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130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乳腺癌患者接受放疗的同时应用标准化皮肤护理模式对于放射性皮炎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接受放疗的乳腺癌患者72例作为研究主体,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匀划分为两组,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标准化皮肤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皮肤损伤评分以及放射性皮炎发生概率,观察组所得数值较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评分对比结果为P>0.05 ;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为P<0.05。结论:将标准化皮肤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可以减少放疗后皮肤损伤程度,对于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借鉴推广。
【关键词】乳腺癌;放疗;标准化皮肤护理;放射性皮炎
乳腺癌属于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采取的措施包含放疗以及手术,在应用放疗措施以后会造成患者皮肤损伤,诱发癌因性疲乏,为此需要加强皮肤护理。因常规护理措施在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无法有效预防放射性紫外线损伤等相关症状,对于患者造成的皮肤损伤较为严重,对于患者癌因性疲乏等相关症状不能积极缓解,护理效果并不理想,还需寻求较为完善的护理模式[1]。本文展开对照研究,旨在分析标准化皮肤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取得的效果,具体研究内容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主体,纳选对象共计72例,入院接受化疗的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选对象均匀划分为两组,将其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年龄选取范围于36-66岁,平均年龄值为(51.64±2.67)岁;观察组:年龄选取范围于35-66岁,平均年龄值为(51.67±2.61)岁,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差异为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在于向患者详细介绍皮肤护理措施,加以健康宣传教育,告知患者禁食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应用标准化皮肤护理:(1)详细告知患者接受放射治疗措施的重要意义,明确讲解放射性皮炎产生的危害,针对患者存在的放射治疗错误认知加以纠正[2]。(2)放疗期间在局部皮肤照射至20Gy时伴有发热、发红等相关症状,指导患者穿着宽松以及舒适的衣物;放射量至40Gy时存在烧灼以及瘙痒等相关症状,同时伴有色素沉着等相关现象,为此叮嘱患者禁止涂抹具有刺激性相关药物,避免抓挠;放射量达到60Gy时存在水肿以及水疱等相关症状,甚至会出现溃疡现象,需要辅助应用红外光照射治疗。(3)采取治疗措施以后如果发生渗出性皮损,需要采取干燥以及防腐等相关皮肤护理措施,在症状比较严重时进行引流,如果患者皮肤血流处于受阻状态,对于皮肤愈合具有严重影响,指导患者增加活动量,促进血液循环[3]。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皮肤损伤评分,评估内容包含皮肤瘙痒、皮肤烧灼、皮肤渗脓以及皮肤溃烂,评分范围于0-4分,分值越高即皮肤损伤越严重;此外统计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概率,借助于VAS量表进行疼痛程度的评估,评分范围于0-10分,分值越高即疼痛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期间涉及指标数值经SPSS22.0展开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展开t检验,以 表示;计数资料展开X2检验,表示为(n、%),以P值表示对比结果,P<0.05即数值对比差异显著。
结果
2.1皮肤损伤评分、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对比分析
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皮肤损伤评分以及放射性皮炎发生概率较低,对比差异为P<0.05,见表1。
表1皮肤损伤评分、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对比结果[ (n、%)]
组别 | 例数 | 皮肤瘙痒(分) | 皮肤烧灼(分) | 皮肤溃烂(分) | 皮肤渗脓(分) | 放射性皮炎发生率 |
对照组 | 36 | 2.35±0.39 | 2.86±0.55 | 2.36±0.08 | 2.36±0.78 | 8(22.22) |
观察组 | 36 | 1.16±0.42 | 1.38±0.68 | 1.65±0.17 | 1.65±0.67 | 2(5.55) |
T/X2 | -- | 12.4575 | 10.1534 | 22.6737 | 4.1430 | 4.1806 |
P | --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1 | 0.409 |
干预前,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评分对比结果为P>0.05;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评分较低,差异为P<0.05,见表2。
表2疼痛评分评估结果(、分)
组别 | 例数 | 疼痛评分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观察组 | 36 | 6.85±1.58 | 3.55±0.58 |
对照组 | 36 | 6.75±1.69 | 4.40±1.15 |
t | -- | 0.2593 | 3.9597 |
P | -- | 0.7961 | 0.0002 |
乳腺癌属于在乳腺上皮组织发生病变的恶性肿瘤,在采取放疗措施以后具有较高的放射性皮肤损伤风险性,对于患者乳腺功能产生直接影响,为改善患者预后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4]。
此次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皮肤损伤评分以及放射性皮炎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为P<0.05;护理前,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评分对比结果为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如下:在患者接受放疗期间应用标准化皮肤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了较高质量以及比较全面的护理服务内容,不仅可以降低患者于放疗放射区域的疼痛程度,还可以积极改善放射性皮炎状况,加强了患者对于皮肤护理的重视程度,可以减轻皮损程度[5]。
综上所述,于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应用标准化皮肤护理模式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预防放射性皮炎,值得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程秀霞.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放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0,11(22):72-73.
[2]李菲.全面引导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放疗后皮肤损伤程度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32):155-157.
[3]牛兵.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42(05):383-384.
[4]兰宇.标准化皮肤护理结合奥克喷对乳腺癌术后放射性皮炎的影响[J].皮肤病与性病,2020,42(04):572-574.
[5]潘芳芳.乳腺癌放疗患者应用标准化皮肤护理对放射性皮炎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13):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