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邮编: 133000
【摘要】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院内收治的63例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两组,参照组31例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运动功能评分、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在护理后高于参照组;参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加快术后护理介入速度,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护理质量高。
【关键词】颅脑外伤;早期康复;运动功能
颅脑外伤会对颅内组织、神经等造成损伤,术后运动功能障碍较常见。常规护理中的康复训练介入速度较慢,运动功能恢复时间较长,有的患者在恢复过程中还出现了其他问题,护理满意度不高[1]。加用早期康复护理缩短术后康复训练介入时间,让肢体从术后开始就有恢复的意识,在早期康复护理中尽快恢复应有效力,提高机体活动能力,保障护理质量,详见下述。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用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院内收治的63例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两组,参照组31例,观察组32例。包括41例男和22例女,年龄均值(41.09±5.74)岁,主要致伤因素:29例交通事故、23例高空坠落、11例暴力打击。(P>0.05)是两组完整的基础资料对比后情况,不显示统计学意义。纳入:全部经过颅脑CT等确诊为颅脑外伤,都进行手术治疗,并术后出现运动障碍,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意识及精神障碍,合并类严重疾病。
1.2方法
1.2.1参照组
关注患者生命体征、术后重点护理手术部位,按医嘱为患者提供药物、健康宣教、运动指导等。
1.2.2观察组
在上组护理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2]:①术后对患者机体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尽快介入康复训练。②心理康复先介入:多关注患者的言行、情绪失控点等,判断患者的心理动态,耐心与其交流,用成功案例引导患者乐观、自信的进行术后康复。②体位康复:需要在术后与家属协同改善患者体位,可以按照平卧-侧卧-半卧等转变规律进行,避免同一侧受压时间过长,一般1小时进行一次即可。在调整过程中要关注患侧异常情况,定时按揉肢体防止血液循环障碍、痉挛等。③运动康复:从别动训练开始,联合家属拍打、腹膜患肢,还要进行患肢伸屈训练,保障关节活性。待机体感知、肌肉运转良好后,再从手指等小关节训练开始逐渐到上下肢抬起、放下训练等。循序渐进推动运动功能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
用FMA(运动功能评分表)对两组护理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分,下肢包括6项内容共34分,上肢包括9项内容共66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越好,统计并比较。用护理满意度评估表评分,0-100分中0-59分为不满意、60-89分为基本满意、90分以上为满意,(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总体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运动功能评分
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在护理后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 1 两组运动功能评分对比[n( ±s),分]
组别 | 例数 | 上肢 | 下肢 |
观察组 | 32 | 57.16±2.36 | 28.41±2.19 |
参照组 | 31 | 51.08±2.17 | 25.31±2.08 |
| / | 10.635 | 5.757 |
P | / | 0.000 | 0.000 |
2.2护理满意率比较
参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低于观察组,比较后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 2 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n(%)]
组别 | 例数 | 满意 | 基本满意 | 不满意 | 总体满意率 |
观察组 | 32 | 21 | 9 | 2 | 93.75 |
参照组 | 31 | 13 | 10 | 8 | 74.19 |
| / | / | / | / | 4.510 |
P | / | / | / | / | 0.034 |
3 讨论
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会影响患者术后自理能力,患者无法下床大小便、自主进食等,活动能力受限。常规护理术后未尽快接入康复训练,患者术后活动情况和心情都不理想,压疮、血栓等较容易发生,护理满意度不高。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加快康复训练术后介入速度,护理目的更具体,针对肢体运动开展工作,缩短患肢不能活动的时间。在早期康复护理的辅助下,观察组护理效力更大。
加用早期康复护理让患者从心里到身体都更主动,正确看待术后运动障碍,按照康复护理内容定时进行训练,加强肌肉、骨骼、关节等灵活性,促进身体和脑部修复[3]。观察组为患肢提供被动、主动康复训练,帮助肢体适应康复护理,促进血液流动。加用早期康复护理能防止肌肉萎缩等,促进神经反射,让患者尽快自主活动、自理。观察组让护理针对运动功能恢复,加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削弱不良情绪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加用早期康复护理让康复训练根据术后评估合理开展,提高护理主动性。护理人员能用主观引导患者训练,用专业的训练方式避免意外,肢体在早期康复护理中能尽快恢复动力,逐渐自主运动。脑部、肢体间的信号传递变好,颅脑中神经、血管、软组织等能重新正常运转,术后恢复情况变好,突出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观察组灵活运用早期康复训练,为每位患者提供应有的训练事项,干预力度适中,家属和患者能较好的接受,护理满意率变高[4]。经此可见,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在护理后高于参照组;参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在术后尽早介入,加速运动功能恢复,护理效力高。
【参考文献】
[1]钟雪枚, 揭海英. 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伤残医学, 2019, 27(14):77-78.
[2]王丽芳. 对手术后的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 18(7):233-234.
[3]张云云. 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 预防医学研究, 2019, 1(2):15-15.
[4]戴爱霞. 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2):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