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0
/ 2

新时期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研究

刘学博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规划系

摘要:现阶段,国内城乡发展越来越不平衡,明显拉大了城乡差距。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模式十分粗放,相应的社会事业的发展也显著滞后。在经济转型的新时期下,我国需要重视城乡的一体化发展,并进一步强化和谐管理,以深化新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加快整个社会的发展脚步。

关键词:城乡规划;实际管理;一体化研究

引言

近年来,各国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出了“积极和消极发展”的战略思想。城市化的逐步发展虽然促进了我们各国的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我们各国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而且其发展战略也有缺点:城市地区的使用日益增多,邻近地区的占用日益增多,环境和农业的发展尤为突出。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环境和环境管理问题特别重要。面对多元化的新时代,规划者应采用新的理念,严格执行最近关于城乡统筹集中管理的决定,改善城市之间的互动和互操作性,实现城市一体化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1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原则

1.1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的指导思想之一,对于改进城市一体化规划具有至关重要的科学意义,并直接影响着城市中心的进一步发展。一般来说,需要长期和可持续地思考。在这种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满足儿童的需要不仅受到满足几代人需要的威胁。为了在社区和农村社区统一规划的框架内实现可持续发展原则,应遵循社会保障、和谐发展、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的原则,在科学和科学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追求城市发展的规模和进程。

1.2科学系统规划原则

城市和农村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社区规划是城市一体化空间布局的全面部署、城市间过渡的协调、资源的地域分配和建筑方案的实施。因此,乡镇建设规划应考虑当地的气候人文、居民生活习惯、地理条件等实地考察,充分把握居民的意见,广泛参与。城市地区规划需要建筑、工程、科学、科学专业人员与科学方法相结合。考虑到城市一体化建设项目的复杂性,重要的是在筹备建设之前要有相应的预算资源,并为科学建设的目的合理安排来自不同专业部门的专业人员。此外,城市一体化建设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进程至关重要,在规划之前,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对城市发展项目进行全面分析、科学评估和指导,以确保稳步实施建设进程的各个方面。因此,作为城市综合特派团管理的一部分,计划管理人员应按照科学发展原则,建立地方经济、区域地位和人的地位的统一布局,以确保项目平稳进行。

2新时代城乡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城乡规划设计存在规划意识不足的问题

城市地区规划通常由政府决定,而社区一级的规划则是根据国家发展目标制定的,但她本人对社区一级的规划一无所知,尤其是在缺乏对规划的科学理解的情况下,这主要表明社区一级的规划不能与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实现建设的目标。此外,村民的想法没有被纳入规划,村民们认为规划是完美的,村民们不接受方案,无法积极配合相应的建设工作,使得城市规划难以顺利实施,甚至出现了限制规划的不一致的情况。

2.2农村发展不平衡

城市发展不平衡通常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中心问题,主要受基础设施、投资环境、工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各国政府在城市商品投资规划方面的投资远远多于农村地区,如果城市有足够的基础设施保障,工业结构与农村相比的调整更加容易,投资环境无害。此外,城市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的日益舒适使许多当地居民不愿返回自己的村庄,造成了农村人力资源的恶性循环,进一步扩大了农村发展的差距。

3新时期国内一体化规划管理城乡的方法

3.1创新城乡土地管理制度

现阶段,国内城乡一度脱离规划管理,虽然颁布并实施了一些有关规划法规,但是并未在统一规划中科学地、统筹地管理城乡。此外,在国内既有法律系统中,一度是国家拥有城镇土地权。在开发、使用土地时,通常可根据规划展开。但乡村土地却是广大农村集体统一所有,规划建设是强制性的,难以赢取农民的认同并接受,导致乡村建设中,农民自行盲目规划、占用建设土地现象较多,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所以,需要及时革新城乡土地管理体制,统一经由政府获取农村土地的直接使用权。在统一管理中,赋予政府机关、规划管理部统筹监管的权利。在具体开发利用农村土地时,应与城乡规划相符,大力规范村落土地使用措施,以真正统一规划、有效管理城乡土地,进而加快城乡可持续发展的脚步。

3.2坚持以人为本的初心

人是推动社会发展、改变世界的根本;人类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不断追求生活的高质量。因此,城乡一体化建设首先应以人为本,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化,并将其摆在首位,坚持一切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规划建设初心。一方面,实施城乡管理一体化的战略方针可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并配合规划的执行与落实;另一方面,城乡统筹及一体化发展方案的制定应尊重群众意见,顺应民意,建设和谐舒适的居住环境,优化城乡过渡区域的建设问题,促进城乡空间形态的层次化、丰富化,进一步满足民众的多元化生活需求。

3.3保持地域特色,多元持续发展

乡村作为在历史发展中自然形成的人类聚集地,是地域文化的发源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尽最大努力保留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乡村地域特色文化。要避免大拆大建,坚持突出乡村特色,展现乡村特有的民居风貌、田园景观和乡土文化。因地制宜,挖掘与整合当地的人文资源、生态资源、产业资源,展现区域的独特魅力,实现“一村一品”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3.4城乡资源一体化

城乡资源一体化包括土地资源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人口资源一体化,因此,在城乡资源一体化建设中,应将三者融为一体,共同推进发展。土地资源一体化有助于城乡建设过程中耕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的合理规划;生态环境一体化有利于城乡建设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后代;人口资源一体化有助于我国城乡人口的科学有序流动,对地方政府的管理与等级划分具有积极的作用。

3.5及时引进先进的科技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建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大量使用土地。但是,乡村规划监管的制度有待完善,占用耕地问题普遍存在。而现代城市规划管理涉及的信息均与空间地理相关。无论是规划建设、动态化管理城市和服务于社会,还是分析现状、做出规划决策,均需要依赖空间信息。GIS、RS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基于地图、可视化空间分析,可辅助城乡专业规划管理得以便捷查询、研习、决策、统计、实时监测等。所以,需要大量引进先进科技,比如,遥感、地理信息等技术,从而动态智能化地监测城乡当前的规划管理,大力遏制违规行为。

3.6提倡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

农村经济加速发展,必然导致消费和支出增加,因此各级政府部门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使农村居民了解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并充分意识到污染的有害影响,从而进行绿色消费。同时,将相应的经济、法律和政策措施作为补充,以实现绿色生产,避免进一步加剧农村面源污染。

结束语

在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一体化的实施中,地方政府应积极作为,引导民众积极配合,减缓城乡二元结构趋势,建立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一体化管理系统,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不断完善我国城乡规划设计管理的一体化体系,促进我国经济稳步提升,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光寿.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J].城市规划学刊,2019(4):1-3.

【2】李雪丽.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9(36):253-254.

【3】李娜.体制创新背景下的城乡规划一体化对策研究[J].门窗,2019(2):150-151.

【4】仇保兴.城乡统筹规划的原则、方法和途径[J].中国建设信息,2019(21):9-14.

【5】姚士谋,陈彩虹,解晓南,等.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几个关键问题[J].现代城市研究,2018(5):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