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
摘要: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社交媒体平台越来越多,逐渐让网络舆情格局产生了变化。两微一端现如今逐渐成为了能够代表地方政府进行政务公开或舆情回应的新媒体平台,相较于传统的媒体和网络社会舆论引导,新媒体能够对各种舆论实现更加有效且及时的控制,政务新媒体在工作过程中也应该遵守新媒体的正常传播规律,实现对社会舆论的有效引导。
关键词:新媒体;政务新媒体;舆情;地方政务舆情
科学技术并没有好坏之分,会根据应用技术的人想要达到的不同目的而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些结果往往会产生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互联网同样如此,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不仅能够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同时也会造成诸多不利影响。近年来,世界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不断朝着全球一体化方向发展,不管是各种造成重大影响的公共事件,还是发生的一些小型局部问题都会受到多方关注。一些不正当操作可能导致事件变大,产生连锁反应,可能无法对这些事件产生的严重后果进行控制。
1地方政务微博舆情回应信息的传播模式及效果
1.1事件的高关注度带来回应信息的超时空传播
通过对舆情回应信息和政务微博发布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对比可以了解到,常态传播情境中,大部分地方政务微博的被转发量都很少,而且转发层级都是一层,信息扩散过程中两级传播特征较为明显。但是,舆情回应信息的转发条数甚至达到了数千条,转发层级数也非常高,达到了六级以上。因为许多热点公共事件和普通群众的自身利益之间存在较深联系,相较于常态信息,来自地方政府的舆情回应可以取得更好的传播,可以获取更多群众的信任,不仅传播速度非常快,而且传播的范围也十分广,具有超时空传播的特征。
1.2高影响力用户的介入带来传播过程的话语分权
受关系赋权机制的影响,微博空间中话语权的格局具有“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同步演化的的显著特征。舆情回应信息以原贴为主,从中心向四周进行扩散,扩散过程中会沿着多条分支路径进行扩散,在扩散传播的过程中会构成许多围绕着某一个核心转发者共同汇聚到一起的传播子群,信息传播过程有着很强的话语分权特征。作为传播子群的核心,他们大多是微博中有着较强影响力的博主,在他们影响力的帮助下,能够帮助地方政府信息进行广泛传播,逐渐成为网民中的意见领袖,能够直接对信息和舆情的发展产生影响。
1.3意义在多重主体解读下被不断解构与再建构
微博平台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特征,而且现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了普通群众生活中的必需品,逐渐得到了普及,因此普通民众有了更大的权利,能够直接接触到各种舆论事件,而且有着很大的表达权利。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可以对各种舆情和舆情回应信息进行转发,也可以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信息进行转发,同时也可以是质疑和批判。因为许多事件都具有公共性特征,而且会吸引很多人的关注,因此传播信息的网民构成也很复杂,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理念和想法对事件以及地方政府回应信息进行解读,因此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一直被结构和再建构。
2地方政务微博舆情回应效果的制约因素
2.1“时效”与“实效”的两难助长了网络舆论的情绪化
现如今,网络舆论的主要特点是“舆情动荡”“话语辩争”,这些特征能够直接向民众展示我国舆论的传播特点。在社会活动中,公共事件传播具有很强的脱域性特征,而且十分复杂,因此地方政府在进行舆情回应时必须要做到快速响应,如果对舆情的传播不管不顾,可能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但是,地方政府无论是面对什么样的事件,在进行事件的处理以及做出相关回应时,都要遵循标准的工作流程,而且这些热点公共事件都具有很强的非常规性,同时也有着重大性特征,政府在对舆情进行回应时的速度根本无法达到民众的要求,而且由于没有及时回应,会导致权威信息无法及时对群众进行情绪上的安抚,会造成许多流言蜚语快速传播,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舆情回应工作时刻面临着时效问题和实效问题,这两种困难的存在,导致网络舆论逐渐走向极端化方向,而且网民十分容易受情绪的影响,不利于民众对各种网络信息进行客观理解。
2.2民间意见领袖的话语争夺消解了政府的舆论引导力
