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效果  陆娇梅 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0年8月期间,从我院选取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展开研究分析,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升高,且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低,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且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重症颅脑损伤;并发症;营养状况

颅脑损伤在临床上是一个多见的神经急重症,一般是因交通事故撞伤或高层建筑物坠伤等引起的,现阶段,其发病率持续高企,且致残率和死亡率相当高,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直接的影响。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是由颅脑损伤所导致的“GCS(格拉斯哥昏迷分级)不大于8分”且“昏迷超过6h”,及病害的生理及病理都出现严重改变,其兼有胸腹部受伤,临床治疗有很大的难度,病害死亡率、伤残率等大大提升,是临床上一个最严重且难度最大的急重症类型。通常情况下,重症颅脑损伤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障碍和营养不良,因此积极给予营养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本论文以2019年2月~2020年8月为研究时间区间,从中选取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0例展开研究,则分析讨论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2月~2020年8月期间,从我院选取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展开研究分析,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男性与女性分别有22例、18例,最小年龄不低于21岁,最大不超过52岁,平均年龄(34.21±3.61)岁;对照组患者男性与女性分别有23例、17例,最小年龄不低于23岁,最大不超过35岁,平均年龄(27.44±6.09)岁。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予以对比分析后发现,组间差异不显著,P值提示大于0.05,可进行比较性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主要通过鼻饲管帮助患者食用医院配制的流质营养汤,流质营养汤包含牛奶、肉汤、米汤、骨头汤、蔬菜汁、鸡蛋羹等,调制成匀浆汤液,1天4到6次,1次200ml。

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配置营养液。按照患者并配置合适的营养液,配置期间严格实施无菌操作,对输入管道进行定期更换,维持营养液处于新鲜状态[5]。(2)输注营养液。给予患者营养支持需在患者入院48小时内,维持营养液温度处于适宜状态,有效控制患者饮食温度,帮助患者选择卧位,抬高头部30°,通过鼻饲给予患者肠内营养乳剂滴注,乳剂标准配置为20~30kcal,起始经泵滴入营养剂的速度控制在每小时20ml,对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予以观察,若存在不良反应,则调整滴入速度为每小时50ml。第一次营养剂的使用量介于300~500ml,此后每次增加500ml,直至全量,若患者可进食则减少营养液用量。实施营养支持过程中每间隔4小时抽吸鼻饲管一次,若胃液量大于200ml则停止滴注,2小时后再继续。若输液管发生阻塞可应用生理盐水实施压力冲洗,并应用大拇指进行负压抽吸,直至管道处于畅通状态。完成输液后需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防止管道发生阻塞[2]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发症(腹泻、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经x2检验,计量资料以6108d7aa72ddb_html_e98ddc5680b07c6c.gif 表示,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营养状况组间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升高,且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表1。

表1:对照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治疗前后变化(6108d7aa72ddb_html_e98ddc5680b07c6c.gif

组别

病例数

白蛋白(g/L)

t

P

血红蛋白(g/L)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0

67.16±6.22

72.36±5.34

4.012

0.000

96.64±5.33

112.18±9.55

8.987

0.000

观察组

40

67.59±6.23

76.46±5.46

6.772

0.000

96.24±5.52

121.24±9.38

14.528

0.000

t

/

0.309

3.395

/

/

0.329

4.281

/

/

P

/

0.758

0.001

/

/

0.743

0.000

/

/

2.2并发症发生情况组间比较

腹泻、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低,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表2。

表1: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病例数

腹泻

消化道出血

泌尿系统感染

肺部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

40

3(7.50)

3(7.50)

2(5.00)

1(2.50)

9(22.50)

观察组

40

1(2.50)

1(2.50)

0(0.00)

0(0.00)

2(5.00)

x2

/

/

/

/

/

5.165

P

/

/

/

/

/

0.023

3 讨论

通过临床研究发现,在颅脑损伤病例中,重型病例的占比在15%-25%范围内,病患的脑组织损伤面积大,且病情严重,伤残率及死亡率明显增加[3]。重型病例具有的临床特点是:发病快且急,存在多个器官损伤,随着临床治疗方案的不断完善,现今,该病的死亡率已经成功地控制在20%以内。

常规营养支持所用营养素较为单一,长期使用极易导致菌群失调和胃肠道功能衰退,继而诱发产生多种并发症。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主要以口服、鼻饲等方式进行营养的补充,利用患者自身消化系统吸收了机体所需,保证了机体的正常代谢,提升了机体免疫力[11]。与此同时,有效促进了胃肠道蠕动,预防了胃肠道出血的情况发生。此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具有全面性,均衡持久的应用,促使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得到了足够的营养支持,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3]

综上所述,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且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莉, 陈凤霞. ICU重症颅脑损伤病人采用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2019,000(029):46.

[2]封永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17(15):116-117.

[3]吴利霞, 宋亚萍. 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反应的临床效果[J]. 人人健康, 2020,516(07):17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