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专业化进程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6
/ 2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专业化进程综述

曹书豪

延边大学 学生工作部 吉林延吉 130000

摘要:辅导员队伍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育人事业中承载着独特的角色功能。随着教育的内外环境、供求关系、资源条件、评价标准都已发生较大变化,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时代,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势在必行。新形势下高校只有正视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提高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才能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真正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关键词: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专业化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能力、素质更为重视,开始将更多的目光转移到辅导员的能力培养上来,且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从教育部文件到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针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以及能力提升均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措施,辅导员队伍建设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1]。研究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能够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更有效的理论补充和方法借鉴,对把“立德树人”内化到高校育人的各个环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72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始终面临着数量、质量、结构、培养、发展、待遇、稳定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构成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矛盾。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分析和解决,形成了新中国72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图景[2]。从学术研究的发展变化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创时期(1950-1965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承担着改造旧教育的任务,又肩负着创建新教育的重任。1950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对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领导的指示》。在这一重要指示的指导下,高等学校普遍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的组织机构,组建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1964年6月10日,中共中央批准了高等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政治工作和建设政治工作机构试点问题的报告》。该《报告》建议平均每一百名学生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政工干部,在二、三年内配齐班级的专职政工干部,干部主要从高校优秀毕业生中选留解决。

二、曲折发展(1966-1983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处于运动漩涡中的政治辅导员处境艰难,工作机制不断变化,角色也不断调整,其工作随着学校党委、团委等组织的瘫痪也陷入停顿,甚至受到批判。1978年-1983年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进入了漫长的恢复重建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发展的历史转折点。1978年4月22日—5月16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思想政治教育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转入以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目的的正常轨道。

1982年10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指出这门课程主要由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讲授。由业务课教师兼职从事政治辅导员工作,发展为政治辅导员兼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

三、专业化职业化探索(1984-至今)

1984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由1983年的39万增长到48万,辅导员队伍也急需相应扩大。教育部经过调研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高等学校结束了过去那种群众运动不断的局面,建立了正常秩序。200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和选留人员的条件,在本校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计划中划出一定的名额,用于选留作学生政治辅导员的人员,这些人员取得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后,工作2年再读研究生[3]。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该《意见》强调,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拓展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整体推进“三支队伍建设”,保证这三支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2017年9月教育部修订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4]。从单向推动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整体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从此进入深化发展阶段。

辅导员作为我国从事高等教育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建立一支优秀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在高等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建立完善的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培养体系,注重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明晰辅导员职业定位、强化辅导员职业规划、增强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完善辅导员考评机制,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荣誉感、职业认同感,为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与专业化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招秀.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路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09):9-10.

[2]李永山.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主要矛盾演进与新时代的发展逻辑[J].高校辅导员,2020(01):12-20.

[3]张亚强,谢丽春.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实证研究分析——以陕西地方高校为例[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32(06):78-84.

[4]李友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策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9(03):123-127.

基金项目:2020年度延边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思政专项“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专业化进程调查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2020XSZ18)

作者简介:曹书豪(1991-),男,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位:延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