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气科城(英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省英德市 513000
【摘要】 广东省是国家积极推行装配式建筑的地区之一,有幸参与到建筑业信息化、工业化转型升级的实施项目中,能发现自我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才有进步。在项目的发展中见证自己的成长,根据项目本身透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更为真实。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预评价;装配率计算;
前期方案策划及准备
一、根据国家和地方政策、标准、技术要求进行技术分析。对项目整体进行前期策划,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深化设计单位、总承包方、构件厂参建方充分沟通,协调建筑、结构、机电、内装,制定相互协同工作机制。组织前期调研新材料、新技术,参观考察同类型建设项目等工作,综合分析确定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的选择、形成初步意见和施工组织方案及深化设计方案。充分认识本项目所预见的问题和困难,鼓励业主采用数字化信息模型技术,模拟现场施工顺序,提前暴露问题以待及时调整解决,最终以工期可见,成本可控为本。
例:根据土地出让条件和广州市相关政策要求及《关于核发知识城规划条件的函》穗知国规设【2019】之规定。装配式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40%。即,装配式建造面积为(总建筑面积*装配式建筑占比):60208.29*40%=24083.32 m2<3#(24622.18m2)。也就是只将3#按装配式建筑设计即可。
根据国家及广东省《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J/T 15-163-2019满足装配式建筑评价等级基本级要求:
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
围护墙和内隔墙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10分;
采用全装修;
装配率不低于50%,
首先装配式建筑方案要以政策为指导,甲方要求为主导,规范和标准为准则;其次根据项目特点结合预评价文件督导来落地实施。
二、装配式建筑的预评价工作是一项有效的、非常必要的、预审和筛查工作。将装配式建筑前期阶段出现的问题和各种不规范,不合理扼杀在摇篮里。还有些地区是将预评价工作提前到方案评审阶段,这是值得鼓励和推广的,这样才能给装配式建筑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通过对预评价工作人员的咨询了解到,如果根据装配式建筑基本级要求,应按照装配率计算表详细分析各项组合最优方案,多方案对比。针对不成熟的,在发展和探索阶段的技术单点分析和调研,既要适合本项目,也要满足本地区的相关标准和法规。
例1:由于第一次做预评价项目,从经济的角度出发,由于将装配率计算表中各项内容考虑的太理想,认为表中项目能实现的应该都能得分,其实不然。从这方面来看,还真是不能太局限与规范和理想的政策文件。还是要用批判性思维来考量项目与市场的适应性。
所以,在项目前期做好充足的准备,做足装配率计算总分值及以上是留有余地和空间,不至于将自己逼上绝路。当然,将预评价提前到方案阶段审查是有必要,并且会有充分的时间来纠错改正,不至于影响到各方工作进度。
根据《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基本级要求来分配、组合、细化装配式设计方案。由于本项目业主坚持要求不做竖向构件。
装配率计算主要内容如下:
主体结构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种类有预制叠合板;
围护墙和内隔墙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种类有ALC预制墙板、玻璃幕墙;
采用装修与设备管线的措施是全装修、管线分离 ;
鼓励项的措施是预制构件与部品标准化、节点标准化、绿色建筑、BIM应用、智能化应用、绿色施工、工程总承包 ;
第一版装配率计算得分为:50.18%。
第一次预评价申报有六点需要补充完善及修改调整,这里仅挑一个重点问题剖析一下:“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停止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评价工作的通知》,停止设计标识评价工作,项目绿色建筑项应不得分”。
《广东省绿色建筑条例》在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出台标志着绿色建筑不再是“纸上谈兵”。近日,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正式印发《惠州市民用绿色建筑验收工作指南(试行)》,确保严格查验促绿色落地:预评价+承诺制验收全流程管控确保绿色效能落实。该指南同时要求:新建绿色建筑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或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建设,且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验收时,组织相关单位对新建民用建筑项目是否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和绿色建筑标准进行查验。
《验收指南》鼓励建设单位在绿色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开展绿色建筑项目预评价工作。经专家评审通过确定绿色建筑参评条款、得分内容及项目星级,为项目验收的方案制定、检测内容、《自评估报告》编制提供依据。绿色建筑最终通过自我评估、专家评审、验收等环节确保绿建全过程实施落地。绿色建筑运行标识是在项目交付运行一段时间后开展,切实有效地监测和检验绿色建筑实际效能发挥。《条例》+《验收指南》标志着绿色建筑落地有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所以,装配式建筑预评价中绿色建筑有必要参与并得分。
本项目针对“非承重围护墙非砌筑”项也做了探索和尝试。
例2:在本项目中甲方对于外围护墙体采用ALC(蒸压加气混凝土条板)不是太认可,主要是担心防水的问题。其实对于工业和公共建筑的实例还是比较多的,大部分防水效果还是很不错。只是住宅外围护墙采用ALC实际案例比较少,防水做法按传统施工方式是没有问题的,也有待市场的认可和适应了。
我们亲身考察了大量的实例也挖掘了一些好的案例分享出来:
深圳市光明区-库马克大厦(2018年建成,经过“山竹”考验,防水效果佳),外墙ALC板竖装+密封胶+两道防水涂料;
广州市黄浦区-普洛斯云埔物流园(2009年建成,17万平米,仓储中也有档案仓储间,防水效果佳)。外墙ALC板横装+密封胶+两道防水涂料。
注:选取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时要充分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及供应链条件是否完整,充分与业主、设计、构件厂、施工方、运输、吊装队协商关于设计各项指标所衍生的相关配合事宜。
根据以上问题和专家充分沟通并修改装配率计算主要内容如下:
主体结构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种类有预制叠合板;
围护墙和内隔墙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种类有ALC预制墙板、玻璃幕墙;
采用装修与设备管线的措施是全装修、集成卫生间、管线分离 ;
鼓励项的措施是预制构件与部品标准化、节点标准化、绿色施工、工程总承包 ;
第二版装配率计算得分为:54.56%。
三、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再到加工深化图是没有明显的时间节点,配合总包、设计、施工做到与各专业(建筑、结构、机电设备、装修等)之间的无死角直接沟通机制,将以“少规格,多组合”的标准化贯穿于全生命周期内融合、协同设计是正向设计的基本理念。做到相互配合融洽,有问题互相“让步”、“妥协”,不为私利误工期,不为妥协赶进度的职业态度,建立一个友好和谐合作共赢工作团队。
例:自项目启动以来总包方建立了工作通讯录,由业主、总包、设计、施工、生产、施工、深化及多方参与协同交流的沟通机制,给项目进展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和项目进展平台。及时一对一交流反馈消化问题,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极大的节省了时间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了友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所以良好的沟通是成功的开始。
(烯湾项目预评价意见书成果展示)
悟: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注重走一步想三步,拓展发散性思维的工作方式,积极主动的直面困难。要有“BIM”思维能力、工作能力,还要以“BIM”的工作方式管理自己,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带有工匠精神工作。
BIM的价值在于完善建筑行业从上到下的管理系统和工作流程间的纵、横沟通和多维度交流媒介,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手段。BIM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它更是一种建筑管理的新型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