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与神经外科综合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2
/ 2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与神经外科综合治疗

谢泽锋 陈龙钦 陈文杰 绍熹

安溪县医院神经外科  福建  泉州  362400

【摘要】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以及神经外科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介入与神经外科综合治疗的4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实施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颈内动脉虹吸段进行支架植入介入法、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植入。并分析介入治疗与神经外科治疗的相互作用。结果 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治疗15例患者:均正常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进行植入支架介入法的21例患者:有20例经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且未并发症发生情况,1例术后出现腔隙性脑梗死症状,无其他并发症。颈内动脉虹吸段行支架植入介入法的4例患者:2例患儿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情况,且恢复正常,康复出院;2例患者于术后3小时进行支架植入介入法于动脉的供血部位进而发生脑出血死亡。结论 对于缺血症状的脑血管相关疾病的患者,给予介入治疗以及神经外科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神经外科综合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居我国因病致残总基数第一位、因病致死总基数第三位[1]。大多数患者接受脑卒中药物治疗,可以极大程度地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但部分病人应给予神经介入和神经外科综合医治,选取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回顾性分析,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与神经外科综合治疗的应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40例患者,均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与神经外科综合医治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相关资料,其中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15例,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48—72岁,平均(57.22±1.23)岁;21例对于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进行支架植入的介入法,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50—75岁,平均(60.11±0.88)岁;4例颈内动脉虹吸段患者采用植入支架介入法,2例则为男性,其余为女性;年龄40—60岁,平均(50.36±1.36)岁。

1.2方法

1.2.1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

取仰卧位,标记手术切口,切开皮肤,暴露颈内静脉和颈内动脉,切开颈动脉鞘[2]。用丝带或硅铜带绕过颈动脉的近端和远端,主要起到阻断颈总动脉的作用。阻断颈动脉的时候可采用转流管,避免血流的中断,导致脑缺血。用丝带阻断动脉,纵向切开颈总动脉,分离颈动脉的斑块,将其切除。用6个0或7个0的单针缝线从远端开始连续缝合。缝合结束后,松开颈动脉的阻断钳,检查有无漏血,最后依次缝合[3]

1.2.2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植入治疗的方法

股动脉穿刺,送入导引导管和微导丝,将微导丝通过狭窄处,若带保护伞,将伞在狭窄处远端撑开。于狭窄部位采用顺微导丝将球囊送至其中,扩张球囊,撑开动脉狭窄的部位,可观之后将其球囊撤离出去。于狭窄段位,采用顺微导丝送至支架至此段位,将其放置。再造影,若狭窄扩张至可观时,并将导丝撤离出去,手术完成,若不满意,可再球囊扩张[4]

1.2.3颈内动脉虹吸段狭窄支架植入

手术方法:采用球囊与支架,4例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于一侧的颈内动脉部位,采用引导导管插入其中,在狭窄的段位把球囊放置并进行预扩张,正常血管的80%为球囊直径,预扩张后,植入支架[4]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的并发症及治疗疗效。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n%)代表率,行X2检验。文中所生成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处理,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1. 结果

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治疗15例患者:均正常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于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进行支架植入介入法的21例患者:有20例经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且未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出现腔隙性脑梗死症状则为1例患者,无其他并发症。

进行颈内动脉虹吸段介入支架植入法的4例患者:其中2例患者于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且恢复正常,并康复出院;2例患者于术后3小时进行支架植入介入动脉供血部位出现脑部出血状况导致死亡。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死亡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患者来极大程度的痛苦[5]。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介入治疗以及神经外科综合治疗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其特点安全性高、风险率低,且术后患者症状均有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有改善局部脑血流量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显著作用[6]

综上所述,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给予介入治疗以及神经外科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7]

参考文献

  1. 朱友义,高律萍,曹成瑛,陈红,王生元,罗焕.CTPI在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评估中的临床价值[J].河北医学. 2021,27(04):628-632.

  2. 易永杜.64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后证候要素分布特点[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19(05):58-60.

  3. 李守勇,张芙玮.敏感指标建立的量化评价体系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18(09):1354-1356.

  4. 董发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展开介入治疗对提高疗效的作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5(06):162-163.

  5. 吴建珩,王振,袁小威.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J].云南医药. 2019,40(06):512-513.

  6. 王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对脑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21,59(07):46-49.

  7. 董发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展开介入治疗对提高疗效的作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5(06):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