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03
/ 2

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疗效观察

王华兴

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 北京市顺义区 1013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2月—2021年1月接收治疗的100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正骨手法整复,西医治疗组对患者应用硫酸镁;中医治疗组给予患者外敷内服中药方;结果:中医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肢体肿胀消失时间、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西医治疗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治疗效果

引言

在骨伤后期出现肢体肿胀一方面是因患者长期卧床休息,导致血液运行不流通,另一方面是因骨伤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小血管破裂,引起静脉回流障碍,造成间质水肿,并同时伴随胀痛。中医认为,骨伤后期肢体肿胀属于“瘀血证”范畴,发病原因为热毒向人体侵入,造成人体气滞血瘀,血行不畅,局部津液积聚,肢体肿胀,另瘀滞闭塞人体经络使其不通,不通则痛。从总体上来说,骨伤后期肢体肿胀主要发病机制为人体微循环、毛细血管以及经络血液不顺畅,因此,中医治疗的首要原则为活血化瘀。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在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治疗中,中医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2月—2021年1月接收治疗的100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后期肢体肿胀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骨折后肢体肿胀;②均具有正常的肝肾功能;③闭合性损伤,手法复位

肢体力线恢复。

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②有心脑血管疾病;③具有较差的依从性;④开放性骨折。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中医正骨手法恢复骨折处力线及较好的骨折块对位。中医治疗组给予患者外敷内服中药方,外敷中药具体药方为:茯苓15g,土鳖虫10g,木通10g,川芎10g,地龙10g。在患者患处外敷,无菌纱布包扎,将换药频率设定为每天1次。同时让患者服用消肿方,具体药方为:黄芪20g,鸡血藤15g,赤芍15g,牡丹皮10g,大黄10g,当归15g,丹参15g,泽泻10g,牡丹皮10g,甘草6g。用水煎服,每天1剂,早晚分服。两组均10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西医治疗组对患者应用硫酸镁(规格:10ml:2.5g×5支/盒,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33861)湿热敷,每次30min,每天2次。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肢体肿胀消失时间、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中医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肢体肿胀消失时间、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西医治疗组(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肢体肿胀消失时间、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例, x ± s)

组别 例数 症状缓解时间/d 肢体肿胀消失时间/d 治疗时间/d 住院时间/d

中医治疗组 50 5. 8±1. 1 8. 2±1. 4 10. 2±1. 8 12. 2±2. 1

西医治疗组 50 8. 4±1. 7 11. 9±2. 0 16. 3±2. 5 20.8±3. 3

t值 3. 182 2. 776 4. 303 4. 541

P值 <0. 05 <0. 05 <0. 05 <0. 05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中医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43/150),高于西医治疗组的83.3%(125/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西医治疗组 50 14(45.16) 8(25.81) 9(29.03) 22(70.97)

中医治疗组 50 21(65.63) 9(28.13) 2(6.25) 30(93.75)

χ2

5.671

P 0.017


3讨论

3.1骨折是外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可以采用手法整复或手术治疗。骨折后局部组织的刺激产生炎症因子、损伤血管导致供血障碍等原因,患者损伤后常会出现肢体肿胀、疼痛等症状。解除肢体肿胀的方法有理疗、药物、抬高患肢等。若患者肿胀长时间不解除,可能造成骨筋膜室综合征,造成神经、肌肉缺血坏死;若患者损伤严重,皮肤表面会出现张力性水泡,水泡破裂可能会引起伤口边缘感染或肌肤坏死等,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等出现。

3.2西药治疗给予硫酸镁外敷。硫酸镁具有消炎去肿的功效,50%硫酸镁溶液热敷患处,可以利用渗透消肿,促进肢体肿胀的消退。中医治疗运用理法方药,内服加外用中药促进肿胀,使瘀去新生,气血通畅,筋肉得以濡养,故肿胀消退、通则不痛。

3.3骨折后出现肢体肿胀是骨伤后期常见并发症,可能是由于骨伤后局部血管血管破裂,血管内、外液和细胞内、外液之间交换失衡,导致过多体液在组织间隙聚集引起肢体肿胀。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骨折不愈合、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延长病程,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中医认为,骨折病机主要为血瘀气滞,骨折后骨断筋伤,脉络受损,血管破裂损伤,离经之血外溢,发生肿胀。治疗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加上中医治疗独有的正骨手法,接骨续筋,可促进患肢肿胀区域的血液循环。中药理法方药与正骨手法相结合,可进一步减轻肿胀程度,使瘀去新生,气血运行顺畅,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获得患者认可。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有明显的优势,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小,可选择方法多,在骨伤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伟峰.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21):50-51.

[2]刘欣.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0):123-124.

[3]吕伟明,沈鸿辉.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6):121-122.

[4]段义民.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治疗效果探讨[J].智慧健康,2019,5(1):95-96.

[5]赵春朋.活血化瘀汤联合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5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3):65-66.