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 615000
输血是临床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案,主要目的是补充患者的血容量,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但是由于血液成分具有复杂性,在输血之后约有2%-1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种类的不良反应,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溶血反应、非溶血反应、过敏反应、输血相关肺损伤、败血症等,输血不良反应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如果处理不及时,还会给患者带来死亡风险。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临床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进行探析,然后对其诱发因素进行探讨,最后对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治策略进行阐述,希望为有关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
通过调查发现,临床在输血过程中,血浆输注最易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10%,其次为悬浮红细胞与冷沉淀的输入,其发生的不良反应依次为8.75%、5.00%。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规律方面,可以依据输血反应的病情紧急程度以及发病时间分为急性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急性非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迟发性免疫输血不良反应、迟发性非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四类,其中急性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中主要以发热、过敏反应、溶血反应以及与输血相关联的急性肺损伤为主,而在急性非免疫输血不良反应方面,主要包括与输血相关败血症、循环超负荷、空气栓塞以及非免疫溶血等,除了急性输血不良反应外,也有患者伴发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在分析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时,也可以将患者分为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非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两种,前者包括迟发性溶血反应、输血反应伴紫癜、移植物抗宿主疾病,后者主要包括白色病、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症状发生规律中,常见的典型症状有溶血反应、过敏反应、肺损伤、发热等,患者在出现溶血反应后,机体会出现体温升高、心悸气短、腰痛、背痛、尿液减少甚至无尿、血红蛋白尿、寒战、急性肾损伤等多种表现,严重溶血反应甚至会使患者死亡,而输血不良反应为慢性的患者,在症状表现中则会出现胆红素水平以及网织红细胞数量升高的情况。发热属于输血患者最易出现的非溶血性不良反应,超过40%的患者都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少数患者在输血阶段会出现过敏症状,过敏症状主要体现在接受血液输注的患者会伴发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等,严重还会使患者全身出现皮疹、支气管道痉挛、休克等。肺部损伤患者常见于血浆输注后,肺部损伤患者的症状体征具有多样性,如呼吸障碍、咳嗽气喘、血压水平下降等,部分肺损伤严重的患者可听见两肺之间有细湿啰音,但通常情况下,患者不会出现心力衰竭这一严重症状。由上文可知,患者在输血后不良反应有很多,一旦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加快、体温升高、寒颤等症状表现,需要立即向主治医生告知,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通常发生在输血阶段或者输血完成后,这是由于血液中的某些成分会与患者身体内的抗体相互反应,最终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通过调查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发现,其主要与受血者机体免疫反应、血液制品质量不合格、输血过程中操作不科学、输血次数过多息息相关,本文接下来对上述原因进行一一探究。①免疫反应:患者机体内存在复杂的血型系统,即使在血型相同的情况下进行输血,接受输血的患者仍然会将其视为免疫原产生相应的抗体,最终导致患者出现溶血、过敏等多种不良反应。②血液制品原因:部分血液制品由于质量管理不严格极易受到污染,这些污染的血制品在输注到患者体内后就会导致患者出现与输血不良反应相关的败血症。除此之外,血液制品在冷冻、血液加温、药物使用不合理等物理或者化学损伤下,也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非免疫性的溶血不良反应。另外,血液制品在温度过低的情况下,一旦输注过快,就会导致患者出现低体温的不良反应。③输血过程操作不当:临床实践表明,在对患者进行输血辅助治疗阶段容易出现输血速度过快、输血量过多的情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输血患者血液循环过程中所承担的负荷,增加低钙血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另外,在输血过程中操作不科学也容易导致空气进入到输血所用的血制品中,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患者可能会出现空气栓塞。输血次数过多:患者在频繁输血之后,会加重机体的铁负荷,如果负荷过重导致机体无法将其代谢出去,就会引发铁沉着。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治策略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包括多种类型,所以在诊断时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疾病史,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之后对患者进行相应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在实验室检查中可以采用血常规、血涂片、内分泌功能测定、溶血指标检验、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液制剂溶血检测等多种方法,影像学检查中可以采用X线观察患者血管内是否有空气进入。在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治疗措施中,医生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需要在第一时间停止血液供应,并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如发现患者的体温升高,应该采用物理降温或者药物降温法,患者存在呼吸障碍,则需要通过气管插管、吸氧来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性,具体在治疗急性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时,应该立即停止输血,严密观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热患者可以采用解热药物或者物理降温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给予患者阿司匹林类降温药物。溶血不良反应患者需要进行补液治疗,有效维持好患者机体循环,防止患者出现血压过低的情况,降低溶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伴发过敏不良反应的患者,应该对其进行氧气支持,并依据患者的病情针对性落实氨茶碱、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方案,或者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干预措施。肺部损伤的患者应该采用支持治疗法,对患者实施氧气供应,使患者血氧处于稳定状态,与此同时,医师也要对患者的血氧分压情况予以监测,在必要情况下进行插管以及机械通气治疗。除此之外,针对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也可针对性采用药物治疗法,如患者出现较为轻微的不良反应,可以给予患者一定剂量的抗组胺药物实施治疗,铁血黄素沉着者治疗阶段选用铁螯合剂,或者是向患者的肌肉内注射去铁胺、乙二胺四乙酸,确保机体过量的铁元素可以从尿液中排出。
综上所述,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规律方面以血浆输注最常见,且典型症状体现在溶血反应、肺部损伤、体温升高、过敏反应等方面,为了有效确保患者的输血安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所带来的影响,需要对其进行早期诊断,之后落实针对性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