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6
/ 2

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

刘春明

诸城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山东省诸城市 262200


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的结晶,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历经数千年演化不断完善变革的产物,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华夏文明。华夏文明既承载着丰厚的思想观念、道德修养和艺术素养,并且也是文化成果的根本创造力,还是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动力,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而言,其具备显著的民族特征,并且其特征是丰富充实、内涵深刻的,将其应用于现代群众文化活动中势必会有效地促进后者的发展。本文将会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以求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群众文化;活动;传承应用

群众文化具有文化性和群众性的特征,重点贴合人们的日常化生活,艺术形式也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在我国现代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群众文化所发挥出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除此以外,群众文化还可以有效地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其关键点在于可以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充分发挥其优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群众文化的深远发展将会为我国社会文化建设带来无可或缺的支撑作用,其意义非凡。所以全方位地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中的传承和发展的研究极具必要性。

  1. 新时期下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融合传承困境

在崭新的时代背景下,不管是优秀传统文化亦或是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都面临着较为巨大的挑战和困境。首先是对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我国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不容忽视,在漫长的历史推移下,其已然是具备极为丰富的生命力,可以极大程度地推进现代文化的改良。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越发推进的情况下,各种文化形式几乎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许多国外文化也伴随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而不断涌入到年轻人的眼中,传统文化传承却在此种情况下越发受到阻碍,丢失和遗忘成为许多传统文化的最终归宿,这是现阶段文化发展所面临的巨大困境。其次是促进传统文化和群众文化的相互结合的问题,就目前来看,许多群众文化的内涵和形式都存在显著的流于形式的问题,逐渐朝向简单的娱乐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文化传播模式也是现阶段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信息化以及便捷化的时代下,文化交流活动的程度日渐频繁,面临的交流对象是存在本质上的差异的,不同文化形式的碰撞也越发增多。最后,就目前来看,群众在文化建设上的贡献力度受到限制。文化的最为基本特征在于其关键为人,也就是说其实际发展无法脱离任何人民群众的有效参与和投入,在娱乐化时代背景下,人们更多地关注的是利用手机和电脑等终端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内容,而在群众文化方面的参与力度则明显较低,这将会极大程度地影响传统文化的深远发展。

二、新时期下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融合传承路径

(一)丰富充实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饱经数千年的变换更迭,已然创造出极具色彩性的传统文化体系。此类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含有极为丰富充实的内涵,为我国不同民族赋予的色彩存在差异,赋予的精神面貌也并不相同。群众文化身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宣传方法,在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如果依然想要切实有效地促进国民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丰富充实的精神素养的形成,就绝对不能被限制在某种简单的文化现象上,而是需要充分加强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整合发展。需要明确关注的是,淡薄的群众文化内涵已经难以切实有效地吸引人们的关注,同时也难以充分贴合人们日渐增加的文化需求,在此种情况下,有必要寻找到促进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新路径,而想要达成此项目标,则有必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应用,通过重点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和特色,收获更为可观的认可与重视,这可以说是现代群众文化获得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前提条件。所以有必要充分挖掘寻找群众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共通之处,充分挖掘精华内容,推动现代群众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为人民群众带来更为多元化的文化体验,使其具备更多的选择空间,积极自主地做传统文化的宣传者和弘扬人,这样才能够切实有效地促进传统文化和群众文化的同步创新发展。

  1. 改良创新文化形式

文化之所以会被人们逐渐以往,传承之路之所以越发难走,不仅仅在于文化内涵已经难以有效地贴合历史发展潮流,其外在形式也是相当重大的影响因素。在遥远的古老年代中,传统文化记录大多是通过文字书写和口耳相传的方式来完成,不管是对各种工艺品的打造亦或是各种传说,都需要结合上述方法传递下去,此外,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相当单一的。但是在现阶段社会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成熟和深度应用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文化提供的“外衣”的种类和形式都越来越多,不管是群众文化亦或是传统文化,如果想要获得更为深远的发展,就有必要切实有效地摆脱传统的单一“外衣”的限制,积极地进行改良优化,这样才能够更为有效地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具体来讲,相关单位需要结合现代社会对于文化的需要以及审美品味的飞速发展创新改变文化形式。只有切实有效地增强对新时期下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才能够为古老传统文化奠定更为坚实的支撑作用,使得文化具备更为强劲的发展原动力,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远发展奠定基础,不断地贴合时代发展进程,充分贴合社会群众的实际文化需求。例如,在电视频道当中开创的将文化素养作为核心的栏目,人们在观看包括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的火热播出下,既能够切实地增加人们的知识水平,而且还可以鼓励人们积极地创新思维,自己也尝试着创作相应的古诗,这说明只要能够选择对正确路径,那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绝对不会屡屡碰壁,同样地将其应用在群众文化当中,使其富有相应的时代特色和生活化气息,更能够促进传统文化和现代人们的精神生活的相互融合,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收获更多受众群体的认可和关注。

  1. 鼓励引导大众参与

文化的最终目标永远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群众文化自身就是为满足人们日渐增加的精神需要而产生的极具色彩的社会现象,而优秀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关键组成部分,更是深远地烙印在每位中华儿女的内心当中,刻印在灵魂深处,为其塑造和展现的精神风采和性格特征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行为举止。同样地,文化作为社会现象,无论是在其初始出生阶段还是伴随历史发展的阶段,都无法脱离人的主体性因素的融入。所以在崭新的时代背景下,如果想要切实有效地促进传统文化和群众文化的创新发展,就有必要实现对人民群众的积极引导,充分彰显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且展现出人的主观力量,充分挖掘人民群众所具备的力量,以便于为文化发展和传承奠定下更为坚实的支撑作用,提供更为全面且完整的创意支撑,并行之有效地引导社会群众参与到各种文化建设工作当中,以此来保障文化创新发展能够更加具备现实性和系统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群众文化身为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精神文化,在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无可或缺的支撑作用,对其内涵的提升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是满足现阶段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需求的关键。在群众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切实有效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其中,二者的相互融合应用将会为未来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提供无可或缺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慧.彰显书画文化品牌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通渭县书画发展优势与现状[J].参花(上),2021(06):64-65.

[2]郝亚新.面向基层社会管理的群众文化活动与创新途径分析[J].祖国,2019(22):87-88.

[3]张立群.解读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9(07):60-61.

[4]闻静.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管理创新工作研究[J].大众文艺,2019(11):14-15.

单位名称: 诸城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省市: 山东省诸城市

邮编: 262200

姓名: 刘春明

出生年月: 19632

性别:

民族:汉族

籍贯:山东省诸城市

学历: 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