现如今,正处于网络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资源分配和权力的赋予都过多依赖“关系赋权”体系。在互联网领域中,较为常见的交往逻辑是合作以及信任等。通过对赋权机制进行改变能够实现对话语权进行再次分配。在进行话语权重置工作时,地方政府在传统工作中一直拥有的组织传播优点逐渐得到了消解,负责引导民间意见的领袖人物由于他们并不具备特殊身份,其草根性以及在进行舆情传播时的技巧性,更加容易得到普通的网民和群众的信任,逐渐变成了当前社会我国普通民众信息和观点的关键来源。地方政府针对舆情进行的信息回应受到了民间话语的影响,甚至是一些较为简单的各种信息被社会民众错误解读,甚至可能引起人们的质疑,也会遭受来自人们的批判。
2.3“泛政治化”与“反向认知”倾向阻碍了政民的有效沟通
现如今,我国社会的普通群众十分关注有关食品安全以及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如果在这些方面无法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居民对地方政府总体评价就会偏低。群众的社会心态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在他们对各种公共事件的讨论情况之中,导致群众在讨论社会事件时可能会丧失理智,影响网络风气的正常。不管发生的各种公共事件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否存在直接联系,大多数社会普通民众都会将这些事件的过错归于地方政府部门的处理不当,大多对政府单位都存在较为严重的质疑,对他们的各种所作所为也会进行否定。这些不理性的行为,不利于政府和群众进行沟通,可能会导致事件不断发酵,造成重大影响。
3政务微博舆情回应效果的优化策略
3.1加强“关系”意识,实现注意力和影响力众筹
地方政务微博要努力发挥网络空间的“关系赋权”能力,对所有可利用的注意力和影响力进行众筹。地方政务微博不仅要重视形象的管理,对社交网络进行充分的优化,积极和民众进行沟通,从而可以得到民众们的信任。除此之外,还要对技术产生的作用有充分认识,发挥媒体,微博和其他一些民间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将他们的影响充分发挥,积极和他们进行交流,寻求合作的机会。
3.2加强传播意识,注重舆情回应的过程性和技巧性
首先,地方政府的政务微博在进行舆情回应工作时,不能只使用单次静止的方式,在针对舆情回应时要尽量使用多次连续的方法。在确保合法合规的情况下,政务微博在对各种社会舆论事件进行处理时,必须要及时对处理过程向群众进行公开,使用专题的形式向群众进行回应,回应一些有关他们较为关心的问题,而且要确保回应的及时性,同时还要保证回应的连续性。除此之外,在使用政务微博进行事件回应工作时,必须要根据网络民众心理特征以及信息接受方法合理进行传播技术的选择,使用图片或其他一些多媒体文件让信息具有更强的可信度,同时也促进延展性的提高。
3.3加强“效果”意识,重视民众反馈和效果评估
在使用地方政务微博处理舆论事件时,必须要对民众的各种需求和需求的变化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在完成对各种信息的发布后,要对网络平台上网民们的各种行为数据进行调查,从而达到了解群众信息反馈情况的目的,确保政府部门可以及时了解人们对社会关注性较高问题的看法,加强和民众的沟通,让政府的回应能够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并且要保证回应工作具备足够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要对微博回应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价,并且要针对评价结果进行问责,相关部门要有完善的制度对以上各项工作进行落实。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旦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对地方政府而言,所面对的挑战,除了事件本身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更重要的是舆论传播引起的社会恐慌。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网络舆论狂潮,地方政府要充分而及时地发挥网络舆论主导作用,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看法,用实事求是的官方发布,揭露网络信息的虚假性。为了避免突发公共事件在网络的作用下引发更大的社会危害,政府须要更好地引导网络议程,及时遏制流言的传播,净化网络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郑保卫李鹏:《大数据时代的政府传播模式变革与理念创新》[J],《现代传播》,2016年第12期.
[2]喻国明马慧:《互联网时代的新权力范式:“关系赋权”——“连接一切”场景下的社会关系的重组与权力格局的变迁》[J],《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10期.
[3]王俊秀陈满琪:《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6)》[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