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护理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可行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6
/ 2

运动康复护理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可行性分析

杨清

南阳市康复医院 河南 南阳 47300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适应运动康复护理的可行性,为日后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抽选7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源自于2019年7月~2021年3月xx医院收入,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接受运动康复护理,就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左房内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运动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其心功能指标,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群;慢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护理;心功能

现如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再加之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显著提升,且呈年轻化趋势发展[1]。该类患者主要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体液潴留等症状,对其机体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目前临床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主要给予药物治疗,具有较好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但仍难以满足临床治疗需求[2]。近年来,运动康复护理在慢性心理衰竭中应用取得了较佳的效果,可有效提升其体力活动能力。为此,本文就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运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7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源自于2019年7月~2021年3月xx医院收入,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60~82岁,平均(67.52±2.75)岁。干预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60~84岁,平均(67.71±2.67)岁。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即对患者开展常规宣教,严密观察各项生命指标,根据患者自身状况给予适当的用药指导、饮食干预等。干预组基于此开展运动康复护理,内容如下:

(1)健康宣教:对患者宣教疾病相关信息与预防措施,讲解疾病发病机制,促使其掌握疾病相关信息,正确的面对疾病,充分缓解其负性心理,强化遵医行为。

(2)运动康复护理:于患者入院后前5d,指导其开展小幅度运动,例如改变体位、翻身、腿部屈伸等运动,逐渐根据患者的;而后逐渐加大运动幅度,例如四肢运动。待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平稳后,可开展适当的下床运动,,通常采取椅子静坐,10min/次,下床运动会见根据患者病情状况而定。同时还可开展适当的颈部、肩部运动;针对恢复状况良好的患者,可给予步行、上下台阶运动。①心功能Ⅱ级的患者,可给予室内步行,1~2次/d;心功能Ⅲ级,可给予床边站立、移步等活动,5~10min/次,3~5次/d;心功能Ⅳ级,治疗前期保障充分的休息,初期可给予简单的关节活动,逐渐过渡为床上运动、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

于护理前后分析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并进行组间比较。①心功能指标包含: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②生活质量使用生活质量简表(SF-36)[3]进行分析,共包含活动能力、健康水平、自理能力与心理状态四个项目,百分制,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6119cc101329c_html_c91a64ff6fb5b209.gif ±s)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左室射血分数及SF-36评分均明显提升,左房内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 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指标组间比较(n=396119cc101329c_html_c91a64ff6fb5b209.gif±s

组别

左室射血分数(%)

左房内径(mm)

SF-36(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42.41±4.15

47.24±5.81

43.52±3.54

40.55±3.54

56.45±3.45

69.45±6.45

干预组

42.38±4.11

54.65±5.62

43.41±3.61

37.54±3.64

56.38±3.41

76.12±5.41

t

0.032

5.725

0.136

3.702

0.090

4.948

P

0.974

0.001

0.892

0.001

0.928

0.001

3 讨论

慢性心理衰竭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属于一种严重的综合征,是一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再加之老年患者机体各项器官呈退行性改变,自身抵抗降低,给疾病治疗带来一定难度,机体恢复速度缓慢[4]。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除药物治疗外,给予系统、科学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

传统的护理措施以卧床静养为主,严格限制运动锻炼,会造成患者运动能力降低,给疾病恢复带来负性影响[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及SF-36评分均明显升高,左房内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康复护理根据患者心功能分级的不同,制定针对性运动康复方案,促使每位患者从被动锻炼逐渐过渡至主动运动。同时护理人员在患者运动过程中,保障其运动安全,给予有效的健康宣教,有效提升其遵医行为,促进其心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将运动康复护理应用至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可有效提升其心功能指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曾婷,刘文伟,曾海涓,等. 基于代谢当量的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广西医学,2018,40(17):2026-2028.

[2] 赵黎.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河北医学,2017,23(6):1052-1055.

[3] 刘玉志,杨太聪. 运动康复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4):157-159.

[4] 程梦影,杨建全. 运动康复路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7):153-155,164.

[5] 于瑞英,张雯,李莉.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运动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6(1):2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