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物联网在新产业形态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0
/ 2

配电物联网在新产业形态中的应用

邓宇辉 梁 开

身份证号码: 43100219790622****

身份证号码:43062419920303****

摘要:保障电力的稳定供应十分重要。在配电网络中应用配电物联网技术,能够保证电力网络的运作更为高效,实现电力的合理分配,其是适应目前国家发展需求的一种重要基础。对于国家电力工程而言,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突破。阐述配电物联网的特点,配电网技术的现状,新产业形态中配电物联网的应用,包括标准化、业务软件定义化、配电网数字化,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新产业形态;配电;物联网;软件定义;

1 配电物联网的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各种新型技术相继涌现,物联网便是这一背景下的新兴产物,该项技术的产生给众多行业带来了变化,促进了行业的发展。配电物联网,指的是将物联网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二者之间实现有机结合,促成一种全新的电力网络运作模式。该模式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电力行业的进步。另外,也促进了社会的高速发展。借助配电物联网的运用,使电力系统中各相关设备素具有的感知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加强了相关设备彼此间的信息交互,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也获取了较为显著地提高,应用这一技术,提高了对于配电网的管理效果,更加有助于配电网的有效运行。

2 配电网技术的现状

配电网需要直接性地面向用户与社会,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以及城乡实际发展规划之间都存在紧密的关联,因为建设需求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且需求方面通常具有一定随机性,各个地方配电网总体表现出发展不是十分均衡的情况,重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设备标准化程度亟待提升。配电网中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且数量众多,同时很多类型的配电设备依然没有促成相对完整且标准的规范与通讯规约体系,无法保障即插即用和互联互通功能的有效实现。就装备能力层面而言,国内存在多家配电设备生产厂家,但各自执行的标准有所不同,互换性和通用性往往相对偏弱,不能有效促成平台化效应,经济与社会效益都不能得到保障。(2)缺少对于先进技术方法的运用。一般来讲,新型技术的开发与运行维护成本相对偏高,但配电网要求同时兼具较高可靠性、容易维护和成本投入低等多方面特征。当前,对于配电网新技术的开发经验积累不够,对于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及覆盖方面明显不足,对于配电网是运作状况的监控、相关电力设施的运行维护等部门基础性工作中依然需要投入众多人力加以支撑,导致信息相对滞后、出现一定差错率以及工作效率相对较低等情况一直都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所以,急切需要深入提高配电网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电力企业一线运行维护工作人员不足和配电网高质量快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得到有效缓解。(3)技术整体开放性不足。以往为了是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得到良好保证,对于电网,不管是在装备的开发以及系统设计方面,都主要聚焦于产业发展状况与行业相关技术,没有对跨领域合作或是行业外合作的可能性予以充分考虑,所以在设计信息系统接口、硬件和软件之间的耦合等诸多方面依然存在众多问题,从客观上制造了相应的行业壁垒,导致行业中出现信息孤岛的情况,相关应用系统之间缺少互相联通以及数据信息的共享,电网数据信息的真正作用无法得以显现。

3 新产业形态中配电物联网的应用

3.1 标准化

配电物联网主要根据即插即用和广泛互联的具体程度,全方位健全与创建电网建设的运作与维护、装备设备相应标准,主要包含标准化的施工、管理及应用,标准化的功能和通信方式,标准化的接线方法和工程现场施工,标准化的系统平台和信息模型等。通过建立标准化能够对电力新产业的发展秩序加以规范,更加利于生态圈中各相关主体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加强服务及生产质量,可以使市场得以大幅拓宽,可以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为产业升级提供保障。

3.2 业务软件定义化

配电网业务通常具有变化速度较快和灵活性等诸多方面的特点,这也对配电网业务应进行定制化的应用和速度较快的更新换代起到了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在电力系统主站侧与终端侧,借助于软件定义的形式,针对服务进行迅速且灵活性的部署,使各种不同形态的配网业务融合与不断发生改变的服务需求得到良好地满足。不管是在主站,抑或是终端侧,均应根据“硬件平台化,软件App化”的方式完成软件和硬件的解耦操作,通常需要利用三层结构完成解耦操作,也就是基础软件层、应用软件层与平台层。在这其中的平台层主要工作内容是进行边缘计算平台的保存、通信、网络等多方面的资源管理,针对资源实施虚拟化处理,确保业务应用和资源之间能够有效隔离,业务应用相互间可以有效隔离,同时给业务应用提供标准化接口。

对于基础软件层,其是基于平台层,从中抽离出业务应用需要的各相关基础性服务,促成相应的基础功能性模块,给业务提供相关跨业务应用的数据信息通信以及数据信息的管理等诸多功能,同时也包含对于主站与终端相关数据信息通信功能及即插即用相关服务。对于应用软件层,其是以基础软件层与平台层作为基础,提供一些基础性功能,规划并安装可以使业务功能得到良好满足的相关应用软件,确保工作状态全方位感知、应用模式转型升级、高效应用相关资源、迅速完成业务的更新等目标可以良好实现。

采用软件定义化的方式,不但能够保证硬件和业务之间的相对解耦,同时能够实现业务功能较为迅速且方便的复制,有助于满足较低成本业务升级更新以及延伸应用等方面的要求,提高产业所具有的竞争能力。

3.3 配电网数字化

新产业的发展中,数字化是其主要发展趋势,利用数据信息提高服务,对上游和下游产业予以赋能。对于配电物联网,其会创建配用电统一化的信息模型,主要包含动态化的状态建模和量测、静态化的拓扑建模和配电网设备。在这其中,静态模型是基于智能配电网,向上可以对相应的调配边界进行贯通,促成将变电站母线出口位置断路器作为边界的相关调配融合模型,向下可以对相应的配置边界进行贯通,促成将低压用户接入点作为边界相关营配融合模型,以电网资源中台作为基础,创建相应的配电网、输电网到终端位置用户的配电网结构。关于动态模型,其是基于配电网量测、传感和状态信息,借助和静态模型之间实现耦合,基于数据中台创建集合电力设备、状态、电网和量测等信息高度融合的配网数据信息源,这样可以实现对于配电网状态的全面感知,信息的全面透视,在技术层面给新产业实现价值的大幅上涨提供保障。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确保新产业业务更加具有敏捷性,使产业链长度变得更长,令实际生产过程得以优化,同时可以借助于各种不同业务的在线化确保商业模式的迅速更新换代有效实现,确保以往业务具有更大的商业化价值。

4 结语

配电物联网是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下产物,将其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可以促进国家电力新产业形态的发展,提高电力系统工作效率,为人们提供更加稳定的电力供应,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对该项技术进行大力研究,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电力网络,保障国家电力的正常供应。

参考文献

[1]朱振.配电物联网在新产业形态中的应用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19(11):272.

[2]吴姗姗,宁昕,郭屾,郭欢.配电物联网在新产业形态中的应用探讨[J].高电压技术,2019,45(06):1723-1728.

[3]黄淦畴.物联网技术在东莞电网若干应用研究[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16.

[4]姜超.物联网技术在配电网在线故障定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华北电力大学,2013.

[5]吕军,盛万兴,刘日亮,王鹏,吕广宪,林佳颖,张治明.配电物联网设计与应用[J].高电压技术,2019,45(06):1681-1688.

[6]张伟,唐明.物联网技术及其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17):87.

[7]赵如国,刘宸,沈利平.泛在电力物联网在低压配电网中的应用[J].吉林电力,2019,47(06):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