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中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3

分析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技术在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中的临床价值

王宏艳

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1

【摘要】 目的 分析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0年10月开展研究,将70例宫颈及乳腺疾病检查患者纳入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获取的组织标本以传统方法制作病理切片,观察组(35例)获取的病理组织以免疫组化技术制作成病理切片,对比两组制片效果及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制片优良率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疾病确诊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免疫组化技术应用在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中,可提升制片质量,提升疾病确诊率。

【关键词】 病理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技术;制片效果;诊断效果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the production of pathological tissue sections.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19 to October 2020, 7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and breast disease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tissue samples obtained from the control group (35 cases) were made by traditional methods. The pathological tissues obtained by observation group (35 cases) were made into pathological sections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technique, and th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xcellent rate of produ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diagnosis rate of diseas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immunohistochemistry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film and the diagnosis rate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 pathological tissue sections; Immunohistochemistry; Production effect; Diagnostic effect

免疫组化技术在外科病理诊断中属于常用的病理切片制作技术,可通过对已标记的抗体对组织细胞内相应的抗原进行检测,达到对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及分类鉴别的效果【1】。该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对病理组织进行定量、定性检测【2】。本次研究对其在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临床病理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9年11月-2020年10月开展研究,将70例宫颈及乳腺疾病检查患者纳入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年龄25-68岁,平均(46.5±3.3)岁。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27-70岁,平均(47.2±3.7)岁。纳入标准:患者均经活检或者穿刺诊断为宫颈癌或者乳腺癌疾病或癌前病变,病灶无远处转移;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疾病者;近期有放化疗史或者手术治疗史者;临床资料不全者。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分组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制作病理组织切片,室温下,常规将切片脱蜡,并将组织标本置入双氧水(3%)中浸泡20min,后使用磷酸盐缓冲液冲洗组织切片3次,每次5min。将700mlpH值为6的柠檬酸缓冲液置入1000ml烧杯中,加热至沸腾后,将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Ki-67及雌激素受体、P16、孕激素受体抗体切片置入溶液中,持续加热15min,在每一个切片上滴一抗,放置在40℃的冰箱中过夜孵育。将pH值为7.4的PBS冲洗切片3次,每次5min,并在室温下在每一个组织切片上滴二抗,孵育15min后再使用PBS冲洗3次。将组织切片置于显色剂内显色5-10min,后一苏木精进行衬染及水洗,使用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固组织切片;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制作病理组织切片,干组织标本离体后30min,进行固定处理,将组织标本置入固定液或者低温保存。后将组织标本置入中性缓冲甲醛溶液中,放置8-24h后固定【3】。采用热修复法进行标本的抗原修复,利用热效应引导抗原,修复温度保持在100℃以上,修复液pH值设定为7.5-8.5,修复时间为3-15min。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制作病理切片,避免出现边缘效应。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制片效果,于显微镜下对制片质量进行观察,优质片:组织结构完整,厚薄均匀,无裂痕损害,细胞形态清晰,染色均匀,可明确检查;良质片:组织结构无损伤,存在较少褶皱,无污染及气泡,无特异性着色、脱片,方便观察;差质片:编号不清晰,组织结构存在损伤,存在褶皱及气泡,不利于诊断。优良率=优质片比例+良质片比例;对比两组疾病确诊率。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比数据。n(%)为计数方式,检验值为X2。P<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制片效果对比

观察组制片优良率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1。

表 1 两组制片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优质片

良质片

差质片

优良率

观察组

35

20

14

1

34(97.1)

对照组

35

15

14

6

29(82.9)

X2





3.968

P





0.046

2.2 两组疾病确诊率对比

观察组疾病确诊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 2 两组疾病确诊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确诊例数

占比

观察组

35

33

94.3

对照组

35

27

77.1

X2



4.200

P



0.040

3 讨论

免疫组化技术是一种利用酶及底物作用生成有色反应物、定位组织或细胞内抗原的一种应用技术【4】。该技术应用在临床中,可发挥较好的操作简单,标本可长时间保存及对检验标本进行准确的定位、定性的效果【5】。在实施过程中,酶选择标准为易于检出,并保证酶反应物稳定性强且可良好定位,不易扩散【6】。

在临床病理检查过程中,病理标本固定时间不规范及组织脱水不完全等因素会影响试剂浓度,从而影响制片质量,影响临床诊断结果【7】。免疫组化技术是通过酶聚合物及二抗结合形成多聚合多聚蝥合物,再与一抗结合,增加抗原抗体信号,并避免形成链霉菌抗生素蛋白,避免组织细胞内源性生物素导致的背景染色,这一染色原理,会提升切片制作的优良率【8】。本次研究通过将免疫组化技术应用在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中,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制片优良率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疾病确诊率较对照组高(P<0.05)。这一研究结果,说明与传统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方法相比,免疫组化技术可以保证更高质量的病理组织切片,有助于提升疾病的临床确诊率。这一研究结果说明病理组织切片制作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是提升病理组织学检查准确性的关键。

综上,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中,可提升制片质量,从而提升疾病检出率。

参考文献: 
  [1]曹美荣,白春侠.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3):55. 
  [2]罗珂.免疫组化技术和常规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9,32(22):49-50. 
  [3]张淦梅.肿瘤病理诊断中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及检测阳性率评价[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4):262-263. 


  [4]王大鹏.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在肿瘤病理鉴别中的作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04):586-587. 
  [5]宋中岳.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效果及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4):152. 
  [6]伍树强.免疫组化技术和常规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效果对比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3):111-112. 
  [7]王凯,杨爽,冯珊珊.肿瘤病理诊断中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的价值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2):20. 
  [8]陈惠芹.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技术结合用于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