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原因及控制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原因及控制要点分析

张礼东

哈尔滨市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要】目的:分析导致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并对其控制要点进行总结。方法:本次研究对420例微生物检验标本随机抽取,筛选时间范围为2018年1月-2021年1月,统计不合格标本及分类,明确各环节造成标本不合格的因素,并针对性提出质量控制要点。结果:经统计,不合格标本总计48例,统计比率为11.42%,不合格标本占比中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液、尿液、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因素:标本自身被污染、标本采集时间不合理、采集量过少、标本送检时间过长等。结论: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如标本不合格,严重影响后续检测结果,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标本符合检验要求,可促使检验质量取得显著改善和提升。

【关键词】微生物;不合格原因;控制要点;对策分析

微生物检验融汇了多方面学科内容,比如分子学、微生物学以及细胞学等。现阶段,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检验技术也取得了较大发展,愈发先进,微生物检验在临床疾病的早期诊察、治疗中取得了广泛应用,且应用价值明显[1]。一旦微生物标本出现问题,导致质量受到影响,将直接干扰各项指标的最终检测结果,检验工作也无法发挥真实的作用,导致疾病诊断准确率大大降低。因此,对微生物检验标本加强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对2018年1月-2021年1月时间段内的420例微生物检验标本进行随机抽取,现将方法与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420例微生物检验标本随机抽取,筛选时间范围为2018年1月-2021年1月,其中,标本占比情况如下:痰液类别共计88例(20.95%);血液类别共计84例(20.00%);尿液类别共计85例(20.23%);粪便类别共计63例(15.00%);分泌物类别共计60例(14.28%);无菌体液类别共计40例(9.52%)。

1.2方法

以微生物标本合格的相关规定为参照依据,由经验丰富的检验员辅助检测并核查标本质量,其主要通过标本的外观观察,具体采集时间记录,以及对检验各环节展开复查工作,判断标本质量是否合格,针对不合格标本,究其原因,并做归纳整理。

1.3 观察指标

测算并统计复检420例标本中不合格率并分析原因类别。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涉数据均在SPSS22.0中精准录入,计数资料应用(%)予以表述,经χ²检验获取结果,P<0.05具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不合格标本分类占比

经核查发现,420例标本中48例存在质量不合格,统计比率为11.42%,不合格标本占比中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液、尿液、血液。见表1。

表1不合格标本分类占比[n(%)]

标本

总例数

百分率

痰液

88

22.73(20/88)

尿液

85

16.47(14/85)

血液

84

9.52(8/84)

粪便

63

7.93(5/63)

分泌物

60

1.67(1/60)

无菌体液

40

0.00(0/60)

总体

420

48(11.42)

2.2 不合格原因占比

标本不合格原因核查结果如下:标本自身被污染所占比率47.92%,标本采集时间不合理所占比率29.17%,采集量过少所占比率16.67%,标本送检时间过长所占比率6.25%。见表2。

表2 48例标本不合格原因占比[n(%)]

不合格原因

例数

百分率

标本自身被污染

23

47.92

采集时间不合理

14

29.17

采集量过少

8

16.67

送检时间过长

3

6.25

  1. 讨论

3.1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①临床痰液标本由于标本留取、选择质量差等因素影响导致其检验不合格率较高。一般通过患者主动操作完成痰液标本留取,如护理人员未能予以患者详细介绍注意事项或患者缺乏良好的理解能力,未能正确掌握标本留取方式,导致标本留取时出现错误。而痰液留取易受到多因素影响,涉及范围较广,尤其对唾液和痰液区存在混淆现象,从而误将唾液作为痰液标本留取而导致标本不合格。②尿液标本由于尿液的留取特殊,被污染的情况较多。因此,标本不合格率较高。我国卫生部相关规定指出,需对外阴部做好清洁处理后再对尿液样本进行留取,选择中段尿进行采集,即对首、后段尿液不予采用,要求在标本留取后1 h内送检,并在2h内确保科室检验顺利完成。如留取前对外阴部位未能清洁彻底,极有可能导致标本污染,未从中段位置采集尿液标本,使标本内容物含量偏差较大,影响检测效果。另外如送检时间超过1 h,则意味着标本被污染的风险加大,可将其于4℃左右的环境中保存。③血液培养标本由于培养时间过长,往往会出现血样被污染或凝集的情况,对后续检验指标评测十分不利。另外,血样运送不及时会导致检验科室无法在最佳时间段内完成标本培养,是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④粪便标本与血液培养标本两者不合格的原因具有一致性,主要是因送检人员需兼顾多个科室,导致标本采集后长时间放置,当粪便标本被送检时如存在部分干燥现象,极易造成检验结果显示为假阴性

[2-3]

3.2 质量控制要点:①在科室工作时,予以患者发放标本采集操作手册,确保人手一本。手册中对各类型标本采集方法均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同时对于注意事项也有明确说明,有助于患者自身主动对标本采集知识了解,且相关知识掌握更加充分,从而预防各类错误操作可能会标本质量所造成的影响。②对院内医护人员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尤其是对实习人员。将标本留取和送检规范等内容作为培训的重点,并对各类型标本的送检时限进行明确制定,并加以强调,并提出对超出时限时的具体保存措施。③对予检验人员意见进行整理分析,基于其提供的微生物标本质量控制过程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质控对策进行持续改进,可最大程度上降低各环节工作的误差,加强科室间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综上,微生物检验不合格原因较多,其中,最主要是因标本被污染、采集时间不合理、采集量过少以及送检时间过长所致,将对后续检测结果造成严重影响。对此应加强患者自身对标本采集的了解,以及对医护人员加强关于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规范等相关知识的培训、考核,收集检验科室操作人员对微生物标本质量控制的意见改进质控对策为控制要点,确保标本符合检验要求,提升检验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宇宁.微生物检验标本不达标的标本类型,产生原因及管理方法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017(008):1116-1118.

  2. 高吟,徐庆,朱琦琪,等.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 [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5):298.

  3. 毛炜,赖永才,刘滔,等.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与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12):1860-1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