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协作模式在新冠疫苗短期大规模接种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4
/ 2

医联体协作模式在新冠疫苗短期大规模接种中的运用

陈春萍 姜雯通讯作者 路丽芬 李文双 孙梦茹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03



【摘要】我院为我市首批新冠疫苗的临时接种点之一,要求尽快完成本院医务人员的新冠疫苗接种。然而我院门诊设置没有预防接种门诊,有接种资质的人员配备和预防接种经验显然不足,因此选择运用医联体协作的方式,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部分工作人员和设备,院内各部门通力合作,形成院内、院外群策群力、优势聚合的工作模式,最终在1.5日内顺利完成了此次大规模的接种任务。由此可见,医联体的建设可以充分整合各级医疗机构的资源,不论是在临床诊疗还是预防保健等方面都可以发挥优势。

【关键词】医联体;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


引言

自2020年12月15日以来,全国各地按照“城乡分开、口岸优先、区分轻重缓急、稳妥有序推进”的原则,均已开展了重点人群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我院报名参加新冠疫苗接种人员共约1800人。社区接种点无法满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大批量人群的接种要求。按照相关文件精神,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我院为我市首批新冠疫苗的临时接种点之一,目标是尽快完成本院1800余名医务人员的新冠疫苗接种。我院虽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但我院没有预防接种门诊,也尚未开展过大规模疫苗接种。因此,我院摒弃“单打独斗”的模式,在市疾控、区疾控的指导下,与我院的医联体单位红梅社区医院有机整合。我院临时接种点成为社区预防接种的延伸点。充分运用医联体协作的方式,群策群力,优势聚合,相互补充,最终在1.5日内顺利完成了大规模接种任务。在此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医联体建设的优势和重要性。现将我院运用医联体协作模式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的工作汇报如下。


1医联体——外部协作的保障

医联体是指是地区内不同层级的医疗卫生机构组成的医疗联合体。目前,我国所有三级公立医院都参与了医联体建设[1]。我院与18家基层单位形成35个专科共建。与一家医疗单位组成紧密型医联体[2]。一般而言,我院为基层机构提供医疗技术和设备方面的临床医疗服务,如专家坐诊、技术指导、远程医疗合作等。社区医院则将危重急难患者转至我院治疗。总而言之,以技术为纽带,使我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从而推动了分级双向诊疗制度,提升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协同性。

本次临时接种点的设置,专业接种人员是重要人力资源,是完成接种任务的关键因素。根据上级要求,参加疫苗接种的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资格,其中必须配备经验丰富的接种人员。另外,接种人员还应参加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冠疫苗接种。在物力方面,冷链设施和信息化设备等必须有充足的保障。然而,相对如此数量的接种,我院的专业接种人员严重不足,相关的设备设施也有短缺。考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年负责计划免疫工作,接种人员数量充足、经验丰富,接种所需设备齐全,因此请求靠近本院的医联体社区医院的支援和协助。鉴于同一医联体成员单位在以往有良好的合作基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响应,全力支持我院临时接种点的工作。接种期间支援有接种资质的并参加过新冠疫苗培训的护理人员5名,疫苗接种登记员5名,1名疫苗管理人员,全程为新冠疫苗接种保驾护航。并大力支持三台身份证读卡机及三台电子签名板。减轻了我院人力及物资成本。社区分管疫苗接种的分管院长亲自现场督导。为在一周内迅速筹建成临时接种点,完成接种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院内各部门——内部协作的基础

我院是本次新冠疫苗临时接种任务的主力军,在院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制定了合理且明确的工作计划和分工。其中,预防保健处负责协调接种人员、物资调用,制定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预案、宣传教育等。健康管理中心负责场地安排和布置,标示候诊、询问/登记/告知、接种、留观等功能进行分区,以及配备储存疫苗的冷链设施设备和冷链监控设备。护理部负责配备与受种者数量相适应的注射器材、消毒药品和器械等,并配备急救药品和器材。信息科负责配备具有使用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的电脑、扫码枪、身份证读卡器、电子签名板等设备、设施。医务处负责接种人员的统计、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前禁忌告知、急救保障人员等工作。院感科负责防护用品的配备、场地使用前后的消毒、医疗废物的处置等。大家群策群力,通力合作,举全院力量进行临时接种点的准备。


3接种工作有序、顺利进行

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所需物品在接种前三天准备齐全,并由市疾控中心当场验收合格。接种前两天开展预防接种人员和咨询登记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正式接种工作选择安排在周六下午和周日全天。预保处、医务处、护理部、信息科、院感科、总务处等职能科室全程在现场做好组织协调及后勤保障工作。前期做好充分准备,合理安排接种人员。每半小时安排接种人员80名,按时间段进场,避免人群聚集。职工携身份证、佩戴口罩、持健康码绿码分期分批到达临时接种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验体温正常,然后进行“成人预防接种健康状况”询问,无问题予以接种登记。经严格筛查预防接种的禁忌症后共有1100名员工可以进行接种。现场由11位接种人员同时进行预防接种操作,按规范每位接种人员一小时接种人数不得超过15人。接种完毕后至留观区观察半小时,留观区有一名医生及一名护士做好留观保障工作,巡回观察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做好处理工作。现场配备有热水、糖果及点心供应。留观区座椅全部为电动按摩椅,可以让留观人群轻松渡过观察时间。其中仅有4名人员接种后有轻微的不良反应。2例接种部位有轻微皮疹,一例稍感胸闷气促,一例有恶心呕吐的感觉。全部未做任何处理。正常留观半小时无反应做好接种后宣教工作,接种者签字确认。按指定路线离开接种点,接种流程全程呈单向通道。接种前后按规范做好消毒隔离。总务共安排了11名保洁员在院感科的指导下做好场地及物表、空气的消杀。为接种人员的安全做好了有力的保障。


4与其他临时接种点相比优势显著

经1.5日的通力协作,我院报名预防接种的职工顺利完成了新冠疫苗的接种,迅速、高效的接种工作获得了上级部门和全体接种员工的肯定。至此,充分地、灵活地利用医联体协作的模式是此次大规模疫苗接种的正确选择。


5关于医联体建设的思考

医联体是一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可以整合各个医疗机构的资源,并改善医务人员服务的协同作用。江苏省是国家医改试点省份,所有市、县公立医院均已参与医疗联合体[3]。我院与多家单位形成松散型医联体,在医疗技术和设备方面为基层机构提供支持,社区医院则将危重急难患者转至我院治疗,推动了分级诊疗制度,并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此次新冠疫苗的短期大规模接种中,突破了以往的协作模式,体现出明显的优势,为今后类似的任务开辟了新的思路。


综上所述,我院的医联体较好地整合了各级医疗机构的资源,建设初显成效,尤其是在本次新冠疫苗的短期大规模接种中,医联体协作的模式优势突出。由此可见,不论是在临床诊疗还是预防保健等方面医联体都可以发挥优势。然而医联体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仍需各项政策的支持和制度的落实,相信医联体模式一定会更好地服务患者、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方鹏骞,贾艳婷.医联体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J].中国卫生,2017(11):36-37.

[2]张佳慧,赵阳,汤罗嘉,王艺.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内部医联体模式探索与建设[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0,27(02):127-130.

[3]熊季霞,李洁,吕艳霞,卜胜娟,杨小燕,柏亚妹.江苏医疗联合体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04):273-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