

2. 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创新创效出成果

工作室围绕节能减排、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新政策、电力生产的新形势、新要求,组织、策划制定年度攻关项目计划,通过分析讨论项目创新思路和方法形成创新方案,安排实施计划,落实项目内容,最后进行成果评价总结。过程中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培训、学习交流、分析研究等方式推广先进技术,激发员工创新热情和创新思维。

以金点子、合理化建议为突破口,不断创新突破。如“主机汽门密封面修复”项目,通过技术改进延长了阀门密封面的使用周期,每年节省检修费用约80万。“凝泵变频运行控制策略的改进与优化”,采取了机组低负荷阶段单台凝泵变频运行方式,两台机每月可节约厂用电约11万千瓦时。工作室先后获得上海市优秀合理化建议8项、先进操作法2项,获得上海电力科技进步奖12项,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42项。

3. 结合大型技改项目,开展技术攻关

每年结合公司机组大小修、技术改造项目,确定攻关项目,开展创新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工作。


2016

2017

2018

2019

攻关课题数量

8

6

8

10

完成项目数

6

6

5

8

图3 2016年以来创新课题和完成项目数

一是创新污泥掺烧处置方法。2018年底,工作室通过广泛调研、技术攻关,创造性提出了掺烧含水率达60%的污泥耦合燃煤发电技术,充分利用燃煤电厂原有设备实现高含水率城市生活污泥与燃煤机组耦合发电,直接处理污水厂出厂污泥,无需蒸汽干化,降低投资,大幅度减少污泥处置成本,并可以遏制二噁英大量生成,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在相关部门配合下,经过多次实践,积累了经验。10月21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下发沪环保许评[2019]47号文件,正式批复漕泾电厂年掺烧10万吨含水率60%污泥项目。该项目既代表着漕泾电厂作为传统火电企业向转型升级迈出的坚实一步,又标志着该厂作为央企深度融入城市生活业态的关键一环。该项目实现了污泥处置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实现地方经济、环境和社会多方受益具有积极贡献。预计每年为公司创造6000多万元利润。

二是百万机组供热改造项目。随着上海化工区内企业的发展,供热需求的增加,工作室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实施供热改造,开辟了百万燃煤机组经济运行的新路径。通过反复研究确定了汽轮机一级抽汽、两级抽汽和0号抽汽三处汽源,0号抽汽管道从汽轮机补气阀与高压缸之间管道抽头,从高压缸第五级叶片后进行抽汽,通过减温减压后进行高压供热,实现机组全负荷段高压供热。创造性的把气缸进汽口改造为抽汽口,且不影响原来补气阀补汽功能。近年来公司售热量逐年增加,供热改造项目不仅为化工区企业提供了安全稳定的汽源保障,也为降低机组供电煤耗、提高公司经济收益作出巨大贡献。

4. 打造人才孵化基地,提升企业软实力

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在公司创新工作中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将个人的先进经验转化为群体的技能优势。把破解企业实际生产中的难点及瓶颈问题为切入点,结合高技能专业人才、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创新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为鼓励和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公司制定了《员工创新创效奖励办法》,围绕安全生产、对标挖掘、降本增效、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等方面,坚持“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加大激励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创造氛围,职工对技术革新、技术协作、QC小组活动、合理化建议和“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的积极性,不仅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与增长,而且培养了大批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增强了企业的软实力。

加快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高素质创新人才,促进中青年职工健康快速成长。组织公司新入职员工参观创新工作室,通过工作室创新项目和创新成果的展示,激发新进青年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热情。工作室制定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签订师徒带教合同,开展现场带教、技术培训、专家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养。

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以项目课题研究和应用为载体,和上海电力学院、上海电力工业学校、上海明华电力等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为科研机构提供产业助力,也为公司创新创效提供了技术支持。近年来共培养青年技师1名、专业主管6名、工程师7名、上海市技术能手4名。由青年人才组成的QC小组获得了全国电力行业QC小组活动优秀成果二等奖、公司青年突击队获得了上海市经信委优秀青年突击队荣誉称号。


2016

2017

2018

2019

司局级以上荣誉

17

27

36

统计中

技能等级晋升数

3

4

2

4

图4 2016年以来荣誉和职工技能提升统计

二、实施效果

有效地解决了公司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各项技术难题。通过不断创新、创效实践,推进节能减排,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通过创新工作室的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多年来工作室坚持以倡导岗位创新为核心,以服务生产经营为目标,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先进典型为导向,开展了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革新热情,提升职工创新工作能力。工作室创建至今共计完成各类节能减排攻关项目约3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专利授权38项,工作室成员发表各类论文50余篇。

二是通过创新工作室的平台建设,加快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高素质创新人才。几年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分别获得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及上海市工匠称号,工作室成员4人获得上海市技术能手,2人获得上海市首席技师称号,工作室共13人次完成技能等级晋升,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是通过创新工作室的品牌建设,聚焦创新发展,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工作室于2015年获得上海市首批“技师创新工作室”称号;2018年获得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和青年职工创新工作室称号;2019年获中国工业论坛优秀班组创新工作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