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赤泥是从铝土矿中利用碱法提取氧化铝之后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黑曲霉菌是一种产酸能力很强的微生物,可以同时产生柠檬酸、草酸等有机酸。本研究利用黑曲霉菌产生的有机酸及络合作用对赤泥进行酸溶, 浸取赤泥中的铁对赤泥进行初次处理。化学成分分析及 ICP 分析表明黑曲霉菌在生长过程中代谢糖分产生草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对赤泥的浸出为综合浸出,不仅仅浸出铁、钛、钪等金属元素,而且同时浸出稀土元素及硅元素。
关键词:黑曲霉菌;赤泥;铁
目前,世界赤泥的平均利用率仅为15%,但我国赤泥的综合利用率不足4%。大量赤泥无处理或者处理后陆上堆存处理,不仅占用资源,其强碱性还会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合理高效利用这些赤泥和提取其中有价金属再加工,已然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黑曲霉菌浸出赤泥中铁,不仅很可观的解决了一部分固体废物赤泥,而且对有价金属元素进行回收,节约资源,缓解了资源紧缺的压力,是一条绿色解决固体废物污染可行的新出路。
1 XRF分析测试
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和 XRF分析方法确定赤泥中的化学组成及其含量,结果如表1.1 所示。
表 1.1 拜耳法赤泥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
Tab. 1.1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bayer red mud( %)
成分 |
|
|
|
|
|
|
|
|
| S |
含量 | 22.11 | 18.75 | 16.22 | 15.28 | 0.86 | 6.93 | 6.24 | 1.92 | 0.09 | 0.2 |
从表 1.1 中可知,此实验所使用拜耳法赤泥中 的品位为 22.11%,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赤泥中 与 分别达到了16.22%、18.75%, 与与 等碱性金属氧化物含量也较高,分别为6.93%、15.28%。P、S 含量均较低,分别为 0.09%和 0.20%[1]。
2 XRD 分析测试
采用 XRD 分析方法确定山东铝业拜耳法赤泥中的矿物组成,通过 XRD 图谱分析得到,此实验所使用拜耳法赤泥中主要矿物有赤铁矿、石英、方解石、三水铝石和锐钛矿[2-3]。
3 重铬酸钾滴定分析测试
测拜耳法赤泥中全铁取了两个平行样,平行样1消耗重铬酸钾9.8 mL,平行样2消耗重铬酸钾10.4 mL。测得拜耳法赤泥中全铁含量为20.2%,即1g拜耳法赤泥铁含量为0.202 g[4]。
4 ICP分析测试
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发生仪(ICP)对浸出过滤液进行共同浸出元素铝、钛等定量测试,得到浸出液中铝的含量为48.8595 mg/Kg, XRD、XRF结果表明赤泥中Al2O3的含量为18.75%,则由此知在浸出铁的同时,铝的浸出效果达到了50%。得到浸出液中钛的含量为7.15377 mg/Kg, XRD、XRF结果表明赤泥中TiO2的含量为6.24%,则由此知在浸出铁的同时,钛的浸出效果为12.75%[5-6]。
5 结论
黑曲霉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草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具有浸出拜耳法赤泥中铁的性能;
黑曲霉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草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对赤泥的浸出为综合浸出,不仅仅浸出铁、钛、钪等金属元素,而且浸出稀土元素;同时浸出硅等元素。
参考文献
[1] LIANG G,CHEN W,NGUYEN A V,et al. Red mud carbonation using carbon dioxide:Effects of carbonate and calcium ions on goethite surface properties and settling[J].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18(517):230-238.
[2] 袁健博. 赤泥/尾矿/页岩协同制备免烧建材及性能研究[J].2020.
[3] Wu J.-F, Ding P, Xu X-H, et al. Preparation of rich-red mud ceramic simple brick[J].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7(07):22-25.
[4] 罗扬,田江南,丁健,郑诗礼,吴应红.拜耳法低铁赤泥制备硅钾肥工艺及硅钾活化机理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21,44(01):27-33.
[5] 王克勤,宋嘉伟,高燕,姜武.氧化铝赤泥盐酸浸出稀土元素研究[J].稀有金属,2012,36(04):676-680.
[6] Abdulvaliyev R A,Akcil A,Gladyshev S V,et al.Gallium and vanadium extraction from red mud of Turkish alumina refin-ery plant: Hydrogarnet process[J].Hydrometallurgy,2015,157: 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