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湜祎
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 100176
摘要:在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下面层配合比的设计中,重点内容为目标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设计,这是满足路面基本功能和耐久性的关键。现阶段,我国市政道路往往会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沥青面层主要分为上、中、下三层。其中下面层会直接接触半刚性基层,实现荷载传递,其配合比设计决定着路面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故合理的展开设计及施工极为关键。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下面层;配合比
引言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是市政道路施工中常见施工技术之一,该项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可提升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支出与后期养护成本支出等。本文以某市政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
1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特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确保车辆的正常通行,路面必须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伴随着抗压能力的提高,沥青混凝土结构的高温性能更加稳定,更好地抵抗流动变形。同时,沥青混凝土路面需具备较强的耐久性以及良好的荷载抵抗能力,因此在对其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促进沥青混凝土路面综合性能的提高。
2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一方面,要合理的选择级配。基于既往市政建设大量目标配合比设计经验的前提下,初步明确油石比,一般比值为4.2%,选择最优的级配展开试验。同时,还需对各组成材料的级配、比例等进行合理的调整,可通过对试验结果曲线的观察,这也是选择最佳级配的有效途径。以某城市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为例,受选用级配孔隙率较大的影响,导致饱和度无法满足相关规范及要求。为解决此问题,相关人员展开的级配掺入试验,选择8%及10%的级配分别完成了4组级配,观察级配曲线,并对4组级配进行对比后,选择出最优的设计配比。另一方面,选定适当油量。在此过程中,要明确最佳油石比,基于沥青含泥量比例设计的前提下,合理的展开集中油石比设计,并落实试验,观察各比例下试件的密度、稳定度、流值等参数内容,经有效的对比,以选择出满足规范要求的几种油石比,取均值即可将其定为最佳油石比。同时,还需基于工程设计环境、既往经验等前提,合理的对均值进行分析,适当的调整,这也是确保油石比合理性的关键。另外,还需展开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的试验,将最佳油石比配置的混合料通过高温车辙、浸水马歇尔等试验,有效的对比其各指标,包括强度、稳定性等。
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1材料控制
(1)原料的采购、验收、贮存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管理。在保证原料质量的前提下,应选择规模较大的采料场,以保证整个标段的施工需要,进而保证碎石规格一致。如石料场供料不足,则施工单位须重新对石料进行分级试验。(2)科学、合理的配方设计和配料比例,可以保证混合料的稳定性。根据工程建设目标和原材料质量要求,科学进行配比试验,合理确定沥青混合料的配比,即通过搅拌生产、试验铺筑等方法确定标准配比方式,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S形配比曲线。(3)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搅拌温度等施工工艺,都会对搅拌性能产生影响。搅拌时要注意质量控制,骨料应呈嵌挤状,不得出现花边和泡沫。(4)为避免拌和料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施工单位应结合搅拌场地与施工场地之间的距离,合理组织调配运输车辆。
3.2沥青混凝土运输
(1)沥青混合料通过自卸车运输,每车装沥青混合料20~22m3,每次使用前必须将自卸车车厢内的杂物清扫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或防黏剂防止沥青黏结。(2)运输车辆严禁超载,不得在施工路段上急转、急刹,以免破坏沥青黏层。(3)运输车辆进入摊铺现场前,设专人将污染物清理干净,以免影响路面质量。(4)运料时使用双层被子和棉被覆盖以减少温度损失。将混合物运输到现场时,温度应不低于规定要求,摊铺时必须至少有5辆备用车辆到达施工现场。(5)物料车将物料卸入摊铺机后,有必要悬挂后挡板的挂钩,以防止物料泄漏。
3.3混合料的摊铺
沥青混凝土路面混合料摊铺前,需要对路面基层表面进行清理,并做好检查工作,确保道路基层的路面密实度、厚度满足施工要求。一方面,应严格检查路面的平整度,若发现路面出现坑槽或不平整情况,应及时按照施工预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修;另一方面,进行摊铺施工作业时,应注意施工车辆与摊铺机的车距,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并为施工效率提供保障。在路面摊铺过程中,应采用雪橇式摊铺,合理控制施工厚度,以满足路面设计要求。此外,在多层混合料摊铺时,上、下面层的接缝须按照施工实际要求错开,横缝错开1m左右,纵缝错开15cm左右。
3.4压实
在市政道路的施工中,应用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后,压实属于关键环节之一,在摊铺操作后,主要发挥着确保道路坚固性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可选择使用钢轮压路机和胶轮压路机联合应用的方式完成碾压操作,初次碾压时前进后振各一次,前振后振各1次,合理控制碾压速度,以每小时1.5至2.0km最为适宜;在复压的过程中,前振后振各三次,以每小时3.5至4.5km碾压速度最为适宜;终压的过程中,就碾压两次,以每小时2.0至3.0km碾压速度最为适宜。此外,在压实的过程中,要确保同时纵向形式,从较低边缘保持均匀的速度向较高边缘前进。
3.5接缝作业
因为整个沥青公路需要由多个路段共同组成,所以沥青路面的接缝工作非常关键,如果出现接缝断裂问题,会导致车辆行驶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在路面会产生斜纹裂缝,严重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效果。由于整个路面施工很难对斜纹裂缝提前预防,因此在发现施工缝后要立即处理。通过碾压摊铺作业可以为整个施工裂缝预留足够空间,一般两台摊铺机需要保持5~10m的距离。为了准确处理施工缝,可以采用人工或者压路机厚度相符合的平铺面板,在碾压作业完成后,由专业的接缝人员对路面进行检查,判断其是否符合预期要求,如果公路两端的厚度不一致则需要严格处理。
3.6施工过程控制
1)应做好沥青混凝土拌和地点的合理选择,对拌和过程进行管控,及时找出拌和环节存在的问题,将拌和的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免温度波动影响沥青混凝土的质量。2)在对沥青混凝土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施工标准以及摊铺机械的操作要求,对沥青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控制,运输车辆应尽量避免急刹车、急转弯的情况,以免沥青混凝土出现离析的情况。3)在对沥青混凝土进行摊铺时,应认真检查路面基层施工质量,确保基层粗料摊铺均匀,同时,依照市政道路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对沥青混凝土的摊铺设备进行选择,确保摊铺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结语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市政道路建设不断增多,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市政公路建设中的应用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中的相关注意事项,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张苗,陈新民,薛德坤,葛源军.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J].中国标准化,2019(24):166-167.
[2]谢奕,刘丽.路面改扩建结构设计研究[J].交通世界,2019(36):42-43.
[3]吴志勇.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微[J].城市建筑,2019,16(36):155-156.
[4]夏登春.市政道路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管理[J].门窗,2019(24):95+98.
[5]许鹏.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J].福建建材,2019(12):64-66.
作者简介:王湜祎(1990年5月)
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北省承德市)
单位: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学历: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
研究方向:沥青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